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前几天在公司跟同事们聊天儿,说起养孩子很“费钱”的话题。老母亲们开始纷纷吐槽家里的“碎钞机”。

有说奶粉,尿不湿开销大的;

有的说绘本,玩具也不便宜;

还有说周末假期带着出去玩儿一趟,回来钱包瘪了。。。。。。

要我说啊,这都不算啥,跟小时候那些吃喝拉撒的花费比起来,上兴趣班才是真正“烧钱”的开始。

曾几何时,我和我老公也是那对儿拍着胸脯对朋友说“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去课外班的,我们不花钱学那些,我就希望孩子能每天开心的玩儿,他什么都不需要去学。。。。。。”的爹妈,而现在,我们早就收回了曾经的那些话。

不但要收回我们曾经的那些话,而且孩子的每一个课外班,我们俩都能滔滔不绝的说出它们对孩子成长发育的各种益处。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我估么着,每一届的大人们应该都差不多,送孩子去上兴趣班,无非就那几个目的:

给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或者特长;

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找到乐趣,交到朋友;

幼小衔接,为上小学做准备;

甚至有时候还会有点小小的私心,因为自己小时候没学成,想让孩子去学,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

我家老大是从3岁以后,才开始逐渐上了兴趣班,随着年龄and兴趣的变化,这几年下来,体能课,绘画课,游泳课,陶艺,手工,书法,篮球,钢琴,还真没少学。

在带孩子上兴趣班的这几年,我也在不断的摸索,毕竟还有一个儿子,总得摸索出点儿用的上的东西,等老二操练起来的时候,能稍微省点儿心。

还没报兴趣班,and 报了兴趣班之后有点迷茫的朋友,可以听我叨唠几句哈~

要懂得取舍,别啥都想上

真的不要贪多,别什么都想上,因为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

孩子们放学and休息的时间,拢共就那么点儿,快乐的童年,总要留出点儿时间给他们,做一些咱们觉得没营养的闲事儿,让孩子也休息休息。

而且,现在兴趣班的学费也不低,随便上几个就不少钱,对于家庭的开支预算也得计划好啊,要不然大人也会压力山大。

还有就是,兴趣班太多,时间太紧张,孩子家长都辛苦。

就拿包包之前上游泳课来说,几乎没有时间吃饭,我在家着急忙慌的把饭做好,带着他在车上吃,有时候根本来及不做饭,直接肯德基解决了。

虽然他不是因为兴趣班种类多,单纯的只是课程的时间问题,这要是上好几个,每天跟赶场一样,快节奏的兴趣班生活,着实有点儿吃不消啊。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体育锻炼类的一定要有

我们一开始给包包报的,就是体育锻炼方面的。

在体育运动的选择方面,我们遵循了这几个原则:

一是大众体育运动。

像游泳、跑步、自行车这些,是必须学会的,它们既是一种运动,有时候也是一种技能,谁能保证人生中不会遇到落水、脱逃的情况呢?

这些运动虽然普通,只要好好学了,基本都能上手儿,但要想要做到很高的水平,也是很不容易滴,非常磨炼孩子的意志和品质。

二是群体性运动。

如果说游泳、跑步、自行车是自己跟自己较劲,那么足球、篮球、排球就是一队人和另一队人的竞争。

这三项运动,随便练哪个我都没意见,孩子喜欢什么就报什么。

这些运动需要把个人能力,融入到团队和集体里面,想获得成功,团队合作非常重要。

所以我觉得,足球、篮球和排球,它们不仅仅是运动,更是Team Work的反复演练。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善于团队合作的孩子,才能在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我是不是想得有点儿太远了,哈哈哈~

三是价格不能太贵了。

前些日子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孩子兴趣班鄙视链的。

看完之后,发现我跟她们正好相反。

说实话,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像马术、高尔夫这样花费比较多的项目,我还是别参与了,不只是因为对孩子的体能和运动表现能力提升有限,还因为我要养俩儿子,得省着点儿不是?

作为父母,对于给孩子们的体能和运动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这件事儿,我们只负责编写“底层代码”。

至于长大以后他们喜欢啥,有啥兴趣,人家有自己的自由,我就管不着啦。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关于艺术类兴趣班

包包上过的艺术类兴趣班有绘画、钢琴和书法,不过陆陆续续的放弃了绘画和钢琴,只剩下书法了。

之前上的绘画兴趣班,不管是老师的教法,还是孩子们的水平,我和老公的都非常满意。

但是包包就是坐不住,每次去上课都说没意思,那痛苦的样儿我真的看不下去,所以最后选择了放弃。

但是钱不能白花,剩下的课时,看看以后弟弟有没有兴趣,能不能“弟承哥业”,把交了的钱学回来。

钢琴课之前一直上的很好,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停了半年,再捡起来就很困难了,每次上课都特拧巴,回家练琴也不高兴。

再加上我们俩都不会钢琴,没法儿辅导他,只好给自己做思想工作,想着与其老师发愁、孩子发憷、家长犯难,不如当机立断,停了吧,剩余的课时,让弟弟继续享受二手荣华富贵吧。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最后就只剩下了书法课,说来也怪,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我感觉老师板着脸,看上去挺严厉的,但包包并不怕,在课堂上和老师互动的非常频繁,还经常开开玩笑。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虽然一周只有一次书法课,回家也很少自己练习,但只要老师课上教过一次的“蝌蚪文”(篆书),他都能记得住,写的下来。

更夸张的是,课间老师让放松休息一下,他还抓紧时间,自己多写几个字,倍儿勤奋,感觉在绘画课和钢琴课上失去的信心,都被书法课找回来了。

这不,前几天还写了一幅字送我,这是刚学了点儿本事,就开始嫌弃我了吗?大家猜猜这几个字是啥?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我觉得,咱们家长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去尝试,让孩子们内在的兴趣,去引领自己的兴趣发展,这样他们开心,咱们也不难受,多好。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关于STEM兴趣班

我记得小时候特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现在年代不同了,啥都需要包装,所以这句话换了一个新的马甲又出现了,比如“学好STEM核心课程”,再比如“编程要从娃娃抓起”!

咱先不讨论这两句话的科学性,当我们俩文科生,发现老大特别喜欢数学,看到科技手工课、机器人编程课,哭着喊着非要报名,废寝忘食也要上课的时候,眼泪哗哗的,有种祖坟上终于冒青烟的感觉。

往大了说,孩子们学好科学研究,钻研前沿科技领域,将来用自己学来的本事,为国家做贡献。

往小了说,开发孩子数学思维,对于我们俩文科生爹妈来说,虽然困难,但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性格也决定了兴趣班。

有些兴趣班,比如艺术、科技,随着孩子的尝试和学习,没学好放弃了,也没啥大损失。

有些兴趣班,尤其是体育运动类的,我们会想各种办法去引导他产生兴趣,然后坚持下去,因为运动是可以受益终生的。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不要太早

给孩子报兴趣班,真的真的不要太早,为啥呢?原因有3个。

一是,孩子还小,还不太能确定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

如果说喜欢,那是不是能坚持,有长性,是不是能把这一个学期学下来。

万一上了一半不喜欢了,死活不去,那你交的学费,那白花花的雪花银不就打了水漂了吗?

二是,兴趣班报的太早,很多孩子还没有发育到能去做那些事情。

比如精细动作不到位,运动能力不够,学起来会很吃力,孩子很难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家长也会打击自信,怀疑自己。

三是,孩子太小真的坐不住!

包包前几年上兴趣班,一堂60分钟的乐高课,要出来上厕所5趟。

一堂60分钟的绘画课,出来喝水4次。

一节陶艺课60分钟,进进出出的找我8趟。。。

是不愿意学么?也不是,就是坐不住!至于作品,你们自己欣赏吧,我也不知道怎么评论才好。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大人引导很重要,孩子喜欢更重要

我们家一般都是这样,任何体育锻炼都是爸爸先陪几次,打消恐惧,产生热爱,适应两天,再由妈妈率领。

否则,一开始由我带,就会赖在妈妈身边叽歪叽。

包包体育类的兴趣班,都很受他爸的影响。

比如篮球,一开始人孩子是拒绝的,但架不住有个特轴的爹,你没兴趣,那我就负责帮你找到乐趣,让你用能接受的方式,感受到这项运动的快乐,这就是他爸对他的“洗脑”工作。

现在,包包已经完全享受在打篮球的快乐中了。

天儿冷之前,我老公还带包包去体验了皮划艇和桨板(SUP),熊孩子一下就爱上了,说:这才是人生的享受啊!

有时候,孩子们对没有接触过的事情,确实会抗拒,所以大人的引导会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引导后还是抗拒,那咱就别强求了,毕竟,这是孩子自己的兴趣班,他们喜欢,才是最重要,是不?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陪娃上了4年兴趣班,总结了一些避坑小经验,也许你能用得到哦

关于选兴趣班,除了上面说的这几件事儿,还有就是,能试课的,一定要多去尝试,就跟谈恋爱是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对方什么样儿?

可能有人会说,试课的时候孩子特喜欢,但是交了钱之后,就不喜欢了,而且我也觉得确实不适合,怎么办?

还能咋办,既然你觉得不合适,孩子也觉得很煎熬,那就不要再强迫了,及时调头,及时止损,换个方向,继续出发呗。

养娃的路没有捷径,只有经历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坑坑洼洼,所以,咱们一起加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书法课   兴趣   能用   体能   体育运动   书法   包包   钢琴   大人   游泳   家长   篮球   老师   经验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