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是象山


已戒酒数年,不知为啥对酒香的敏感有增无减。到象山,这份敏感又加几分。山下山上,时时处处,被弥漫着的甘醇的酒香缠绕。


醉美是象山

一到象山脚下,浓烈的酒香就从山洞中挤了出来。导游图上十八处景点中只标有一处藏酒洞,能挤出酒香的洞口却遇见了好几个,山脚下,半山腰,直到山顶都看不见洞口了,酒香依然浓烈。寻着酒香去找,竟无答案。

酒香浸润的风景则更是醉人。


醉美是象山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观。从第2入口进到景区,不远就是观赏象山的最佳位置。只见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一圆形溶洞如一轮明月,倒影水中,则又一水月。有导游正问游客“你们看前面的洞和水中倒影,是不是像我们喜欢的一个数字?是哪个?”,不少游客答“8”。这便是水月洞了。导游又说,距今约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溶洞发育,形成一个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如果有月的晚上来,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景色更奇。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此情此景,由不得不醉。


醉美是象山

不去登山,先从山脚下绕行,伴着山下洞口飘出的浓浓酒香,去寻水月洞。


醉美是象山

路尽头处有一石刻“象鼻岩”,洞口洞壁有石刻多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有“千顷水光涵洞府”,“山窗寂静观周易”句。象鼻岩洞深十几米,凉风习习,几位游客坐于地上纳凉,前面与水月洞相连,无路可通,却能近距离观赏象鼻。象鼻伸入江中,是饮水,还是饮酒?猜是饮酒,不然这么久了都不肯抬头,不肯离去,或许早已醉矣。


醉美是象山

返回,绕过象鼻岩石刻,则是水月洞洞口了。因其朝阳,亦名朝阳洞。恰恰有导游正介绍说:“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主政时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刻在水月洞北壁。其后,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不知两位主官是否也爰三花酒,如果有此爱好,且能坐在一起,把酒论道,洞名官司,则应有胜负。


醉美是象山

离开水月洞回返,有酒香飘来。闻香而至,相邻有一洞口和一处登山台阶,洞口上锁不得入,台阶倒可攀而上行。


醉美是象山

行至山腰,见一洞,洞前指示牌介绍:象眼岩,位于象山山腰,南北对穿,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远望两个洞山,犹如大象眼睛,故称象眼岩。我们是从象山南麓上来的,自然是进到了南眼。从洞中穿过,则是北眼。北眼悬崖峭壁,无路可通。象眼观景别有韵味,从北眼望去,漓江饭店、楼宇街市历历在目;从南眼远眺,漓江、訾洲、塔山、穿山尽收眼底。南望穿山月岩,与山脚下的水月洞,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就是令人陶醉的“漓江双月”了。


醉美是象山

出象眼岩,沿盘山路到达山顶。普贤塔耸立于山顶,因其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又称“剑柄塔”,或“宝瓶塔”。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据说在中国供奉普贤的佛塔只有两处,一个在四川峨眉山,一个就是在桂林的象鼻山。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


醉美是象山

漫步象山山顶,酒香不减反增,犹入酒不醉人人自醉之境,回味有关象山与三花酒的传说,一时竟不知作何取舍。其一,天上象神为三花姑娘从瑶池盗回神曲,用漓江水酿出三花酒:其二,七仙女相最小的那位私自与玉帝的坐骑天象一起到凡间帮助人们疏通河道,被玉帝发现把天象化为石山:其三,桂花仙子爱上象郎,酿出三花酒,如是等等。明代应天府通判张鸣凤称此处为“醉乡”, 在象山脚下结庐而居,自号“漓山人”。想想,也是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象山   玉帝   天象   水月   漓江   周易   无路   酒香   朝阳   洞口   山脚   明代   大象   山顶   导游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