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换季时节难免有冰雹,山东民间传说多联想到秃尾龙

昨天夜里,胶东半岛不少县市区又遭遇到了冰雹天气。眼下正值大樱桃果实膨大期和苹果的坐果期,突然而至的冰雹也让农民们很揪心。

按照气象资料的解释,冰雹的形成,积雨云、强的风切变、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是必要条件。而胶东半岛三面环海,春末夏初容易有大风,且海陆受热不均,因此在这一时间段常出现冰雹天气。

即便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史籍当中也能看到不少关于登莱区域出现雹灾的记载。上世纪末出版的《烟台市志》(内容含威海)中也曾有过统计,1951~1985年之间烟台地区共发生32次雹灾,其中发生在五六月份(春夏换季时)的就有19次。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冰雹更是频繁出现在朋友圈当中,可以说,胶东半岛五六月份容易下冰雹几乎已成为一个气象常识。

春夏换季时节难免有冰雹,山东民间传说多联想到秃尾龙

(配图为去年一场冰雹后的场景)

可惜的是,人们虽然知道这一点,但却没有太好的防控方法,只能看天吃饭。换个角度想一下,大樱桃和苹果要想顺利收获,不仅要抵御常见的干旱,还需要躲过冰雹,农民之多艰,可见于斯。

在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现代,人们在冰雹面前仍有无力之感,古代的情形就自不待言。古人迷信,认为风雨雷电冰雹皆有所司之神,因此就把消除雹灾的希望寄托在雹神身上。过去不少地方都建有专门的雹神庙。

“雹神”具体是谁?似有不同说法。古代雹神庙中供奉的雹神,一般是李左车(秦末汉初名将,不知为何奉为雹神)。而民间传说中的“雹神”,通常指的是秃尾巴老李。李左车和秃尾巴老李虽然都带个“李”字,但从描述来看,应该不是同一个人。在胶东民间,传说多以秃尾巴老李为雹神(不仅管着冰雹,也管着下雨)。

实际上,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不仅限于胶东,整个山东基本都有,华北、东北不少地方同样有之。各地传说的版本大同小异,主要差别在于秃尾巴老李的籍贯,大凡是甲说为甲,乙说为乙,各执一词,难以详考。

由于传说的受众很广,现如今,“秃尾巴老李”的相关考证已俨然成为民俗领域的一门显学,不少研究者甚至专门著书立说,探索相当细致。不过,时至今日,这一传说仍未有统一之定论,让人多少有些混沌之感。

春夏换季时节难免有冰雹,山东民间传说多联想到秃尾龙

这些传说中所谓的“秃尾巴老李”,其实是一条秃尾龙。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子不语》中就写过一篇《秃尾龙》作为介绍。他采用的版本是文登说,即以文登为秃尾龙的故乡。具体细节不少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网上也可以查到原文,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春夏换季时节难免有冰雹,山东民间传说多联想到秃尾龙

胶东民间的“秃尾巴老李”传说虽然很普遍,但专门的雹神庙好像并不多。笔者暂时只听闻平度有一座,然尚未到现场观瞻,不知是何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冰雹   胶东半岛   平度   文登   胶东   雹灾   切变   积雨云   烟台市   民间传说   传说中   神庙   山东   时节   尾巴   气象   古代   民间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