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太屈才,回京做丞相!史上最幸运的守墓者,因为替太子说了公道话,数月后逆袭为丞相!刘彻晚年多任性?守墓人直接封侯拜相,因为那人说了他想听的话!

1/汉武大帝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说起中国古代的皇帝,最为后世所称道者,莫过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这几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为汉武帝刘彻,长达54年之久(秦始皇在位11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2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

同秦始皇一样,汉武帝的前半生是轰轰烈烈的一代明君。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确实,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对外,北击匈奴,南灭百越,东并朝鲜,西通西域、西南夷,极大的扩展帝国版图;对内,削弱诸侯,独尊儒术,又实行盐铁官营、币制改革,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汉武帝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刘彻也因而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2/幸运的守墓人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汉武帝刘彻的前半生虽然开创了空前的丰功伟绩,但是,其穷兵黩武,“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 ;在位晚年多遭兵败,又因迷信神仙,热衷于封禅和郊祀,曾多次巡游各地,挥霍无度,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关东流民达二百万,农民起义频繁;晚年受小人蒙蔽,发生“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这些负面操作,给他的人生精彩留下了抹不掉的污点。

晚年的刘彻,身体日趋衰弱,因而变得疑心重重,身边的臣子们,稍一不慎,就会落得个尸首分离的悲惨下场。刘彻在位54年,一共换了13位丞相,除1人托孤留任外,其他12位丞相被免职者有7人,因罪自杀者有5人,而被免职的丞相当中,有2位最终也横死。

那位受到刘彻信任、获得托孤重任的丞相名叫田千秋,他本来只是一个看守长陵(汉高祖刘邦陵寝)的小吏,后来,由于一封替已逝的卫太子刘据辩冤的申诉上书,深得帝心,一下子被刘彻直接火线提拔,先是充任主掌外交事物的大鸿胪,数月后,直接作用为丞相,可谓是史上最幸运的守墓人了。

3/田千秋的等待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田千秋是战国时田齐的后裔,其先人于汉初徙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田千秋成年后,找到了一份为他人看坟的工作,是为高寝郎,即供奉高祖陵寝的小吏。这是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田千秋一辈子将终老于长陵。做一辈子的守墓人,田千秋是心有甘的,所以,他在等待机会。

此时,宫中发生了“巫蛊之祸”。巫蛊是一种用以加害仇敌的巫术,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射偶人(偶人厌胜)和毒蛊等。古人认为,以言语诅咒能使仇敌个人或敌国受到祸害。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武帝末,卫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是时,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公孙贺》、《江充传》)。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汉武帝的宠臣江充趁机建议要彻查才好,于是,武帝便指派江充调查巫蛊案。江充本是个险恶小人,手段非常残忍,为了将事情闹大,他带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夜间守祷祝及自称能见到鬼魂的人,又命人事先在一些地方洒上血污,然后对被捕之人进行审讯,将那些染上血污的地方指为他们以邪术害人之处,并施以铁钳烧灼之刑,强迫他们认罪。于是百姓们相互诬指对方用巫蛊害人;官吏则每每参劾别人为大逆不道。从京师长安、三辅地区到各郡、国,因此而死的先后共有数万人。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江充还不罢手,因为他此前与太子刘据及卫皇后有矛盾,他害怕武帝死后,太子即位会给他穿小鞋,于是,就利用这次皇帝让他全权负责巫蛊案趁机陷害太子与皇后。江充指使胡人巫师檀何言称:“宫中有蛊气,不将这蛊气除去,皇上的病就一直不会好。”于是汉武帝派江充进入宫中,直至宫禁深处,毁坏皇帝的宝座,挖地找蛊。其后,刘彻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协助江充。

江充先从后宫中汉武帝已很少理会的妃嫔的房间着手,然后依次搜寻,一直搜到皇后宫和太子宫中。江充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陷害太子刘据。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武帝听信一面之词,派丞相刘屈氂率兵镇压,太子兵败出逃。不久,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刘据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刘据之子、史皇孙刘进有一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刘病已幸存,后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

4/ 壶关三老的直谏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虽然满朝文武都清楚太子被冤,但都不敢上书为他申冤,以免自己被打成太子同党,落得被灭族的下场。此时,只有两个人勇敢地站出来为太子说话,一个是壶关三老令孤茂,另一个就是高寝郎田千秋。

最先向汉武帝上书的,是令孤茂。令孤茂,上党壶关人,职任壶关三老。三老是古代特有的一个职位,《汉书·高帝纪上》云:“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则记载,三老的职责是“掌教化”,也就是说,三老的主要职责,就是宣扬德教,引导民众弃恶从善。令孤茂就是壶关县的三老,是一个身负教化职能的未入流的小吏。

巫蛊之祸爆发之初,令孤茂就上书汉武帝说:“我听说:父亲就好比是天,母亲就好比是地,儿子就好比是天地间的万物,所以只有上天平静,大地安然,万物才能茂盛;只有父慈,母爱,儿子才能孝顺。如今皇太子本是汉朝的合法继承人,将承继万世大业,执行祖宗的重托,论关系又是皇上的嫡长子。江充本为一介平民,不过是个市井中的奴才罢了,陛下却对他尊显重用,让他挟至尊之命来迫害皇太子,纠集一批奸邪小人,对皇太子进行欺诈栽赃、逼迫陷害,使陛下与太子的父子至亲关系隔塞不通。太子进则不能面见皇上,退则被乱臣的陷害困扰,独自蒙冤,无处申诉,忍不住忿恨的心情,起而杀死江充,却又害怕皇上降罪,被迫逃亡。太子作为陛下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不过是为了救难,使自己免遭别人的陷害罢了,臣认为并非有什么险恶的用心。《诗经》上说:‘绿蝇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否则谗言无休止,天下必然出大乱。’以往,江充曾以谗言害死赵太子,天下人无不知晓。而今陛下不加调查,就过分地责备太子,发雷霆之怒,征调大军追捕太子,还命丞相亲自指挥,致使智慧之人不敢进言,善辩之士难以张口,我心中实在感到痛惜。希望陛下放宽心怀,平心静气,不要苛求自己的亲人,不要对太子的错误耿耿于怀,立即结束对太子的征讨,不要让太子长期逃亡在外!我以对陛下的一片忠心,随时准备献出我短暂的性命,待罪于建章宫外。”奏章递上去,汉武帝阅后受到感动而醒悟,但是,他并没有公开忏悔之举。

5/守墓人的神补刀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不久,武帝刘彻又收到田千秋替太子申冤的上书:“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这封上书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儿子调动父亲的军队,顶多是挨顿鞭子的小罪罢了;天子的儿子有了过错误杀了人,又算的了什么呢?这是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白头老翁教导我这样说的。”

田千秋这番话虽然精短,但是,道理却与令孤茂的主题如出一辙,只是,田千秋耍了个小聪明——这些话并不是自己说的,而是一个白头老翁托梦给自己说的。再联想到田千秋的职业,是为汉高祖刘邦守墓的,那个白头老翁是谁,就不言而喻了。刘彻听了这些话,肯定会想到这是高邦在警告他,即使要怪罪人,也只能怪他的先人了。

其实,田千秋上书时,巫蛊之祸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此时的刘彻已渐渐有些清醒了,对于卫夫子及刘据等人的冤死,也心生悔意了,所以,田千秋的上书,正合了他此时的心情。因此,田千秋上书言事,不仅没有受到刘彻的斥责,反而对这个田千秋有些欣赏,你这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台阶啊。于是,便下旨召见了田千秋。

6/田千秋的逆袭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田千秋身长八尺有余,容貌伟岸奕丽,刘彻一见这容颜,就更高兴了。道:“父子之间的事情,外人是很难发表意见的,却惟独你能向我阐明太子的心迹,这一定是高祖皇帝的神灵让你来教导我,你该做我的辅政大臣。”于是,田千秋被拜为大鸿胪。

同时,当初参与构陷太子的一帮恶人也遭到清洗——江充满门抄斩,假传太子造反信息的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其他曾对刘据兵刃相加的人也陆续被杀。几个月后,因为直接奉命指挥追杀卫太子,丞相刘屈氂也被刘彻下令给斩了。刘屈氂死了,丞相一职空缺,田千秋便成为了丞相,并被封为富民侯。

一个守墓人,就因为一封深得朕意的上书,在短短数月内,就拜相封侯,这样的任职也太任性了。难怪,汉朝使者出使匈奴时,就遭到匈奴单于的调侃:“原来你们选任丞相,并非要用什么贤能的人,随便一个男人上书说几句话便可得到相位了。”使者回来后把单于的话上报,刘彻认为使者有辱使命,差点将这个多嘴的使者给杀了。

7/太平丞相是如何炼成的

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田千秋只是高寝郎出身,又没有什么战功,而且资历也浅薄,身份、地位、才干都无异于素人,只因为一封上书合了武帝的心意,几月间便封侯拜相,这是一张多大的馅饼啊!田千秋为相一年后,汉武帝刘彻就病死了。刘彻临死前,田千秋又受托继续辅佐幼帝刘弗陵做丞相,其后又身居相位做了12,并最终老死在丞相任上。

其实,汉昭帝时期,田千秋的丞相做得是有名无实,因为,武帝崩逝前,还挑选了几位托孤大臣,他们是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这些人的资历与才能,个个都在田千秋之上。田千秋也是个知进退的官场混家,一直低调再低调。比如,在大将军霍光执政期间,以一味谦退为要务,坚决不出头、不争权,虽然颇有尸位素餐的意思,但却成功地保住荣华富贵。官场不倒翁,大多都是这样混的吗?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丞相   胡人   单于   公孙   太子   皇帝   壶关   之子   屈才   小吏   汉武帝   宫中   陛下   千秋   皇上   皇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