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糖酒会的发展路径,从会议变成展会

糖酒会一词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会议”还是“展会”?事实上这两个词分别代表了糖酒会的两个时期,不同时期参加糖酒会的人群自然不一样。我们就在秋糖如火如荼召开的当下,通过分析人群的变化,来感受时代洪流下糖酒会的变迁。

全国糖酒会的发展路径,从会议变成展会

糖酒会

在计划经济时期,糖酒会是一场内部交流活动,具有行政属性,属于会议时期。通常认为在1955年北京西苑大旅社召开的全国供应会是第一届“糖酒会”。当时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推进,广大人民对“第三类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种全国性供应会便应运而生。供应会的参与者是全国各地的代表与政府人员,代表们对各地区间生产和需求情况,相互进行了大量交流,沟通了信息,提升了商品流通效率,并为政府对第三类商品(那时中国将商品分三类进行计划管理,多数副食品属第三类商品)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因为1955年供应会搞得不错,所以1956年、1957年,商业部又在北京组织了全国糖业糕点专业计划会议。1958年,商业部将烟、酒两大类商品纳入该会议议程,会议也由糖业糕点专业会议发展为全国糖业烟酒专业计划会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糖酒会仍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内部活动。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与改革开放的到来,糖酒会逐渐由内部走向公开,由单一走向多元,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今“展会”性质的糖酒会。转折点在1972年的石家庄会议,这是糖酒会首次脱离行政工作独立召开,开始独立举办商品交流会。1984年的安阳糖酒会更是明确提出不按经济成分、不分企业大小、不按地区划分,面向社会开放办会的原则。1990年全国糖酒三类商品交流会正式更名为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标志着糖酒会市场属性的正式确立。

全国糖酒会的发展路径,从会议变成展会

全国糖酒会

从最早的行政模式的糖酒会到如今市场属性的糖酒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最为明显的就是参与者的变化。原来是选取代表参加,现在是主动报名参加,原来是以政府与特定人群为主的内部活动,现在是全民参与的集体“狂欢”。在如今的糖酒会上不仅有酒类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团购商,还有企事业单位、酒店、饭店、旅游业、协会、商会的参与者,百货公司、俱乐部、商超、酒吧、会展公司等的市场人员,还有数量庞大酒类食品爱好者和观光客。看到如此广泛的参与人员,就不难理解,每逢糖酒会那人山人海、彩旗招展的情形了。

全国糖酒会的发展路径,从会议变成展会

糖酒会

糖酒会不仅参与人群变得更加多样,而且交易额屡创新高,过去的糖酒会承担促进行业内部交流学习、调剂和补充市场供给的使命,而当下它正转向为企业、渠道、消费者提供更便捷自由的平台。可以说,糖酒会的变迁代表了我们由封闭到开放、由匮乏到丰盈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行业的发展史。(周锦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商业部   糖酒会   会议   全国   糖业   糖酒   参与者   路径   属性   人群   时期   行政   代表   美食   计划   商品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