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农村老人可以用承包土地养老,符合农村客观实际吗?

#烟火乡村话丰年#现在,有很多人提出解决农村人养老问题,可以使用土地来养老。本人并不完全赞成,因为,土地资源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人为的经营土地资源产生的结果,离开了人们对土地的经营活动,再好的土地资源,也就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有人建议农民可以用土地来养老,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在有些地方可以,有些地方则毫无意义。

因为我国的960万平方公里上,都是土地资源,在这广大的国土面积上,由于各地人口分布的密度是不相同的,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大,土地资源利用时竟争程度高,因此,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必然高。这些地区,土地当然是寸土寸金,有时寸金难买寸土。

有人说农村老人可以用承包土地养老,符合农村客观实际吗?

这些地区的土地资源经济价值大,土地值钱。若是这些地区的农民,老了以后,由国土组织制订相关法规,农民就可以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拿出来,换起经济利益来养老,是可行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勿容置疑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沿海地区和人口稠密以及经济活跃地区的农民养老问题。

若是在我国西北部区,人烟稀少,人口分布率非常低,一个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个人,土地利用率低,这里的农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拿出来,又由谁来接手,开发利用呢?本来这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利用率非常低,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少。这里的农民,根本不可能利用土地来养老了。

有人说农村老人可以用承包土地养老,符合农村客观实际吗?

在我国中部地区,若是平原地区,都是农田耕地,每个农民所承包的耕地面积平均只有1.3亩,每年种植的粮食以两季计算,总产量大约有2500斤,除去生产投资,一个农村老人所承包的土地,只能获大约1000元的经济效益,够老人养老吗?老人将土地拿出来,又由谁来接手呢?

这些地区的农田都是永久性的,要保住耕地的红线,不可能在这些土地上建楼房、开工厂,搞非粮食种植。因此,这些地区的老人把土地拿出来了,也不可能养老,因为土地资源产生的经济价值太低了。

若是中部山区,大部分土地都是森林资源,只有少数耕地。农村老人将这些耕地拿出来,给谁种,谁愿意种?因为山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本来农村空心化程度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根本没有人种田的,大片农田撂荒,耕地利用率低。这些土地资源从经济角度来看,农村老人能靠土地养老吗?

有人说农村老人可以用承包土地养老,符合农村客观实际吗?

所以,有人说农村老人可以用土地养老,是一种不大符合实际的问题,只有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用土地盖楼房建工厂等,经济利益高的事业,农村土地才能让老人养老,否则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事情,是不现实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老人   土地   农村   寸土   利用率   农田   耕地   楼房   经济效益   土地资源   客观   人口   程度   农民   地区   经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