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三体》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去年因为疫情,那个漫长的隔离岁月里我看了许多书,连一百多万字的《悲惨世界》都看完了,可女儿强烈推荐的《三体》我却一直没看。为了让我看,女儿把这套实体书专门放在我的书桌前,那时我偶尔拿起来翻了几十页,开始的那段无聊、枯燥、甚至有点流水账的苍白文字,就像一盘放了很久的剩菜,感觉既不好看又没营养,实在让我难以下咽,完全看不进去。

然而,最近女儿却告诉我《三体》获得了雨果文学奖,并在市场上大火。我们国家写科幻的作品不多,能够在国际上受到承认和好评的并不多,因此就有点好奇这部书里究竟写了什么让那么多人痴迷。而且女儿还常常跟我讲起这本书里的许多细节,成功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她还把这套书下载到了我的电子书里,于是,我没事儿的时候就常常会翻翻,于是很快把第一部看完了,接着第二部也看了一半,现在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不知不觉就迷上了它。



迷上《三体》




《三体》的故事让我看到外星球的三体文明如何在残酷的环境中发展与生存的,他们面对三体无规律运动,文明遭到轮回般的毁灭与重生。而此时,地球上饱受文革摧残的物理学家叶文洁却看到温柔富贵乡中的人类却还在忙着内斗,于是发信息求外星文明来拯救地球文明。饱受摧残的三体人一看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果断决定入侵地球。由此人类和三体间的入侵与反入侵的各种斗智斗勇的故事开始了。

读了一半《三体》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惊叹作家刘慈欣创造出来的这个宇宙形态。并且在这种形态下详细刻画了一个地球外的文明——三体文明,以及地球为应对地外文明在接下来的四个世纪,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让我的脑洞大开,让我这个缺乏想象力的人也感受到了神秘宇宙扑面而来的气息。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逻辑缜密,一环扣一环,步步惊心,让人有一口气读下去的愿望。中间还在《三体》网络游戏中穿插了许多中外有名的历史人物,有秦始皇、周文王、古代天文学家、国外物理学家牛顿等等。而且把物理科学阐述得非常精湛,感觉非常严谨,感受到作者对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物理知识都掌握得比较深厚,所以才能在文章中很自然、巧妙、灵活的运用,最重要的是用我们普通人能看得懂的物理学术语来描述,无疑是让读者接受了一次很宝贵的科普教育。

在现有的经典和量子等基础物理的基础上,作者把技术都描绘到了极致:黑洞理论,光速扭曲时间和空间,外太空移民、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转换……每一个场景都是依据现有基础物理的延伸。脑洞开的之大让人折服:三维空间和四维空间的穿越,降维打击的演变形态,以及宇宙之外的终极形态。每一个脑洞都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迷上《三体》




同时,做为一个作家,对人文剖析也非常到位,对人性解读有一种不寒而栗的表达,人性在集体毁灭前的疯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三部书里,每一部的主人公都各不相同,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好人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坏人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不是只有又红又专或者大奸大恶的某一面。科幻小说我看得很少,但我知道能让我如痴如醉看下去的目前还只有这部书。

如果说《悲惨世界》是从人的角度解析人性,那么,《三体》是从宇宙的角度呈现人性。《悲惨世界》是从个人的角度展现人性,《三体》就是从宇宙灾难中,呈现群体人的共性。一个作家的视野必定是开阔的,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写到浩瀚无垠的宇宙战争,必定需要一位会讲故事、拥有广博的天文物理知识、在人性上能深刻解读的大师级的作者,这才能铸就了这样一部在全球引起轰动的史诗级的作品。



迷上《三体》




当我仰望星空,看着满天繁星,就会对广阔的宇宙怀着美好的遐想。因为我们从小的神话故事里总是说玉皇大帝、太白金星、二郎神、七仙女等等神仙居住的地方就在天空之上,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发生在天上,这让我们对星空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而且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科幻片里外星人对人类都是很友好的,都是来解救科技比他们落后的地球人的,他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然而,作者刘慈欣在文章中表达的是人类一定要对外星文明怀着警惕的态度,很有可能的是外星文明为了抢夺资源而毁灭我们人类。连大名鼎鼎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斯蒂芬·霍金也提出过这样的担忧。他说: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地球人试图与它们联系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外星人决定来造访我们,那么结果可能和当年欧洲人到达美洲一样,美洲原住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他认为,外星人如果攻击地球人,其主要目的是掠夺地球上的资源。

高等文明接触低等文明后,低等文明会是怎样的下场?只要去看看欧洲人到达美洲的历史就知道。这还是只是人类同类之间的接触。如果是异类,我能想到的只有外星文明摧毁人类的联合舰队瞬间让人类及其文明灰飞烟灭。



迷上《三体》




其实,人类面临的灾难又岂仅仅只是外星文明入侵的灾难?人类面临的还有更多的天灾、瘟疫、人祸等。当我们正在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几十年的岁月从未曾经历残酷的战争,要知道人类历史上的和平年代并不会太长,整个人类史上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和屠杀中度过,因此,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是非常幸运的。

但是,去年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猝不及防地到来,瘟疫的流行让我们见识了堪比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杀伤力。目前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09亿,累计死亡241万。这让我想起了《三体》里的“基因导弹”。这种武器是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传染性很强,但对一般人而言,它只是产生流感的轻微症状,但这种病毒具有基因识别能力,能够识别某个人的基因特征,一旦这个攻击目标被感染,病毒就会在他的血液中制造致命的毒素。

这种暗杀武器实在太可怕了,只需要在目标所在的大致范围撒播这种病毒就行了,甚至连目标的大致范围也不需要知道,可以在全球散布,因为这种病毒对一般人致病性很弱甚至没有,可以快速大范围传播,最后也有很大可能击中目标。

原来作者很早就在提醒人类现代战争并非常规的两军对垒,核武器可能仅仅只是起威慑作用,一旦使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整个地球都跟着遭殃。所以生化战、病毒战等等都提上日程。我们不要以为被表面的和平、温馨迷惑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时刻警惕着外敌的入侵,不仅仅有来自于外星文明的可能威胁,更多的还是人类自身为掠夺资源而自相残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宏观世界   美洲   物理学家   外星   外星人   基因   形态   宇宙   人性   地球   女儿   物理   人类   病毒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