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保健食品别再买了,没效果、白花钱!

很多人都被某些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骗到过。这些年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也实在是太猖狂,不懂专业知识的朋友那是一不小心就上当。

必须得好好治理治理了。

这不,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就发布了《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拟取消21项保健功能,希望能堵塞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被虚假宣传的漏洞。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

这些保健食品别再买了,没效果、白花钱!

一、拟取消的21项保健功能

这些保健食品别再买了,没效果、白花钱!

表:市场监管总局拟取消的21项保健功能

这些保健食品别再买了,没效果、白花钱!

这个文件生效后,相关的产品就得立即停止生产,正卖着的产品也只能卖到保质期结束。

作为消费者,再看到有保健食品宣称有「丰乳」、「生发」、「去皱」、「下奶」、「预防龋齿」、「抑制肿瘤」等上面这些功效,直接绕道走就行了。

二、拟调整的18项保健功能声称表述

这些保健食品别再买了,没效果、白花钱!

除了拟取消这21项保健功能,市场监管总局还计划调整18项保健功能的声称表述,比如:

将「改善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改为「有助于促进骨健康」,将「抗疲劳」改为「缓解体力疲劳」,将「改善视力」改为「缓解视力疲劳」。

之所以要这样改,是因为原来的声称会给消费者「保健食品能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感觉。

其它保健功能声称表述的修改也是本着这个原则,一般都是在原来声称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助于」、「辅助」的字眼,比如将「美容(祛黄褐斑)/祛黄褐斑」改为「有助于改善黄褐斑」,将「改善记忆」修改为「辅助改善记忆」。

如果有卖家宣传吃了某种保健食品可以治疗骨质疏松,可以治疗黄褐斑,那100%是忽悠。

三、防骗就得牢记这一条

这些保健食品别再买了,没效果、白花钱!

其实要想不被骗,也不是非得记住国家允许的每个保健声称,你只需要牢记这一条:

包含保健食品在内的所有食品都不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

所以别指望吃什么能减肥、降三高、防癌、治疗痛风或肝肾等疾病。

吃的方面要想预防各种慢病唯有均衡饮食,以少油少盐、主食粗细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吃肉蛋奶豆为特点的均衡饮食。

万一得了某种疾病,饮食上除了遵循上面的大原则外,还会有些特殊建议,比如:糖尿病人尽量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痛风病人急性发作期适合选择嘌呤含量低的奶蛋、蔬果和细粮。

但是不能因此认为:吃什么能治疗某种疾病,而是说得了某种疾病后,不怎样吃会加重病情。

四、保健食品骗人的4个常见形式

这些保健食品别再买了,没效果、白花钱!

上面这条识破骗局的核心法则记牢了,再了解一下保健食品骗人的常见形式,任谁也骗不了你了。

1.现身说法

可能是说自己吃了以后身体变得如何如何好了,也可能找别人来给你分享,有时候会说的声泪俱下,这种找「托儿」骗局多低级,怎能再信。

你可能会说,分享的那个人就是你的朋友,她最近的状态真的比原来好。

那又怎样?影响一个人状态好坏的因素太多,没准是最近骗了不少人赚了不少钱心情好呢。

就算是你看起来非常明显的改善,比如比原来瘦了十多斤,那也未必是吃某种产品吃的呀,你又不一天24小时都跟他在一起,他说他没节食就没节食啊?

再说了除了药物,根本就没有什么产品能让人不调整饮食也不增加运动吃吃就瘦下来。

2.给你点小便宜

无论是免费义诊、免费讲座、免费礼品、免费旅游、免费陪伴,都可能是为卖给你产品做铺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记住啊。

3.夸大承诺

最常见的夸大承诺就是无效退款。医院的专家给你看病都不敢说一定给你看好,吃个保健食品就能一定有效,这可是基本逻辑问题。

4.高大上声称

「专利技术」、「权威认证」、「专家背书」、「科学研究」、「央视推荐」,这些信息真假与否我们普通消费者基本没能力核实,所以用上这些词儿为的就是高大上的忽悠你。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保健食品   细粮   黄褐斑   骗局   视力   高大   疲劳   市场监管   虚假   总局   消费者   疾病   饮食   效果   功能   美食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