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简史》读后感

《人体简史》读后感


《人体简史》的作者比尔.布莱森是英国皇家学会荣誉院士,一个非常有钻研精神值得敬佩的人。他花了17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还亲身探访了牛津、哈佛、斯坦福等世界顶尖大学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国际领先的医疗机构,与38位国际医学领域顶级学者、专家、医生进行深度访谈,采写出这部深入浅出的人体知识书籍。


书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我们何其幸运,只花几十元就可以看到专家17年辛勤调研得来的成果。


书中让人震撼的知识太多了,看了只觉得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很可能基本上一无所知,人体是自然如此伟大的杰作,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我们宝贵而神奇的身体。


全书分为二十三章,每一章看标题就都很吸引人了。


第一章 制造一个人要花多少钱


制造一个人的所有原料加一起大概需要近十万英镑,构建我们身体的元素一共是59种,我们好像还挺值钱,但实际上我们只是一堆惰性成分,所有用到的元素都能在泥土里找到,只是纯度高的一些原料价格比较昂贵,所以总价达到了近十万英镑。


最让人震撼的是我们仅靠自己就足够离开太阳系了,因为我们体内所有的DNA如果搓成一根细细的线,能延伸100亿英里,比从地球到冥王星的距离还远。


第二章 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


我们的皮肤面积约为2平方米,重量大概4.5-6.8公斤。眼睑上的皮肤最薄,仅千分之一英寸厚,手和脚后跟最厚。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约有10万个微生物,淋浴后,身上的细菌实际上会增加,因为他们会被从边边角角里冲出来。所以医生通常很难让自己的手完全消毒,这也是每年都有大量人在医院遭到严重感染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 微生物:你和地球都是属于微生物的


地球上微生物的体积是所有其他生物总和的25倍。其实,这是一个微生物的星球。我们能存在,多亏了它们心情好,它们完全不需要我们,可没有微生物,我们一天都活不了!


第四章 大脑:你的大脑80%都是水


大脑的一大悖论是,我们对世界所知的一切,都来自一个从未亲眼见过这个世界的器官。它没有疼痛感受器,完全没有感觉。对大脑来说,世界只是一股电脉冲。


光是静静坐着,什么都不做,大脑在30秒里处理的信息,就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30年的工作量。


一块1立方毫米的皮层可以容纳2000TB的信息,足以储存历年来拍摄的电影,也相当于12亿册400页的图书。大脑合计可以容纳200艾字节的信息,大致相当于当今世界的所有数字内容。


大脑只占体重的2%,却用去了我们20%的能量。但它也非常高效,每天只需要大约400卡路里,差不多是一块蓝莓松饼的能量。


扫描大脑发现,最辛苦运转模式下的大脑,效率往往最低,而大脑最高效的工作方式,是快速解决任务,接着就进入待机模式。说明我们还是要多休息啊!


由于我们的视觉输入需要大概1/5秒的处理时间,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当下瞬间的世界,大脑不断预测世界在1/5秒后的样子,并告诉我们这就是当下,我们一辈子活在一个还不存在的世界里。


大脑惊人的不可靠,通过错误的暗示往人的脑袋里植入完全错误的记忆,完全能误导人们,我估计这可能也是催眠的原理。记忆不像文件柜里的文件不会改变,而更接近维基百科的页面,你可以动手去修改它,其他人也可以。


第五章


我们的眼睛必须穿过为其供氧的血管、神经纤维及连带的碎屑才能看到外面,但大脑会把几乎所有的干扰都编辑去除。


人的五种基本感知中,只有嗅觉不经过下丘脑介导,直接传递到大脑的嗅觉皮层,这可能也是某些气味能强烈唤起记忆的原因。


虽然每个人都有350-400种气味受体,但其中只有一半是全部人类共有的,实际上每个人闻到的东西并不一样。


对某些气味的辨别能力,我们甚至强于狗。实际上我们很擅长用气味辨别彼此,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


我们依靠嗅觉来诠释世界,从中获得愉悦,失去嗅觉会夺走多少人生愉悦通常让丧失嗅觉的患者大感震惊。


第六章 嘴:人是最容易被噎死的动物


一名典型的成年人每天大概要分泌不到1.5升的唾液。2006年才发现唾液中含有一种“唾液镇痛剂”,是强效止痛药,效力是吗啡的六倍。


第七章 心脏和血液:你分不分手和心脏可没有半点关系


心脏是一个奇妙的器官,但并不参与我们的情绪健康。它每天跳动大约10万次,一生多达35亿次。心脏每天派送大约6240升血液,它一天的推送量恐怕比你一年加油的数量还多很多。一生中心脏完成的工作量足以将1吨重的物体往高空抬高240千米,然而如此强大的心脏重量竟然仅仅不到一磅。


第八章 化学部门:三个月还你一个新的肝脏


肝脏有神奇的再生功能,切除2/3的肝脏,短短几个星期,它就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第九章 解剖和骨骼:三块肌肉造就人类文明


或许人类比黑猩猩高级的地方,只是我们的拇指里多三块小肌肉,因此可以更有力地抓握和操作工具。


第十章 为什么只有人选择了直立行走


人类为直立行走付出了巨大代价:除了普遍的背痛、腰痛、膝盖痛,人类的骨盆因此变窄,地球上再没有其他动物分娩时比人类更痛苦。


第十一章 体内平衡:发烧是你的身体在自救


人体的体温仅上升1度,病毒的复制速度就会降低到之前的1/200。


第十二章 免疫:发炎是免疫系统战斗后的痕迹


第十三章 肺和呼吸:你呼出的氧分子将永垂不朽


你每呼吸一次,就会吐出大约25*10的22次方个氧分子,这个数量大到现在和未来的人都会时不时吸入一丁点你的气息。


第十四章 食物:熟食给了人类更大的大脑和更多的时间


把食物做熟为人类节约了大量消化的时间,其他灵长类动物光是咀嚼就每天需要7小时之久。


第十五章 肠胃


在消化方面,男女有着惊人的差异,食物从口腔到肛门的平均时间,男性是55小时,而女性居然多出接近一天,达到72小时。


第十六章 睡眠:为什么你睡觉不会从床上掉下来


原因或许要追溯到人类还睡在树上的日子。


第十七章 进入不可描述地带:Y染色体将在460万年后消失


其实性别并非必要,传统性别遗传只能传递一半基因,而且比例会随着下一代的延续不断减少。如果渴望自己的遗传物质永垂不朽,不如去试试单性繁殖。


第十八章 怀孕与生育:人的分娩是最大的设计失误


第十九章 神经与疼痛:大脑感觉到的疼才是真的疼


大脑本身没有疼痛感受器,但却是所有疼痛被感知到的地方。疼痛或许始于大脚趾,但让你哎哟一声叫起来的是大脑,在那之前,它不是疼痛。


第二十章 疾病:致命性弱、传播性强的病毒才是最成功的病毒


第二十一章 癌症:你每天都有5次得癌症的机会


基本上每个人每天都会有1-5个细胞发生癌变,但你的身体都拯救了你,所以不必担心,癌症或许是死亡的常见原因,但不是生活中的常见事件。


第二十二章 医疗:“过度治疗”才是健康的最大杀手


问:怎样定义“健康的人”?

答:还没检查过的人。


第二十三章 衰老和死亡:选择生活方式,就是选择死亡方式


2011年,全球死于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病的人数,首次超过了传染病致死人数。所以我们这个时代,人多多少少是死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怎么死,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人体简史》读后感


本书还有很多精彩内容,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把书找来仔细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感受器   人体   唾液   读后感   简史   嗅觉   肝脏   微生物   气味   大脑   心脏   疼痛   皮肤   身体   人类   时间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