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安最红的楼,十名年轻人开了一个会,想不到历史因此拐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曾经的文化名楼,如今也是革命红楼。


作为瑞安“四大名楼”之一的话桑楼,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几经变迁,有着许多为人所称道的故事——因为铁骨直臣黄体芳,清光绪年间在瑞城小东门外落成的这座小楼,文人诗客绎不绝;因为一群热血青年,这里诞生了瑞安第一个党组织。从此,瑞安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此点燃。


话桑楼见证了历史,也被历史所铭记。

在瑞安最红的楼,十名年轻人开了一个会,想不到历史因此拐弯

来源:《毓秀瑞安》


文人雅集,登楼观景畅所歌咏



话桑楼,又名飞云阁,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瑞安先生”黄体芳等人发起兴建,取唐代诗人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诗意而名之。


为什么要建这座楼堂呢?这还要从那时的四年前说。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兵部左侍郎黄体芳从京城“退休”回到瑞安故里,与士人朋友们天天以饮酒对诗,但是那个时候,瑞安城没有一处景色清幽的地方供他们纵情觞咏,所以黄体芳就萌生了建一座楼的想法。


翌年,他与乡宦王岳崧和胡调元商议,筹资建一座既可以玩赏观景,又可以畅所歌咏的堂楼,几个人一拍即合。光绪二十四年(1898),这座楼终于建成。从缘起至落成,历时四年。


但说来奇怪,在定名 “话桑楼”后的三个月内,黄体芳、王岳崧和胡调元相继遭受不幸:黄体芳染病去世,王岳崧丧母,胡调元丧父。一时间谣言纷纷,觉得“话桑”有“话丧”之谐音,不太吉利。

在瑞安最红的楼,十名年轻人开了一个会,想不到历史因此拐弯

话桑楼旧貌


民国二年(1913),经多年风雨侵蚀,话桑楼受损严重,黄体芳的侄子黄绍弟出资重修,让话桑楼焕然一新,并改名为飞云阁,由黄体芳之子黄绍箕书篆匾额,悬挂于中堂。在这一年重阳节,黄绍弟还感赋了74句的《登飞云阁》长篇乐府。


飞云阁一楼一底,面宽进深皆五间,平面呈方形,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翼角飞檐高翘,气势非凡,楼下四周回廊,楼上四面明窗。当时瑞安城还没有高楼大厦,所以登阁四眺,全城风物尽收眼底,景色绝佳。


民国年间,这里曾办过小学,设过公共图书馆,而最重要的还是瑞安党组织的发祥地。



星星之火,红色历史掀开篇章



话桑楼成为瑞安首个党组织诞生地,并非偶然。


1919年“五四”运动后,瑞安一批进步知识青年把话桑楼作为宣传真理、发展进步组织的联络点。


1925年初夏的一天,话桑楼里很是热闹。黄得中、林去病、徐泽民、陈明达等10人为首成立“中山主义研究会”,正在这里集会讨论,气氛相当热烈。尤其是黄得中所作的中心发言,切中时弊、观点鲜明,博得大家一致赞赏。


黄得中,原名德俊,是瑞安早期党的领导人之一。改为“得中”,目的是想要唤起民众,投身革命,创立一个新中国。


林去病,原名宝康,瑞安城关人。为了洗雪“东亚病夫”的耻辱,他以“去病”为笔名,连续在《温州大公报》上撰写和刊登了大量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和爱国救国主张的文章。

在瑞安最红的楼,十名年轻人开了一个会,想不到历史因此拐弯

林去病

在瑞安最红的楼,十名年轻人开了一个会,想不到历史因此拐弯

黄得中


两人都就读瑞安中学,交往密切,于是共同组织进步青年团体,探索革命真理,并且规定每个星期日下午,来话桑楼集会讨论学习。


1926年7月18日,在林去病的提议下,“中山主义研究会”与另一个青年进步团体“宏文会”合并,成立“瑞安民社”,瑞安革命团体的力量更加壮大,并将话桑楼作为瑞安红色革命据点。


同年11月,话桑楼里亮出鲜红的党旗,瑞安首个党组织在此诞生。12月,黄得中经林去病介绍入党。当时,民社的许多骨干纷纷加入党组织。1927年,经“温独支”批准,成立了中共瑞安特别支部,由林去病任支部书记,“瑞特支”就设在话桑楼。


黄得中对“十人团”聚首话桑楼的这段革命始起经历非常怀念,曾写过《忆话桑楼》一诗:“携来十侣此曾游,互励奋争求自由。鼎定千秋传马列,镰锤始起话桑楼。”


也是那时起,话桑楼掀开了瑞安红色历史的第一页。



铁骨铮铮,革命英烈舍生取义



1927年1月,在北伐军胜利入浙的大好形势下,瑞安工农运动蓬勃开展,黄得中配合林去病等人,在瑞安城区组织了县总工会、商民协会、妇女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多个群众团体,贴标语、发传单、出壁报、作宣讲,忙得不可开交。


1927年2月,瑞安党组织扩大后,中共瑞安小组改建为中共瑞安特别支部,其机关仍设在话桑楼。话桑楼成为中共瑞安党组织重要活动场所。那段时间,话桑楼发挥着无产阶级战斗指挥部作用,成了党领导全县农民武装暴动的革命据点。

在瑞安最红的楼,十名年轻人开了一个会,想不到历史因此拐弯


正当瑞安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之际,想不到风云突变,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导致浙南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瑞安的革命斗争一度陷入低潮。


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坚定的共产党员以话桑楼为据点,坚持地下斗争。他们以中山图书馆的名义为掩护,开展各种革命活动。


当时,林去病将工作重心下移至农村,去了北区陶山,使北区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当时,瑞安当局开展针对共产党的“清党”行动,黄得中身陷险境,于是外出暂避风头,直到1927年11月“清党”结束,才返回瑞安。


1928年,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瑞安人郑馨到浙南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工作计划,整顿发展各级党组织,扩大工农协会,建立工农武装,开展闹荒斗争和组织三县农民联合暴动。会后选举产生了三县县委,林去病任瑞安县县委书记。但第二年,林去病不幸被捕,转押杭州陆军监狱后,英勇就义,享年27岁。


也就在1929年,三县农民联合暴动失败后,黄得中在瑞安无处藏身,不得不再次潜往青田避难。后来,他赴杭州寻找党组织,没想到省委机关也遭到了破坏,敌人识破黄得中身份,将其抓获,关押在杭州陆军监狱。即便是多次提审、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黄得中就是不改口。1933年,黄得中在狱中遇害。他曾在《狱中酷刑后作》中写道:“唤起工农斗志豪,崇高理想勉吾曹。熊熊烈火铮铮骨,岂惧凶魔带血刀”。

在瑞安最红的楼,十名年轻人开了一个会,想不到历史因此拐弯



迁址重生:百年红楼初心不改



百年风雨,流年沧桑,话桑楼的“前世今生”记载着他们的故事,也见证着瑞安红色历史前进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话桑楼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被瑞安制药厂厂房占用,损坏严重,2001年因南门变电所建设需要而迁建。


2014年7月1日,话桑楼重修并迁址至瑞安市隆山公园西侧,依旧是二层重檐回廊式楼房,歇山式屋顶,铺青色圆筒瓦,重现当年的风姿。正如《重建话桑楼记》中所说:“左倚隆山,右贴闹市,临飞云之江水,挹万松之秀气,乘隆山之天风。”


百年红楼,初心不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瑞安最红的楼,十名年轻人开了一个会,想不到历史因此拐弯

话桑楼现貌 孙凛/图




编辑:项丹妮 编审:瑞安市社科联 首发:瑞安印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瑞安   瑞安市   北区   桑麻   历史   暴动   中山   据点   党组织   工农   中共   想不到   团体   年轻人   红色   组织   黄体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