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一直以来,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代表的马铃薯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在栽植马铃薯过程中除了这些病害,还有其他哪些病虫害?

往下读,共梳理了16种.....


1.马铃薯晚疫病

危害表现:

受害叶片的叶尖、叶缘会出现暗绿色小病斑,边缘有灰绿色晕环,边缘分界不明显。

湿度大时,外缘会出现一圈白霉。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天气干燥时,病部会变褐干枯,质脆易裂。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叶脉、叶柄和茎部,病叶枯死脱落。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被侵染的块茎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凹陷的暗褐色不规则病斑。

防治措施:

选择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混合使用,合理安排间隔期。

保护性药剂:

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噻唑锌、王铜、氢氧化铜。

治疗性药剂:

氟菌·霜霉威、霜脲·锰锌、烯酰吗啉、氟啶胺等。


2.马铃薯早疫病

危害表现:

病害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

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病斑下的薯肉出现褐色海绵状干腐。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

(2)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促进植株健康。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锰锌等药剂1~2次。

发病较重时,用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马铃薯枯萎病

危害特征: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苯甲·丙环唑,苯酰菌胺,恶菌灵,萎锈灵等。


4.马铃薯青枯病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叶脉变褐,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选择健康种薯。

(2)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中生菌素;噻唑锌,三氯异氰尿酸或络氨铜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L,视病情隔5~7天灌1次。

5.马铃薯粉痂病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

初出现针头大的病斑,后病斑膨大,形成大小不一的疱斑,疱斑会破裂,反卷,能看到橘红色的皮下组织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蔬菜轮作3年。

(2)种薯处理:用盐酸溶液或福尔马林浸种,再用塑料布盖严闷2小时,再进行播种。

6.马铃薯疮痂病

危害特征: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主要侵染块茎。

块茎染病先在表皮产生浅棕褐色的小突起,逐渐扩大,木栓化,表面粗糙。

后期,在病斑表面形成凸起或凹陷型疮痂状硬斑块

病斑仅限于表皮,不深入薯内。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

(2)播前晒种催芽,淘汰病烂薯,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3)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络氨铜,水合霉素,或噻菌铜。

7.马铃薯白绢病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危害表现:

主要为害块茎。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薯块上密生白色丝状菌丝,并有棕褐色圆形菜籽状小菌核,切开病薯皮下组织变褐。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甲基硫菌灵;三唑酮,或腐霉利等拌土撒施于茎基部,隔7~10天1次。

或甲基立枯磷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天1次。


8.马铃薯炭疽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或不定形的赤褐色至褐色坏死斑,后转变为灰褐色,边缘明显,相互汇合形成大的坏死斑。

为害严重时也可侵染块茎,引起植株萎蔫和块茎腐烂。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

(2)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3)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避免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4)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或溴菌腈+丙森锌,春雷霉素.氢氧化铜等。


9.马铃薯软腐病

危害表现:

主要为害叶、茎及块茎。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

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

防治方法:

(1)准备贮藏的块茎应于成熟后收获;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以保证土壤干燥;收获时要避免擦伤薯皮;晾干薯皮后再装运。

(2)贮藏的薯块应于通风荫凉处存放2-3天,使薯块温度降至贮藏环境温度;贮藏前进行薯窖灭菌。

(3)发病初期,喷琥胶肥酸铜或络氨铜,或噻菌酮,或氢氧化铜等。

10.马铃薯环腐病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危害表现: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

枯斑型:

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

萎蔫型:

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

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年。

(2)播种前淘汰病薯。出窖、催芽、切块过程中发现病薯及时清除。切块的切刀用酒精消毒,杜绝种薯带病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3)选用抗病品种

如克新1号、克疫、乌盟601、高原4号等,对环腐病都有较好抗性。

(4)栽培管理

施用磷酸钙作种肥,在开花后期,加强田间检查,拔除病株及时处理,防治田间地下害虫,减少传染机会。

(5)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3%中生菌素拌种,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杀秧后全天喷雾氢氧化铜,可以较好保护地下薯块。


11.马铃薯病毒病

危害表现:

(1)花叶型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

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

(2)坏死型

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

(3)卷叶型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

防治方法:

(1)及时防治蚜虫

蚜虫会传播病害的发生。

(2)改进栽培措施

留种田要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

可选药剂盐酸吗啉胍,宁南霉素;吗胍·乙酸铜;三氯异氰尿酸;或氨基寡糖素等。


12. 马铃薯黑胫病

危害表现:

主要侵染茎和薯块。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幼苗染病,病株矮小,节间短缩,叶片上卷,褪绿黄化,腹部变黑,萎蔫而死。

横切茎,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

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

防治方法:

(1)种薯

首先要选择无病种薯进行种植,在切割种薯时要注意用多菌灵水溶液消毒刀具,切割好的种薯要用草木灰或多菌灵蘸涂切口后再种植。

(2)幼苗期

在幼苗期叶面喷洒2~3次氯溴异氰脲酸或辛菌胺乙酸盐、喹啉铜,每10~15天喷洒一次。


13.马铃薯干腐病

危害特征:

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

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褶,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后期薯块内部变褐色,常呈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最后薯肉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僵缩、干腐、变轻、变硬。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剖开病薯可见空心,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2)新薯入窖前将窖内清扫干净,可用咯菌腈喷雾消毒。

(3)入窖时剔除病、伤、虫咬的块茎,并在阴凉通风处堆放3天左右,使块茎表面水分充分蒸发,伤口愈合,再入窖,窖内保持通风。


马铃薯的虫害主要是二十八星瓢虫,蛴螬等地下害虫。

1.二十八星瓢虫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危害表现:

成虫、幼虫在叶背面剥食叶肉,只留下表皮,形成很多不规则半透明的食痕。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防治方法:

(1)及时清理园田,收获后集中残株,深埋或烧毁,消灭幼虫和卵。

(2)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拍打植株,将虫子集中消灭。

(3)可用药剂有氯氰菊酯、菊马乳油等。


2.蛴螬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危害表现: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主要危害地下块茎,进行咬食或钻蛀,使地上茎,营养水分供应不上枯死

咬食的伤口,易遭病菌侵入,引起腐烂,造成减产。


3.金针虫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危害表现: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主要危害幼苗和幼芽。

能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幼苗根茎部取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

结薯期,幼虫常在薯块上取食,造成大量孔洞。

防治方法:

防治这两种地下害虫比较方便的方法:是采用种薯包衣和播种时沟施药剂

种薯包衣,可以选用70%噻虫嗪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按100千克种薯加药剂10-15克与种薯拌匀包衣。

太全了,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马铃薯   病株   维管束   菌丝   块茎   叶脉   幼苗   病害   病虫害   叶片   药剂   褐色   湿度   圆形   初期   美食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