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原创 FoodWine吃好喝好 FoodWine吃好喝好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7 月 20 日,受台风「烟花」及外围气流影响,加上地形的强抬升效应,大量水汽在河南一带长时间停留,给这片曾饱受旱灾之苦的土地带来了另类的极端天气,罕见暴雨袭击河南,从郑州到新乡,从城市到乡野,淇水汤汤,在这场灾难中逝去的人与物终究没能上岸。


犹记得一个多月前,在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前传节目上,一台《洛神水赋》的水下节目霸占了当天的热搜,人们赞叹于洛神衣袂飘飘的神韵,开始关注起这片低调的文化宝地,欣赏之情还未散去,就被担忧、惋惜与不忍覆盖,一切都发生得太过不期与突然。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在此之前,河南向来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省份,没有太多的网红打卡,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旅游宣传,近几年为数不多在社交媒体上有所轰动的「软宣传」,还要属疫情时期河南的倾情相助。


根据当时的报道,河南省在新冠疫情时向湖北武汉捐赠了 2.82 万箱速冻方便食品,其中包括火腿肠 19000 箱(39.9吨),速冻汤圆 4600 箱(41.9吨),速冻水饺 4600 箱(41.9吨),合计 123.7 吨。在一众网民讶异于河南省的救灾物资画风清奇时,另一则河南省商务厅的直播刷屏,直言「河南生产了全国二分之一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五分之三的汤圆、十分之七的速冻水饺。」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速冻水饺让中国人可以迅速获得味蕾的慰藉。

© google.com


这个以「人口大省」「美食荒漠」「胡辣汤」等诸多标签傍身的省份,其作为「国家后厨」的真面目这才徐徐向公众展开。


说 河南是「中国厨房」,并没有多少夸张的成分,在上面那条新闻里,几万箱速冻方便食品的背后,是思念、三全、双汇三家企业的合力捐赠。三全水饺、思念汤圆、 双汇火腿肠,几乎撑起了国内速冻方便食品的半壁江山。对国人来说,这三个品牌早已不陌生,哪怕从来没有过购买经历,也一定在超市的货架上、冷柜里,抑或是 电视广告中瞥见过它们的身影,但也只有细心的消费者才会发现,它们原来都是河南企业。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三全工厂饺子生产线。

© 红星新闻


先说说速冻产品。据河南省食品办统计,「2019 年河南速冻米面食品卖了 300 个亿,年产量占全国 2/3 以上」,河南作为中国的速冻之都,速冻饺子产量占全国 70% 以上,换句话说,从超一线城市到三线小城的超市,拿起一袋速冻水饺,十之有七都生产自河南。


其 中,三全作为水饺大厂,可以算是国内唯一可以与香港湾仔码头抗衡的品牌。四十多年前在香港岛码头推着木车买水饺的臧健和或许没想到,一家在内地土生土长的 后起之秀,会将开封名点与广式灌汤饺相结合,在短短十年时间,晋升为行业第一的速冻水饺品牌。更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家河南企业在 2008 北京奥运会那年成功上市三全东北水饺,将「消费者心目中最正宗的水饺」由东三省转阵中原。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水饺是中国人最爱吃食物之一。

© google.com


不仅如此,全国的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个速冻粽子均出自于此,「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的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三全在日后顺势成为国内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一个不太冷的冷知识是,现今在巴奴、海底捞、小龙坎等火锅店广受好评的茴香小油条,也出自三全之手。


赶 着 20 世纪 90 年代的尾巴,郑州另一家速冻企业也在三全厂房斜对面风风火火地成立了,并在《大河报》上重金招纳贤士,「谁是最会做汤圆的人,我们给他 50 万元!」,这则广告不仅为思念寻到了郑荣速冻食品厂厂长李晋洲等一批业内精英,也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舆论轰动,成为河南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在八零后九零 初的童年记忆中,央视一套在千禧年前后曾反复播放过思念汤圆的广告,而代言人正是凭借《思念》一曲火遍大江南北的毛阿敏,思念也一举打入国民心中,并凭借 珍珠小汤圆,打破了彼时大汤圆一统市场的局面。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凌汤圆》为 1980 年代的热播电视剧,根据四川人林名合的真实故事改编。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嗅到商机,根据电视剧名给研发的汤圆起了名字为「三全凌汤圆」。

© pinterest


从水饺汤圆到速冻米面,从零售市场到餐饮市场,这两家企业版图也越铺越广,如果没有当年的三全与思念,国内的冷冻食品行业或许要滞后 5~10 年。一个河南省,如此便成为中国速冻食品产业发展历程的缩影。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国家后厨的背后,河南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便是「中国粮仓」,两者的关系仿佛前店后厂,密不可分,给无数人「河南何以能」的发问提供了一个解。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粮仓,作为黄河文化的源头,黄淮平原从中穿过,这里具备了农耕文明发展繁荣所需要的一切基本要素,「黎阳(今浚县)收,顾九州」也不仅仅只是一句美谈。今天的河南仍然保持着第一产业重省的地位。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河南省内黄县农业博览园「全国第一大白菜」。

© 爱旅游的哆啦


2020 年,河南省的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达到 6826 万吨之多,仅次于耕地面积要多上两倍的黑龙江。在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里,河南省就占尽了俩 —— 玉米产量居全国第五,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甚至可以达到全国产量的 1/4 之多。如果你是烘焙爱好者,不妨翻翻看家里的高粉与低粉,有极大的可能便是出产自河南。


羡煞旁省的小麦产量,给河南冠上了农业大省、产粮大省的美称,不仅可以自给自足,也从侧面推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其中最受瞩目的两个加工农产品,要属辣条与方便面。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市场上大部分方便面都来自河南。

© 163.com


辣条最早发迹于湖南平江,能够在河南落地生根,有偶然也有必然。受到 1998 年洪灾的影响,湖南大豆极速减产,豆制品行业也受到不小的打击,调味豆制品的替身 —— 以小麦为原料的辣条便是在这一时期诞生。


奈 何湖南的小麦产量低、价格高,平江人便将目光瞄准了河南。1999 年,卫龙辣条在河南漯河建厂,如今作为辣条界一哥,在调味面制品行业可以说是风头无俩。当其他辣条品牌还在让消费者纠结其生产条件与卫生状况时,2014 年,卫龙超前一步亮出了全自动化车间,并在微博上迅速走红,让消费者对辣条的认知从「地下作坊」转到「标准化生产」。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干净整洁的卫龙辣条生产车间。

© IC photo


值 得一提的是,同样是漯河出身的双汇集团,就凭借着河南养猪大户的便利,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将火腿肠销往中国各地,与泡面成为神仙伴侣。作为小麦 大省,河南的方便面产量全国第一。康师傅和统一还未在河南开设工厂之前,河南本土品牌白象便靠着独特的骨汤与带着麦香的面饼,虏获了人们的心。「开水一 泡、料包一放,几分钟就搞定一顿饭」,外卖行业兴起之前,方便面一直是人们想要快速填饱肚子的第一选择,白象之外,像南街村、豫竹、天方等一众带有时代特 色的本土方便面都来自这里。


据一位河南朋友说:「与其说胡辣汤是河南人心中的朱砂痣,不如说方便食品才是我们最唾手可得的乡愁。」无论是身处北上广还是旅居海外,一碗方便面、一包辣条总会以一种最熟悉的味道给人们兜底。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至于「河南何以能」问题的另一个解答,则与河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当你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河南省处于望北向南、承东启西的关键位置,周围被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环绕,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呼豫州(河南古称)为「居天下之中」,并冠以「中州」「中原」之称。


而用「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来形容河南的省会郑州再合适不过,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线与陇海线在这里交汇,沿线的新乡、郑州、洛阳、信阳纷纷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洪水围城下的农田与交通。

© 新华社


于 是,南街村北京方便面成为北京不生产的河南特产,诞生于河南焦作的豫竹方便面一路北上,成为山西晋城人早点宵夜不可或缺的熨帖。酥香软烂、肥而不腻的道口 烧鸡,也跟着经河南出发的火车,被带到了全国各地。更不用提对物流要求极高的速冻食品,设想如若没有河南便利的交通条件,思念与三全或许到今天依旧是地方 企业也未可知。


九曲黄河自郑州北部穿过,近年来黄河治理保护项目将从郑州到黄河入海口这段长达 800 多公里的河道建设成生态航道;2017 年,郑州航空港区也一举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水、陆、空三维的交通网络,将这里环绕成联运综合性货物集散中心。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在河南省洛宁县小界乡王村塬上,阡陌纵横的农田与金灿灿的油菜花儿交相辉映,形成一种别具风格的视觉效果。

© sxncb.com


如今洪水围城,这场暴雨的破坏力在交错的交通网里变得更加清晰:「城市生活是脆弱的。它无比依赖城市的复杂生态系统,一个生态连接着另一个。当暴雨压垮中间的连接,家、道路、仓库、公司,都变成了汪洋之中的孤岛」,人们变得寸步难行。


而 在更广阔的农田河道中,洪水卷过,人们在无助中失语,据新华社报道,截至 7 月 27 日 12 时,河南农作物受灾面积达百万公顷,虽然这时已经过了小麦收割的季节,但田里的玉米、大豆以及其他作物和圈养的牲畜却难逃一劫。这意味着,这场暴雨很可能 让无数人一年的辛苦颗粒无收。


河南的方便食品撑起了中国人胃口的半壁江山#美食

2021 年 2 月 23 日,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一片高标准农田里,喷灌机在为小麦浇水。

© crnews.net


如果回头再看,河南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古时贵为都城却是兵家必争之地,改革开放后在沿海经济的阴影下有过低迷时段,旱灾带来的黄河断流,蝗灾之后的饥荒……河南人带着「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英雄主义,不曾让自己失去质朴的光芒。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我们真诚地希望,1800 年前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这句话,可以在漫长的重建与恢复过程中,成为河南的护身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浚县   河南   平江   洛神   美食   黄河   河南省   半壁江山   郑州   水饺   汤圆   方便面   小麦   暴雨   胃口   产量   思念   中国人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