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将至,记得“吃2食做3事”,平安入秋身体壮,老传统别丢

立秋将至,记得“吃2食做3事”,平安入秋身体壮,老传统别丢。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虽名为立秋,但秋天并未真正来到。立秋时节正处于三伏天的中伏,天气还是十分炎热的。立秋是气候的转折点,意味着雨水和湿度逐渐减少,农作物从繁荣生长转变为成熟阶段。立秋之后,对于很多地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早晚温差变大,白天酷热难耐,早晚却有一些寒凉,所以在穿衣和饮食上都需要格外注意,既要防暑,又要防寒。

立秋将至,记得“吃2食做3事”,平安入秋身体壮,老传统别丢

立秋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转折点之一,由阳盛逐渐转为阴盛,由潮湿逐渐转为干燥。所以民间对立秋还是十分重视的,从古至今,立秋这天有很多习俗,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往往会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还有很多地方有“啃秋”、“晒秋”等习俗,立秋这天老传统要“吃2食做3事”,顺应节气调整饮食,为秋季到来做准备,天气转凉后身体也会更加强壮。

立秋“吃2食”

1、吃西瓜

立秋吃西瓜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古代的时候吃西瓜是有讲究的,在立秋之前,家家户户会提前买几个西瓜。立秋这天,把瓜洗干净后用小刀儿在西瓜上开一个三角形的口子,放几勺白糖和滴几滴烧酒进去,然后把口封好,让融化的白糖渗到瓜瓤里头,中午之后切开吃,黑籽红瓤,加了砂糖后,吃起来是又甜又沙。

立秋将至,记得“吃2食做3事”,平安入秋身体壮,老传统别丢


现在吃西瓜也有不同寓意,有的地方吃西瓜“啃秋”,可以防秋燥。也有的地方在立秋的时候吃西瓜,可以防止冬天腹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吃西瓜可以消除初秋之邪、润养五脏。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地方秋天西瓜正成熟,而且还未出暑伏,既能防秋燥又能防止中暑。

2、吃饺子

立秋将至,记得“吃2食做3事”,平安入秋身体壮,老传统别丢

立秋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北方逢年过节经常吃饺子,不同的节气和节日,吃饺子是有不同的寓意的。像春节吃饺子,寓意“交子”,也就是除旧迎新的意思,冬至吃饺子,防止耳朵被冻伤。立秋吃饺子,有“抓秋膘”的寓意,因为北方秋冬比较寒冷,吃饺子要吃肉馅,为身体补充更多的肉类,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耐寒能力。

立秋“做3事”

1、立秋“晒秋”

立秋将至,记得“吃2食做3事”,平安入秋身体壮,老传统别丢

秋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尤其是各种果蔬大量丰收,过去人们没有防腐措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果蔬作物晒成干,这样可以保存到第二年春天也不会坏。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区,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晒秋是非常美的景象,寓意着一年的大丰收。

2、立秋“啃秋”

立秋将至,记得“吃2食做3事”,平安入秋身体壮,老传统别丢

“啃秋”又叫“咬秋”,“啃秋”的习俗是从古时候流传至今,传说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从此人们就养成了“啃秋”的习惯,啃秋主要是啃西瓜,也可以吃香瓜,哈密瓜等,只要是水分充足的瓜,都可以,啃秋可以起到防秋燥,润肺生津的作用,防止秋季干燥上火。

3、立秋“贴秋膘”

立秋将至,记得“吃2食做3事”,平安入秋身体壮,老传统别丢

立秋“贴秋膘”是北方人的习俗,一般会在立秋这天吃肉类,一般常吃炖猪肉、鸡、鸭、鱼、饺子等,做法并不固定,但是一定要香,最好是肥瘦相间的,这样“贴秋膘”的效果才会更好。过去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苦夏”,身体会消瘦一些,立秋吃肉,可以把掉的肉补回来,这样到了冬天才能更御寒。不过现在的女性大多数注重身材,对贴秋膘这个习俗还是免去了。

以上就是立秋节气的“吃2食做3事”,老传统流传至今,都是为了顺应节气变化,人的身体随着各种节气变化,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饮食上配合,这样才能在换季的时候迅速适应不生病,养成一个健康强壮的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立秋   癞痢   身体   传统   入秋   平安   节气   白糖   农作物   寓意   习俗   秋季   西瓜   秋天   成熟   饮食   美食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