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没吃过青团的人,大多好奇这糯米团子怎么是绿色的。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青团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在揉面之初,人们在糯米粉里给它上了一道“天然色”。

这种着色方法在这个时节很常见。比如清明节前的四月初八,皖、苏、浙一些地方,人们会吃“乌饭”。把糯米拌入树叶熬成的墨色汤汁里着色,再煮熟,出来的糯米便呈灰黑色。

而青团的“青”,是从草里挤出来的。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艾草、小麦草、鼠曲草、青花菜常被用来做青团,它们都是草本植物。

洗净后的草过水焯一遍,然后剁碎或用料理机打成糊,和进糯米粉里揉成墨绿色的面皮,再根据口味喜好包进各式各样的馅儿。这样做出来的青团,带有艾草的香味,那是纯天然的春天味儿。

虽然江南的青团最出名,但是青团代表的不止江浙,而是整个南方。

华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流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稻作的起源地,早期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舌头驯化,有了作青团的糯稻。青团,只是这一众糯米美食中的一种,它源自生活。

1、江浙的青团最出名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这个区域里的青团最有名。但即便在江浙,对于青团,各地有各地的叫法和吃法。

上海、宁波一带叫青团,杭州一带叫清明团子。糯米皮里,除了包甜口豆沙馅儿,也有咸口的青团,皮里包着剁碎的毛笋、腌菜、腌肉、豆腐等馅料。

在上海,这个消费欲满到溢出的城市里,青团的新口味层出不穷。除了两年前爆红的咸蛋黄肉松馅儿青团,腌笃鲜馅儿、马兰头馅儿也在最近崭露头角。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金华一带的青团被称为清明果。因为长得像饺子,也被叫做清明饺。清明饺是咸的,粉团里包进去的是炒熟的肉丁、咸菜、笋尖之类的。清明果热着好吃,它比包子多一点青草的香味,少了点肉的油腻。

事实上,在江浙一带,青团不只在清明当天吃。有些人家,过年时就开始做青团了。它是春天的食物,从年头吃到年中。

从做法上看,青团除了江浙有,福建、广西、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的人儿也爱吃青团。只是叫法不同。

不过,管它呢,爱吃它的人总有理由开口,他们用嘴捕捞转瞬即逝的春天。


2、闽桂湘的人儿也爱清明果

福建人也爱形似饺子的清明果。他们吃的清明果,外皮多用艾草或鼠曲草做成。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做好墨绿色的糯米皮里,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馅,压成圆模蒸熟就是甜的清明果;如果是吃咸口的,人们则会包入腊肉丁、冬笋丁、香菇丁、红椒丁、豆腐干、腌菜等馅料。

3、广西的瑶族人也吃这墨绿色的糯米团子,只不过,他们管这叫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艾粑


春耕时节,瑶族人从地头上采摘艾草,碾碎了揉进面里,舂成粑粑。面皮里包着芝麻花生馅。蒸熟了就吃。清明时节,他们做艾粑,既祭祀祖先,也自己吃。在广西北部苗、侗、瑶族聚居的地方,他们还会配上油茶一起吃。

油茶加艾粑,在广西是道相辅相成的美食。

距离广西不远的湘西,人们也爱吃这绿色的糯米团子只是,染糯米粉的青菜汁是每年二月底到三月初山间的青蒿。当地人管它叫蒿菜粑粑,里面裹的是辣子豆腐、剁椒肉和咸菜肉丁,湘味儿十足。

4、广东人叫艾粄,“不生病”

客家人流行“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他们的青团叫艾粄。客家人把所有糯米糕点都称作“粄”。每年春分之后,粤东南的客家人就开始准备做艾粄了。这个时候的艾草苦味较淡,最适合做进糕点里。清明前后,客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吃艾粄。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艾粄有甜有咸。甜口的艾粄,除了包芝麻、糖馅儿,还有一种是无馅儿的,直接把艾绒和白糖一起和进糯米面里。喜欢吃草的人,肯定都会爱上它。

咸口的艾粄跟江浙的青团差不多,包进萝卜丝、葱头、腊味,蒸熟了就能吃。客家人爱吃艾草,除了做进糯米团子里,他们还会做艾草茶、艾草汤、艾草粥。

5、清明,大西南的人民吃艾粑

在吃艾粑这件事情上,生活在大西南的人也毫不逊色。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区别于上面那一堆普通级吃法,西南人民在清明节吃团子这件事情上,绝对是吃出了想象力!都知道成都人会吃,他们的艾粑叫艾蒿馍馍,要炸着吃

在成都周边的洛带古镇,有很多路边小贩支摊儿卖艾蒿馍馍。和我们常见的青团不同,成都的艾蒿馍馍用的是面粉。面粉裹着艾草,被做成四个小饼,炸熟后穿在一根竹签上。喜欢辣的人可以在上面撒点辣椒面,那味道好极了,外焦里嫩,还隐约自带草香。

这里的艾蒿馍馍不止清明吃。在洛带古镇,只要你想吃,总能找到吃的地方,谁让四川人都是好吃鬼呢。

贵州人也兴清明节吃“青团”,叫做“清明粑”。粑粑的原料跟青团差不多,都是和了青菜汁的糯米面。只不过,除了蒸,他们还会烙着吃。

烙熟的清明粑虽然卖相一般,但味道绝对不差哟!


春天的美食—青团家族的故事


“哪儿的青团最好吃”,其实是个伪命题。最好吃的青团,永远是被记忆珍藏的那一口。

选购常识

购买青团时还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是闻,有浓郁清香味的原料都比较可靠;

二是看,颜色偏绿的为上品,发青发黑的是在做煮艾草时 食用碱放太多,或者这个艾草比较老;

三是轻捏,特别软塌塌的是纯糯米或者糯米偏多或者加入了澄粉的缘故。追求“有嚼头”的消费者建议选购加了粘米粉或者大米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瑶族   鼠曲草   艾蒿   馅儿   肉丁   美食   馍馍   团子   粑粑   客家人   墨绿色   广西   糯米   芝麻   清明   春天   家族   故事   艾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