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两会」网约车接下来如何发展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网约车”监管持续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也多次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网约车”数量增加、形态更加多样,网约车的监管难度也在持续提高。

网约车到底该“怎么管”?如何在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的同时,保障出行安全?两会代表、委员们又都带来了哪些新的意见建议?

实际车费远高于预估价、同等车程使用不同手机价格偏差大,网约车“大数据杀熟”问题多发频发,给监管部门带来新挑战。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认为,随着网约车平台技术不断迭代,政府监管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邵志清说:“除了原先的投诉监管、人海战术处罚等,政府应该应用新技术,防患于未然,通过历史的监管数据来预测下一步的监管措施等。”

全国人大代表徐涛则认为,网约车监管形成合力是关键。可以发挥市场机制,引入第三方参与监管。“整合政府、市场、网约车服务机构、乘客群体以及行业协会等信息,构建一个第三方信息公开平台,尝试探索具有特色的第三方网约车监管模式。”他说。

除了对网约车平台企业进行监管,不少代表、委员也关注网约车服务过程中乘客的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认为,应当给网约车也安装车内监控,以此保护司乘双方的合法权益,但如何调取监控数据则需要戴上“紧箍咒”。“如何调取、使用、发布都应该保护个人合法隐私。建立国家数据储存库,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可以有效保护数据运用安全。”张兴海说。

全国政协委员迟日大进一步建议,对网约车司机也应该设置准入条件:“网约车使用的年限,包括网约车司机是否有过不良的违章记录等,实行清单制。”

全国人大代表杨震建议,除了硬件投入,还应该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标准和服务规范,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同时,进一步保障司乘隐私。“最好有一个标准、规范。比如,(车内监控)大致放在什么位置上能照到司机,其实对司机也有保护。”杨震说。

全国人大代表马传先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网约车管理不能止步于“管”和“罚”,应当纳入立法范畴。“比方说车辆的标准问题、服务问题,先规范到底什么样的标准能够进入市场。不要光处于一个‘管’和‘罚’的角度,我感觉‘管’和‘罚’是制止不了的。”她说。

有了标准和规范,如何落实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李建新说,标准应该细化,更具可操作性,“过去这方面法规还有一些不太明确、不够完善的地方,根据网约车(这种)人们新的出行方式,应该有个总的法规把三者有机协调起来。”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日臻成熟,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在越来越多城市投入运营。展望未来,无人驾驶网约车也将成为一种可能。全国人大代表齐嵩宇建议,加强无人驾驶技术在网约车领域的应用,解决网约车的安全性问题。齐嵩宇说:“后期通过无人驾驶智能化汽车的不断发展以及推广应用,道路上跑的车辆实现无人驾驶以后,这种网约车更加安全、更加便捷,也能让乘客体现出安全性、愉悦性的乘坐体验。”


来源:央广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储存库   日臻成熟   乘客   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   司机   隐私   车辆   身边   无人驾驶   法规   代表   建议   标准   政府   数据   旅游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