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最近,一组数据让人惊心: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则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抢救者感慨:“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是没有人。”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巴山村,距离重庆市中心45公里,全村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

巴山村生态旅游资源富集。一是自然生态环境优。巴山村位于明月山脉南端山麓,森林覆盖率达52%,绿化率达68%,植被丰富,有野猪、野鸡、鹞鹰、野兔、麻雀、画眉、野鱼等十多种野生动物,四季山清水秀,花香鸟语。二是自然景观美。明月山脉蜿蜒起伏、四季如黛,晨雾环绕、晚霞映照。巴山与相邻村山堡+田园+山堡+鱼塘的地貌绵延二十公里,构建出一幅美丽的鱼米之乡画卷。白象山3000亩标准茶园是重庆市政府规划建设的白象山茶文化体验基地。1800亩园林式标准化柑橘园。三是文化资源特别。据考证,白象寺始建于公元1658年,曾经香火旺盛,白象山茶文化历史可追溯于白象寺,距今362年历史。明月山属于“四山”之一,是重庆主城的天然氧吧,是人们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理想场所。由于山地气温、阳光和风速垂直分布的特点,明月山更是吸引人们休闲、度假、避暑、健身和开展近郊旅游的胜地。

巴山村地处巴南区二圣镇西北部,西倚明月山,与惠民街道、茶园国家级经开区迎龙朝天门市场 、迎龙国家生态湿地公园交界,北接木洞镇、麻柳沿江开发区,南接月亮湾万亩渔村,东接二圣镇政府。巴山村下去下设13个合作社,1512农户,巴山村幅员面积1214.24公顷,其中:耕地6385.2亩(田2687.30亩,土3697.90亩), 林地9414亩(国有林5200亩、集体林3384亩、农民自留山830亩),原地906.3亩,荒地1508.1亩。全村以生态农业为主,其中:茶叶3000亩、花木500亩、渔业600亩、柑橘1600亩、桃李2000亩、樱桃700亩。

巴山村:现代农业+原生态田园综合体+康养旅居。努力打造为集生态农业、山地观光、文化休闲、养身养心为一体的离重庆主城最近的农旅基地。

巴山村定位:以生态田园、共享农庄、乡村民宿、康养旅居、研学旅行、唯美森林、休闲避暑,有山(明月山)、有水(巴湾山泉、巴梦湖),巴山村被定位为重庆农旅服务“三变示范村”。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巴山村打造独特的“五原文化”:

走进原产地

体验原生态

弘扬原文化

亲近原住民

享受原生活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巴山村区域发展规划

整体定位建设“巴山桃源.慢养茶乡”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五个主题景区:巴雾茶海,巴湾夕阳,梦想桃林,垂钓幸福,樱桃情思。

——巴雾茶海,以重茶集团为依托开展旅游观光、采茶、制茶、茶艺、茶产品销售等。区域包括垭口、重茶集团二圣基地、冯家咀部份、半坡部份。重大项目有:悬崖木屋别墅;森林避暑山庄;茶海观景平台、茶文化体验中心等重大项目。重茶集团二圣基地已纳入重庆市百亿级茶产业核心发展区。

——巴湾夕阳,以明月.清尘谷生态园项目为主开展养老养生、休闲娱乐、农事体验、采撷农业等。区域包括巴湾、令家沟、下院子、姜家沟、石坝部份。重大项目有:巴山夜雨生态园、森林登山步道、农事田园体验中心等。

——樱桃情思,以700亩乌皮樱桃、熙可柑橘园(1600亩标准化果园今年将全部投产)为主开展采撷、科研、培训、旅游观光等。区域包括:古家湾部份、砖房、水井湾、村上、李家岗。重大项目有:柑橘采果节、樱桃生态园等。

——垂钓幸福,沿龙池河流域,包括冯家咀部份、半坡部份、石坝部份、古家湾部份、下院子部份。重大项目有:观赏鱼养殖(已建设300亩)、龙虾馆、鱼鳅馆、甲鱼馆、三峡放生鱼、垂钓园等。

——梦想桃林,依托令家沟、下院子标准化桃李园2000亩为基础进行建设。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在巴山村,寻觅“记得住乡愁”:乡土味道、乡村风貌、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村,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巴山村乡村民宿改造

对于众多重庆人来说,都有一个乡村田野梦。“田中有水,宅中有园,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的情怀似乎成为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民宿通过让游客与当地文化体验交流,传递家庭温馨的生活方式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

目前巴山村乡村民宿开发的主要形式有家庭旅馆、农家乐、青年旅舍、酒店式公寓和乡村别墅等。在内容上则包括有依托自然景观元素,山泉、森林资源等,利用原生态景观资源吸引游客为主的旅游度假、康养旅居型;依托巴山村落丰富的休闲资源,通过引入休闲娱乐项目,让游客体验农家生活,参与农业生产方面的体验活动为主的农村体验型。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巴山村乡村民宿遐想

当前是民宿发展的热潮,其承载着城市人对乡村文化、乡村生活的众多理想。因此,巴山村民宿的改造,是用现代文化创意手段来延续传承当地的文化风俗,不但可以迎合游客对于乡野自由体验的需求,还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助力,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发掘和保护巴山村当地人文历史和文化竞争力。但民宿改造过程中特别需要结合当地特点,探索合适的运营发展模式,保证各方利益。这样才能够促进当地民宿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农民创收提供可行之路。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巴山村村中两处的宅基地:知青场、巴湾,成为了“空间大师”的建筑师的试验田,以居住和经营两种业态融入村落的复兴之潮。两个小院间隔600米左右,各自成章又彼此呼应,形成吸引和示范效应,为实现以点带面的村落空间整体进化开启新的可能。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项目定位是城市近郊乡村民宿,这座建筑需要为久居城市的人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态,同时需要满足当代生活的功能诉求。宏观而言,这种对乡村文化的保留与尊重和新经营模式的置入正在引领一种文化与经济结构的转变,塑造一种独属于东方的生活时尚。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心中的诗和远方。

巴山村,理想村!重庆人的乡村梦!可遇、亦可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重庆   山泉   乡村   山脉   重大项目   柑橘   乡愁   全村   乡土   部份   村落   樱桃   田园   明月   理想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