农民面前的两条路,进城和留守二选一,农民没有迷糊

农民面前的两条路,进城和留守二选一,农民迷糊了?

农民面前的两条路,进城和留守二选一,农民没有迷糊

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同时鼓励农民进城的号召也没有停止。面对进城还是留守农村?农民有些犹豫,甚至是左右为难了!进城去,主要是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和未来。留下来死守农村的几亩薄田,看好的是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倾斜和发展前景!一些媒体把农村和农村户口说的像镶了金似的,给农民的感觉就是只要在农村坚守,未来一定能够富裕有钱!以后农村究竟会是个什么样,谁也无法确定?只能凭主观意识想象!

农民面前的两条路,进城和留守二选一,农民没有迷糊

当前摆在农民面前的两条路,进城和留守。农民们还是要认真考虑清楚,理性分析,谨慎行事!最重要的是要衡量清楚自身和儿女们的条件和能力,能否满足进城的各种需求!

进城容易,生存难!农民进了城,虽然是住在城里,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没有工作、没有养老金,这些都是横在农民面前的一道坎儿!有能力,有专长的农民能够进城当然是好事!有了谋生的技能才能在城里站的住脚,才能生存下去。否则,进了城却呆不下去,进城有何意义呢?

农村的现状是地少人多,让农民进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如此多的农民,困守在农村农业这条线上,近几十年来,农民们进城打工,本身就是这一矛盾的自发解决方案。农村的根本矛盾,就是解决人员的交换问题,要把相当大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城镇,把高技术现代化农业人才引进到农村,把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引入到农村来,这样才能实现乡村复兴。

农民面前的两条路,进城和留守二选一,农民没有迷糊

而农村的空心化,也被过度解读。空心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偏远深山区,农村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只要能出去的都出去了。而一些相对条件较好的农村地方,农村的房子倒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

经济发展迫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镇。这是一种趋势,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守着几亩薄地,老年人可以坚守农村,年轻人却不行,需求不得不让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放弃农村,扑向城市。即使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也和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是无缘的。话说起来虽然不怎么好听,但道理和现实就是这样的!不服都不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活法和发展,只要发展不止步,顺应潮流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总是以旧的模式来束缚新的发展,那么矛盾就会更突出。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让农民进城是要农民去接盘房地产,为过剩的房子买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想法过于偏颇。虽然说农民们进城是可以消化一部分的房产,但从总体量上来看,光靠农民是不现实的!

城市和农村,这两大主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要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工业化是强国之根本!工业化的载体是城市,城市需要大量的人,才能撑起整个工业体系。人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农村来,未来的城市,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就是城市的主体。

国家鼓励农民进城一是尊崇个人的意愿;二是看个人的能力问题;并没有直接要求农民和硬性规定农民进城。一切随意!毫无强求性。

农民面前的两条路,进城和留守二选一,农民没有迷糊

一些自媒体对农民进城和农村发展,过度解读让人感觉压力倍增。是进城还是留守农村,农民们知道自己的实力,不会因为受其他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干扰自己的决定。农民们不会因为一些“忽悠农民进城就是害农民!死守农村就是好”的错觉言论而影响自己的判断!该走的一定会走,该留的也一定会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面前   农民   迷糊   城镇   乡村   城里   主体   农村人口   矛盾   年轻人   房子   农村   未来   美食   农业   国家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