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远去的记忆:祠堂

今年过了一个寂静的春节,辗转反侧,小时候的场景已渐清晰…农村,是传统文化最后赖以生存的土壤,浓浓的年味也表现在故乡的春节里面。鞭炮声声,辞旧迎新炸出了百姓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父母对于我的成长十分“放纵”,为什么这么说?我的家乡,人口不多,是黄河以北的一个普通小村落。在这黄河滩涂地上散落着许许多多这样的小村庄,大多是一家一姓聚集而成。村庄的名字几乎都一样,前面冠以不同的姓氏,所以老人们都讲“七八官滩九吴相”(应该是这样zhi写的,希望没有记错)。

渐渐远去的记忆:祠堂

每到春节,最有年味的体现大年三十请祖先回家过年,全家人包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饺子上桌先敬祖宗,然后一家人开吃。伴着春节联欢晚会的闹腾,大人小孩都开始守岁,看谁能熬到“胜利”。零点的鞭炮声响震天,每个人都卯足了劲,要卡着零点的钟声,当那个不早不晚的“第一个鞭炮声”,但是总有“积极者”迫不及待的引领新一年的鞭炮声。天还很黑,被鞭炮声打破的寂静村庄就要开始繁忙了。

接下来就是“起五更,撅屁股了”!五更天早起,一家一户一门聚合起来,给长辈串门磕头拜年。这可是整村出动,持续到天亮。最后大家都会汇聚到祠堂看家谱,听长者讲述本宗本族的历史。

可能天生的,也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我对这些个事情都很感兴趣。我娘亲还常常打趣:你怎么跑那么快,人家不让小女生参与的。

对于老梁和我,多少年来有几个场景都在我脑海萦绕盘旋。

其一,不知道几岁,我跟着老梁到了一位老者家中(好像是当时的族长,记不太清了),在他家的不知道哪屋的山墙上,悬挂着几张暗黄泛黑有残缺的像纸似布的东西。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名和“分列式”,那时梁氏宗祠还没有建立;

其二,还是不知道几岁,大年初一拜年过后,老梁带着我走了很远(那时候人小腿短,觉得走了很久,其实也就几百米的距离)一个,进到了一个红墙绿瓦的“神秘”建筑里。为什么说它神秘?因为它超出了年幼的我的认知。神秘,因为它平常不开门,因为它红墙绿瓦不似普通建筑,因为跟随着老梁进去之后,烟雾缭绕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幻境。

渐渐远去的记忆:祠堂

我这好奇宝宝,睁大了眼睛有好多疑问,老梁都会提示不要“乱说”(估计害怕人家说他带个小女孩进来吧)。现在每次回老家从那过,想起来我都很笑自己,怎么记忆里和现实的差距这么大。儿时记忆中的“神秘”,其实就是隔壁村的祠堂,现在看来也没有多大,不知怎地,孩童中,它是那么的庄重神秘。

老梁两代人都致力于梁氏宗祠的修建,非常执着。(我一直都知道我这性格中的执拗来源于哪里,不带变得。)那年,梁氏宗祠终于落成了!据说落成典礼还是很隆重的,分支的梁氏直接献供整只,其他姓氏也参与祝贺落成典礼。我没有赶上祠堂典礼的盛况现场,后来回家过节,老梁献宝似的把当时盛况的录像放给我们几个孩子看,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渐渐远去的记忆:祠堂

祠堂,给我的印象是非常庄重神秘的!又称宗祠,祠室,家庙,它记录着每个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家族祠堂,是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放眼中国,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它承载了我们所说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告诉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就是从那泛黄古老的族谱上,给我们讲述了“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

“姓啥叫啥百家姓里查,家住在黄土高坡大槐树底下”

渐渐远去的记忆:祠堂

祠堂来源:宗法家庭制度是旧中国社会的基础,宗族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旧社会,磁器口人具有浓厚的宗族观念,都要认本家归属于某一宗族。同一宗族一般都有供奉祖先的宗祠,也叫祠堂,祠堂内供有祖先的牌位。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最能体现这种等级差距的是对祖先的祭祀上。宗祠是宗家血脉所系,也是宗家盛衰的标志。因此历代帝王将相都将宗祠看作国家权利的象征,统治人民的支柱。所以建造宗祠是皇室的特权。

祠堂的出现,与家庙,神庙有极大的联系。中国最大的家庙当属皇帝家的太庙,其次是各诸侯,王公的宗庙,这是按照《周礼》的规定,一级一级下来,到了士大夫,还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就没资格建家庙,只能路祭。

民间的祠堂是从西汉开始出现并逐渐兴起的,汉代祠堂是建筑在墓前的祭祀场所,祠堂多为石质,又称石室。此后数代由于等级制度的禁锢,有资格拥有宗祠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中国允许民间建立宗祠始于1536年,明代嘉靖皇帝允许民间"联宗立庙"诏令的颁布,民间建立宗祠终于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从此,宗祠与家谱一起成为家族最重要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祠堂   都会   宗祠   黄河   宗族   鞭炮声   槐树   祖先   中国   村庄   典礼   象征   民间   神秘   家族   记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