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写在前面: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无敌大薇薇”,主张通识教育,从语言到全学科,从三观到批判性思维,帮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昨天一则消息在各群被刷屏: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从对话就能发现,父亲对女儿始终保持着慈爱和包容的态度,试图劝说女儿节省,也反复强调自己的经济条件有限,希望女儿能够理解。

但是这位女儿对父亲的语气冰冷,并且事后在网上发帖发泄情绪,对养育自己的父亲完全没有一丝尊重......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群里的家长们也是感慨万千: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义愤填膺之余,实在有些不吐不快的话。

自从我生了女儿之后,就经常被大数据推送各种育儿文章,其中最多的一种育儿理论就是——女儿要富养

我身边的很多女孩的家长们对“富养女儿”也是深以为然,特别是曾经听到过一位同龄的爸爸愤愤地说:“女儿一定要富养,要免得以后哪个穷小子对她献点殷勤就被骗走了!”

当然这只是女儿奴们的想法。也有很多妈妈说:

“富养不是光给物质,还有精神层面的,要多包容女儿,给她最好的教育,才能够让她自信,提高思想层次!”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各种富养女儿的书层出不穷

说实话,对于这个理念,我始终无法认同。关于这一点,喜欢研究考据名人八卦的我,想先和大家聊聊几个女孩的故事。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01 明明可以靠才华的她,却一生靠男人

民国第一交际花陆小曼。很多人对这个名字熟知,是因为她和徐志摩以及林徽因之间的情感纠葛。

人人都知道林徽因是大才女,但是,说到才华,有几个人知道,陆小曼一点也不比林徽因差?

陆小曼出生书香门第,她的父亲陆定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曾任民国的财政部长。

因此,陆小曼从小接受的是名媛式的培养,从幼儿园开始就上着最好的贵族幼儿园,小学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之后升入北京女中,再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法办的北京圣心堂读书。一路走来,她都是最优秀的学生。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父母对她也期望甚高,在她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钱,给她请英文家庭教师,钢琴教师,绘画老师,戏曲师傅。

陆小曼的才华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十六七岁的她已经精通英法两国语言,曾被父亲送到外交部去实习,年纪轻轻就可以和各国的名流政要谈笑自若。

她的文学功底深厚,在诗歌文学上颇有研究,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出版小说《皇家饭店》,翻译过意大利戏剧《海市蜃楼》。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她在戏剧上也有一定造诣,尤其擅长京剧昆曲,曾演过《玉堂春》、《汾河湾》等戏剧作品。

她还擅长油画和国画,特别是她的山水画作品《武夷山疗养院》《寒林策杖图》《黄山烟云》等极具美学价值。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可以说陆小曼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连郁达夫也曾经称赞她是一位震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然而这样的才女,明明可以靠才华,偏偏却选择了靠男人。

她19岁结婚成为了阔太太,23岁毅然离婚再嫁徐志摩,任性骄纵,挥霍无度,28岁时徐志摩飞机失事,她一蹶不振,试图用鸦片让自己忘记现实生活中的打击,后半生贫苦困顿,孤苦伶仃。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她的一生不曾经济独立,始终依靠男人生存着。

家庭的宠爱和富养造就了才华横溢的陆小曼,却没有让她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更没有锻炼出坚韧不拔的心智。

她在肥沃的土壤中长大,明明可以成为一棵如亭亭华盖般的橡树,却最终长成了一株柔若无骨的菟丝花,唯有攀附寄生于他人,才能得以生存。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02 同样的富家千金,截然不同的人生路

前阵子,孟晚舟归国的新闻一度霸屏。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迎接了她的归来,在归途中发出的一条朋友圈,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榜样文章。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然而,她刚刚在娱乐圈出道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姚安娜,不管是发个什么动态,得到的却始终是全网嘲讽。

姚安娜想不明白,她甚至在一次采访里发问记者:

“为什么大家喜欢姐姐不喜欢我?”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姚安娜是想不明白啊,她哪点比姐姐差呢?她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受尽宠爱,锦衣玉食,五岁学芭蕾、钢琴、书法和国画,小学就被送到了英国接受专门为精英二代定制的顶级教育,17岁就被送进了全球最顶尖的哈佛大学的校门,作为少有的被邀请参加世界顶级名媛舞会——巴克利巴黎克利翁名媛舞会的中国少女,她一时风光无限。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父亲不但给予了她名望与物质,更加对她倾注了无限的关注与爱。为了她,任正非一反常态,全家出镜拍摄杂志大片。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当她出道后,身为华为掌门人的任正非,竟能在每天堆积如山的案牍中分神出来,关注到小女儿的名字可能会被人注册商标,宁可背负“以公谋私”的骂名,也要帮女儿抢注下商标,甚至公开为此道歉。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而她的姐姐孟晚舟的成长,就完全是另一种人生了。孟晚舟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在贵州山区长大,从小到大,没上过补习班,没学过才艺,没有父母辅导功课,甚至连见到父母的机会都很少,没有留洋的经历,大学毕业后,但进入银行工作不到一年,因为网点整合,她竟然失业了!想要出国留学,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还被拒签了......

父亲让她进入华为,却没有让人知道两人的关系,于是孟晚舟从一个普通的底层员工做起,还经常因为工作中的小失误,被老板兼亲爹训斥,直到孟晚舟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硕士学位,她才得到父亲的重用,从行政转到财务,并做出了切实的成绩。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也是在这之后,人们才知道孟晚舟原来是大老板的女儿。甚至孟晚舟在加拿大身陷囹圄期间,父亲也是非常大义凌然地表示绝对不会为了女儿牺牲中国老百姓的利益。

野草般长大的孟晚舟和温室里的花朵姚安娜完全不同,她从小就明白,一切只能靠自己。她曾经说过,比起自己职场上那个“严厉上司”的父亲,生活里的母亲对她的要求更为严苛。

这样严厉的父母,这样艰难的成长,让孟晚舟锻炼出了百折不挠的意志。这样的意志力让她扛住了巨大的身心压力,熬过了异国他乡丧失自由的囚禁时光。

且不说阅历、能力、心理素质,哪怕是外表仪态和时尚品味,她都远超“名媛”妹妹。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这让身为父母的我们都开始思考:千宠万爱富养出来的女儿,为什么还不如重重压力下长大的女儿?

法国著名女作家,也是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她著名《第二性》中写到过: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

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经被耗尽。”

貌似耸人听闻,其实现在对于男孩女孩的教育不正是这样吗?

男孩从小就被告知,要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责任,要靠自己努力奋斗。对,这并没有错。

而女孩呢?从小就被灌输: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太大压力,毕竟男人主要负责赚钱养家。他要是没有爸爸妈妈对你好,你可千万不能嫁!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于是,父母所谓的富养女儿是为了“提高女孩的眼界”,最后不过是为了“提高择偶的标准”。而这一点,很多父母压根没有意识到!

我也对“女儿奴”这个词喜欢不起来、看起来是用来体现父母对女儿无限的爱与包容,但这对女儿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为潜移默化中,很多女孩不由自主地把父母包容、金钱与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从小就开始期待一个人像父母一样来爱自己,包容自己,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

事实上,我们扪心自问:这可能吗?

父母的怀抱可能是孩子疲惫时歇息片刻的港湾,但是绝对不可能是庇护她们一生的羽翼。谁能保证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一帆风顺?谁能做到守护孩子一生平安无事?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太太平平,社会也并不会对男人更加苛刻,对女人就多一些宽容;也不会对女人就多一些挑剔,对男人就少一些责难。以性别来区分孩子的教育方式,实在无法苟同。

当我们希望纠正“重男轻女”的思想的时候,却无意识地矫枉过正。

用“富养女儿”来代替旧观念,固然是社会的进步,但骨子里面还是对女孩的低估,认为女孩对面对诱惑无法像男孩一样坚定不移;认为女孩面对人生的风雨,无法像男孩一样坦然自若;甚至武断地认为女孩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

作为父母,如果有可能,谁不希望让孩子能够在家庭的温床中顺顺利利地长大,然后把他们小心地移植到另一个温室中,从此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

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早晚有一天,孩子们都要走出原生家庭,去面对社会中的凄风冷雨,独自扛起生活的压力。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会追悔莫及,不应该将他们精心培育成一朵娇贵的牡丹,而应该将他们锻炼成一棵坚韧的小树,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一棵不需要任何支撑、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与其费尽心思对ta倾注无限的爱与物质,倒不如让ta感受一下压力,经历一些挫折,多说一些“no“,少一些予取予求,对孩子可能会更好。

因为只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是陪伴他们度过未来不可知的人生的最佳装备。

作为女孩的家长,可能更要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要因为孩子是女孩而低估她的抗压能力。永远记住——穿上blingbling的亮片裙,她就是最美的小公主;面对凶恶的巨龙,她就可以拿起宝剑,成为最勇敢的那个骑士!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富养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养女   名媛   华为   可能会   才华   父亲   女儿   父母   独立   男孩   压力   能力   孩子   女孩   男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