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又到了分享美食的时间,哈喽,我是高兴!

清明节不光要出游踏青、扫墓祭祖,还有不少春天限定的“时令美食”,错过再等一年。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许多人都知道清明节,很少有人知道“寒食节”。清明节的传统美食大多数都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当时晋文公想邀功臣“介子推”入朝为官,因此放火烧山想要逼“介子推”出山,却误将“介子推”烧死,晋文公很懊悔,就将这天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顾名思义,要吃生冷的食物,不准生火做饭,当时的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就把食物蒸煮好再留到“寒食节”吃,因此各地出现了许多“冷食”。到了唐代,寒食节就与清明节合并到了同一天,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也就多了起来。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1、吃鸡蛋

清明节这天是“祭祖扫墓”的日子,相传在民间人们去祭祀要带上熟鸡蛋,到墓碑前将鸡蛋打碎,蛋壳丢到坟墓上,象征着“脱壳”,寓意新生命的到来,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出人头地。

另外,清明节人们喜欢出去郊游、踏青,煮熟的鸡蛋方便携带,这也促使鸡蛋称为“节俗食品”。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2、吃青团

每到清明节除了公园人满为患,卖青团的店门口人也是络绎不绝。

清明节吃青团是较为普遍的习俗,青团也被叫做“艾叶粑粑”,将鲜嫩的艾草或野菜滤出绿色的汁液,和在糯米粉里揉成面团儿,包入可口的馅料上锅蒸熟,打开蒸笼的那一刻香草的清香扑鼻而来,软糯香甜!因为制作青团用的都是春季最鲜嫩的艾草,吃青团也被叫做“常春”,寓意身体健康,团团圆圆。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3、吃润饼

润饼是春卷的一种,在闽南、潮汕地区较为流行,在冬至、春节和清明节期间都有吃润饼的习俗,尤其是在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候将春季的时令蔬菜放进润饼皮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卷薄饼、吃薄饼,把春天的清新和鲜香都“尝”了一遍,也象征着全家人在一起美满团圆。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4、吃馓子

古人过寒食节要“禁火3天”,只能吃“冷饭”,人们发现油炸面食更易于储存,因此古人在寒食节之前会炸一些馓子,也称“寒具”,意味寒食节所具备的食物。

馓子香酥松脆,北宋文学家苏轼曾作诗云“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炸好的馓子颜色金黄,相传馓子也常被用来馈赠相邻,以祝贺节日,寓意生活富裕、家庭幸福美满。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5、子推馍

子推馍是专门为祭奠晋代忠义之臣“介子推”而做的馍,起初的子推馍呈半球状,形似“介子推”的坟墓,随着时代的更迭,现代人们将子推馍捏出了各种精美的形状,这既表达了人们对先祖的敬仰之心,也预示着将生活过得蒸蒸日上的决心。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6、乌稔(rěn)饭

乌稔(rěn)饭是畲(shē)家人清明节的传统食宿,春天的乌稔树叶味道香浓,吃起来特别想,将鲜嫩的乌稔树叶清洗干净,放到石臼里捶打出汁后再用纱布过滤出碎渣,将糯米放进乌稔树的汁水里浸泡5-6个小时,再上锅蒸熟,再次掀开锅盖,洁白的糯米已经变得黝黑,淡淡的青草香扑面而来。

将春天的第一缕清香融合进米饭中,寓意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清明节也有“传统美食”,有6种老辈人常吃,寓意平安、幸福团圆


今天的分享您学会了吗?快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吧,如果您不知道每天吃什么,请关注“高兴的饭”,去我主页查看更多菜谱。

若高兴的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帮我点个赞、收藏起来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您有更好的见解,请不吝赐教。

往期优质菜谱推荐:

只需3分钟,教你在家做青团,颜色翠绿“不发黑”,隔夜不变硬

外出游玩,这款“黑米饭团”最受孩子们欢迎,亲手做的,比外卖强

新疆烤包子,咬一口“滋滋冒油”,家庭版做法,吃一次念念不忘

抄袭、盗取、搬运将追究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美食   寓意   新和   清明节   寒食节   传统   老辈   放进   介子   薄饼   平安   鲜嫩   糯米   菜谱   团圆   鸡蛋   食物   春天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