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今天的故事,从一张纸开始,这就是宣纸。

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作为中国书画的绝配,那些笔墨意趣,传世经典正是有了宣纸,得以有了如此的呈现。那么,它为何能成为文房四宝的呢?

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这要从它的诞生说起,相传东汉年间,蔡伦的弟子孔丹一日经过宣州,看见一颗青檀树卧倒在溪流中,久经流水冲刷下,露出一缕缕细白的纤维。他从中得到启发,选用青檀树皮为原料,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他理想中的纸张,这便是宣纸的前身。

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后自唐代起,宣纸在皇室贵族和文人雅士中逐渐流行,南唐后主李煜还专门设置专门机构督造宣纸,当时文人评价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

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直到曹大三一族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并在此建立造纸生产基地,后经过几代的改造,终于在元末明初创造出稻草制浆与青檀,皮浆、草浆按一定比例掺和制纸法,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常见的宣纸制作技艺了。

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泾县西南方小岭一带,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适合青檀树木生长,冲积平原则适合生产长杆的沙田稻,这是宣纸最主要的两种原料。

更神奇的是泾县的水,境内多条河流,上游的两条支流,一条属淡碱性,适合宣纸原料加工;一条属淡酸性,适合成纸用水。

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纸寿千年的背后的意义?揭开宣纸的前世今生

而宣纸的制作工序可分为十八道,若是细分,则可超过上百道,其中一道“自然漂白”的工序,是将经过蒸煮后的原料,被挑料工运到喀斯特山地石滩和朝阳的山坡上铺满,经过一整年的风霜日晒,完成其自然漂白的过程。

小岭被誉为“中国宣纸的发祥地”,700余年间的世代传承的背后是自然的恩赐,也是匠心的缔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宣纸   喀斯特   泾县   沙田   冲积平原   工运   光润   匠心   山地   工序   文人   年间   前世   今生   千年   原料   意义   适合   自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