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话广西乡土间对白切鸡和土法烧酒(土茅台)的迷之推崇

广西壮族民间农历一月一节(前面本人作品有过介绍欢迎关注查阅),每个月过节大多劏鸡做白鸡,烧香拜祖宗祭社神,完了斩块吃白切 ,在广西深山地区老派的乡民仍然保持着这种传统。据说白切肉是由祭祀用的白肉祭品演化而来,滚水浸煮出来的原汁原味,神明先吃然后子孙受用。

浅话广西乡土间对白切鸡和土法烧酒(土茅台)的迷之推崇

完整的白切鸡应该是这样的

老派乡民这种烧香祭神的行为外人看来是迷信而愚昧的,其实这种行为另含深意。当你深入到寻常乡民家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高挂正堂墙中央一方大红纸写的纪念堂,包含姓氏等等重要信息可以说是祖宗牌位,很抢眼,可见其重要性,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对先人的无限缅怀和崇拜,逢年过节煮白肉先祭祖宗就是表达对先人的感恩。这不是迷信行为而是一种饮水思源的深远意识形态,代代相传。

其实也不单逢年过节才烧香祭拜。都说无鸡不成宴,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是一定要杀鸡招待的。像我们这方人,要是远嫁的女儿回家,或者儿女第一次带对象回家,或者久不谋面的亲友到访,或者添丁,等等,都要劏鸡祭拜的,先祭家里的祖宗再祭拜社神,要是兴起还放两挂鞭炮,挺隆重。没见过这样式的人特别是外省来的,看到这样会深感迷惑甚至不安,可这种形式恰恰是我们对待贵宾的最高规格。一系列操作无非就是告诉先人有贵客到访,我们一顿忙活其实也是在向街坊炫耀家中有贵宾到访。如果你是外乡人,去到这样的人家,请不要诧异,他们视你为贵宾才有这样的操作,烧香又祭又拜的只是表达郑重,以示对贵客的尊敬和欢迎。

浅话广西乡土间对白切鸡和土法烧酒(土茅台)的迷之推崇

桶装酒。。。

有鸡,还得有酒。山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好肉少不了好酒,真正的好酒就是自家酿的米酒,俗称土茅台。自家稻米用土制酒曲发酵,酒香淳厚,口感丝滑,味道温柔不冲,也不上头,是招待客人的首选,度数不高,大多人都能接受 ,最重要的是古法烧出来的酒不含有害化学成分。早年跟老前辈喝酒,喝的是交臂酒。筛满酒的碗里放两陶羹匙,作为后辈先舀过去喂一匙然后对方同样的方式回一匙,一来一回,想赖点酒都不行。现在想来有点恶心,当然是在个人卫生层面的,几个羹匙在几个人口中来回交替,完了又泡回碗里。。。。。。放现在谁都接受不了,但在那时,放酒桌上说是种不分你我的表现。如今喝交臂酒的还能偶尔看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爷爷了,年轻点的都接受不了,但是在某种层面交臂酒也算是一种地方特色吧,后辈好多人别说见过,可能听都没听说过。

浅话广西乡土间对白切鸡和土法烧酒(土茅台)的迷之推崇

米酒要用瓢装。。。。

我们家家自酿烧酒,没事爱喝点,邻里朋友三三两两的,炒碟老黄豆送酒拉拉家常也能消遣到半夜,酒是好酒,菜不菜的熟人间随意,好比人家喝茶,我们喝酒而已。对于来客,我们是认真庄重的。如果你到访老派人家,看见劏鸡烧香祭拜的,请放松心情等待好酒好肉,并心纯多点感激,因为这户人家当你是贵宾。

(本文原创,旨在分享农村见闻,欢迎关注点赞,留言交流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羹匙   白鸡   酒曲   土法   白肉   乡民   烧酒   米酒   贵客   逢年过节   茅台   后辈   广西   先人   乡土   祖宗   迷信   贵宾   对白   家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