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我来啦!东北行旅次日记之十四:使鹿部落记

7月25日,星期天。

敖鲁古雅驯鹿部落是鄂温克族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他们世代以打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被称为中国北方民族的活化石。

多年前,读过一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书中详细描述了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基斯摩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他们就是以打猎和驯鹿为生的。

他们穿兽皮,吃干肉,住雪屋,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在极寒的冰天雪地里,和残酷的自然环境抗争,适应了半年白天半年黑夜的“永昼”和“永夜”的生活,社会形态就是原始社会。

敖鲁古雅部落的迁徒史,可由现在的内蒙古的根河地区追溯到俄罗斯的贝尔加湖,乃至更遥远的西伯利亚。由此我想,他们在血缘上是否也和爱基斯摩人有着某种联系。

假若你读过《人类简史》、《时间简史》,或《社会发展简史》,就会发现敖鲁古雅部落这种生存状态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他们在原始森林里自由生活,饲养驯鹿,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维持在原始社会的父系社会时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他们成为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人。

从蒙昧时代一步跨入科学昌明的现代,尽管今天的猎民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但,生存和生活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使鹿部落”的名称来之于清代史,又使用地域概念,被称之为“产狐貂之地”。

闯关东,我来啦!东北行旅次日记之十四:使鹿部落记

从人的样貌上看,是不是与爱基斯摩人有些相近?

在园区内徒步行走约两公里,驯鹿苑跃入眼帘,还有点小激动。

闯关东,我来啦!东北行旅次日记之十四:使鹿部落记

深入使鹿部落,便看到遍地是散养的鹿群,陌生人走近身边,它们也一副熟视无睹,旁若无人的样子。

闯关东,我来啦!东北行旅次日记之十四:使鹿部落记

从外观上看,这种鹿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梅花鹿、长颈鹿,倒是像《封神演义》中姜子牙骑的四不象,就是什么凶猛怪兽都不惧怕的那种,其实,它就是糜鹿。

闯关东,我来啦!东北行旅次日记之十四:使鹿部落记

鹿栏 里,关着不少准备采割鹿茸的鹿。

闯关东,我来啦!东北行旅次日记之十四:使鹿部落记

他们这样切刻鹿茸,看上去还有点于心不忍。实际上这也是顺其自然,就如同韮菜一样,割了又会长出来。

闯关东,我来啦!东北行旅次日记之十四:使鹿部落记

我与管栏人作了一次交谈。

他对敖鲁古雅人过往的历史已是茫然不知。

据他介绍,一只驯鹿一生可采割十六七次鹿茸,一次可采20斤以上,每斤出售均价1000元。我在心里粗算了一下,加上鹿茸以外的部分,一只鹿一生约可创造五十万元左右的价值。

此后,我在齐齐哈尔的超市看到有售供饮用的鹿茸饮片,标价10元一克,简单地加工了一下,价格就翻了五倍!

看来,饲养驯鹿这块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现实中驯鹿部落的人也正在这样做,政府为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围绕着驯鹿,在养身、保健、医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开发,并且出了不少成果。

他们虽仍保留着游猎的传统,却有了虽然简陋但却固定的居所。不可少的是,室内挂满了鹿肉。在市场上可以卖出不错的价钱。

闯关东,我来啦!东北行旅次日记之十四:使鹿部落记

以往,饲养驯鹿是为了弥补打猎淡季食品的不足,而今,养驯鹿则成为他们经营的事业,充分表现了社会的进步。

惟愿敖鲁古雅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鄂温克族   西伯利亚   齐齐哈尔   贝尔   根河   雅人   行旅   部落   驯鹿   古雅   鹿茸   原始社会   简史   半年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