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六)——南坪

万壑有声伴天籁,千峰无语立斜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万仙山风景区由郭亮村、南坪、罗姐寨三个分景区组成,置身其中才发现,万仙山群峰竟秀,山高岭峻,沟壑纵横,飞瀑流泉,既有雄强而苍茫的石壁景观,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乡风韵,集雄、险、奇、秀、幽为一体。此前只对郭亮村印象深刻,对万仙山一无所知,其实,郭亮村只是万仙山秀美风光的一部分而已。

中原行(六)——南坪

11月1日早晨8点钟,我们告别郭亮村,登上景区大巴车前往“清幽山乡”——南坪。如果把万仙山比作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南坪却给了这幅画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妩媚。

中原行(六)——南坪

从旅游观光的角度看,南坪是一个旅游景点,从行政区域划分来看,南坪又是一个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自然行政村。初到南坪的第一印象,这里没有商业泛滥的喧嚣,也没有精雕细琢的人造景观,仍然保留着浑然天成的原始与古朴,让人在跋涉的喘息中融入自然。

中原行(六)——南坪

南坪有“磨剑峰”和“丹分沟”两处主要景点,如果两个地方都去恐怕时间来不及,只能二选其一,我们就近选择了“磨剑峰”。

中原行(六)——南坪

按照路标指引,我们从“小双沟”上山,沿着山谷前行,一路慢坡,强度不大,欢声笑语中,感觉比较轻松。

中原行(六)——南坪

路边一簇簇的毛竹林,枝繁叶翠,幽篁秀伟;一棵棵高大的挂满果实的柿子树,碧叶丹果,鲜丽悦目,令人垂涎。

中原行(六)——南坪

幽静的山谷里,除了我们一行人,没有其他游客,我们的到来搅扰了这里的原有宁静。大约行走了2公里,渐入佳境,前方群峰隽秀,氤氲缭绕,山高谷幽,峡谷也变得越来越狭窄,走进崖壁上的曲折栈道,脚下流水湍急,头上雄岩壁立。

中原行(六)——南坪

峰回路转处,一座孤立的山峰屹立在峡谷中央,似一把利剑直刺苍穹,大家猜测,这应该就是“磨剑峰”,询问一旁保洁的老大爷,得到了认证。

中原行(六)——南坪

绕过磨剑峰,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约百米高的大瀑布从悬崖绝壁上飞流而下,撞击崖下的岩石,银花飞溅,訇然作响;走近观瀑,水雾如蒙蒙的雨丝,随风飘落到脸上,带来一抹清凉。磨剑峰瀑布高120米,是万仙山最高的瀑布。

中原行(六)——南坪

我们沿着瀑布一侧的崖壁向上攀登,这段山路比较艰险,很快登上一座半高山峰,这里是从高处观看磨剑峰瀑布的最佳位置,忘不了拍照留念。

中原行(六)——南坪

继续向上攀登,借助一段筒梯,钻过岩洞,眼前出现一段近百米长立陡石阶,此段路程比较耗费体力,拾级而上,终于登上瀑布顶端。

中原行(六)——南坪

心里总幻想着“无限风光在险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崖顶上却住着三两户人家,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杜牧《山行》中的两句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中原行(六)——南坪

原来南坪村下辖南坪村、丹分村、南马岸村等11个自然村屯,每个村子都很小,最少的只有三户,可谓“三家村”。说是村不如说是居民组,自然分布在山巅沟谷里。

中原行(六)——南坪

经过这几户人家门前,也是为了景区开发,管理部门沿着峡谷两侧修建了通往山下的水泥公路。一辆拉客的微型面包车在此等候,因为座位有限,大家只好自愿选择下山途径,一路按照原路走谷底返回,另一路沿着水泥路面步行下山,我们则乘坐面包车下山,当然坐车是最快捷最省力的选择,十几分钟便到达停车场。

中原行(六)——南坪

计算一下步行的下山时间,特别是走谷底的一伙人返回大约需要一二个小时,我们几位不守安分的在一起商量,不如用等人的时间游览“丹分沟”,心动不如行动,说走就走。

中原行(六)——南坪

走出不远,询问当地人方知,游览丹分沟步行来回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这样一来,由我们等其他人,又变成其他人等待我们,觉得不太合适。

中原行(六)——南坪

吉人自有天相,正在犹豫不决时,有朋友发现景区有观光车直通山顶,可以步行下来,我们的乘车卡从郭亮村开始还有一次免费乘坐的机会。

中原行(六)——南坪

游览车载着我们沿着“五峰山林海”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半路遇到几位步行下山的朋友,把他们拉上车,正好一块儿去丹分沟。

中原行(六)——南坪

丹分沟也是一个大峡谷,游览车直接把我们送到峡谷顶端,举目远眺,对面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似刀削斧劈般惊险壮观。司机师傅告诉我们,那就是山西省境内的“王莽岭”风景区的友谊峰,王莽岭海拔1700余米,也是南太行的最高峰。

中原行(六)——南坪

引人注目的是对面半山腰处的一排“小窗户”,原来那就是太行山六条挂壁公路中最为壮观的“昆山隧道”,也称“昆山挂壁公路”,是河南郭亮村通往山西昆山村的捷径。镜头拉近,看的依然不是很清楚,影影绰绰,迷离动人。

中原行(六)——南坪

时间有限,不能在此过多停留,我们沿着石阶很快下到丹分沟谷底,起初峡谷不是很深,也很狭窄,落差形成的大小瀑布随处可见。继续深入,峡谷逐渐变得宽阔,两侧的崖壁越来越高,落差也越来越大,红色岩石形成的断崖,地质层理明显,丹崖绝壁,清泉瀑流,美不胜收。栈道、吊桥、悬梯与红岩峡谷、激流瀑布形成完美结合。

中原行(六)——南坪

继续前行,钻过一段狭长岩洞,豁然开朗,一条更深更宽的大峡谷出现在眼前,前方深涧里一条几十米高的大瀑布,宛如一条白色的巨龙跌落进碧绿的深潭里,这就是“白龙潭瀑布”,站在高处观赏,可以将整个瀑布尽收眼底。

中原行(六)——南坪

继续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阶下到谷底的最深处,这里被称为“龙潭沟”。走出丹分沟,进入龙潭沟,绕过白龙潭瀑布,前行不足一百米,又一条落差高达60多米的大瀑布映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黑龙潭瀑布”。

中原行(六)——南坪

一路上像这样美丽壮观的大瀑布见过的太多了,也没有做过多停留,匆忙赶路,很快走出龙潭沟,南坪游完美收官。

中原行(六)——南坪

个人认为,“丹分沟”与“龙潭沟”同属于一条大峡谷,只是龙潭沟比丹分沟更深更宽,中间被狭窄的“咽喉”所阻隔。“丹分沟”(包括龙潭沟)的景色比照“磨剑峰”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我们不虚此行,无意当中又多游览了一处重要景点。有人总结,万仙山最著名的三处景点分别是绝壁长廊、磨剑峰和丹分沟,此次万仙山之行如愿以偿,没有留下遗憾。

中原行(六)——南坪

(未完待续)

本图文为@一路阳光Ly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南坪   王莽   龙潭   昆山   崖壁   中原   景点   石阶   景区   大峡谷   落差   谷底   峡谷   狭窄   瀑布   自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