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 △ △ △ △ △ △ △ △


前段时间

成都市发布了

《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2020-2022年)》


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行动目标

四大工程16项重点任务、6项保障措施


那究竟,什么是新型基础设施呢?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建设这个的意义在哪里?


是打造智慧城市、厚植战略性基础资源、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是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到2022年,成都将基本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四网融合、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础设施,共同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力显著提升。

0/1

● 四网融合是成都

推进新基建的亮点 ●


划重点

01

什么是四网?

基础信息网


建成高速泛在、融合绿色的基础信息网。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加快建设5G引领的双千兆宽带城市,完善工业互联网体系,率先完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任务。


枢纽交通网


建成辐射全球、内畅外联的枢纽交通网。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加快建设川大通道,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OD)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市域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515公里,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智慧能源网


建成安全持续、保障有力的智慧能源网。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加快推荐高等级电网建设,持续优化完善骨干电网布局,构建布局合理、高效开放的充电网络。


科创产业园


建成创新驱动、集群支撑的科创产业园。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为一体的高品质科创空间1000万平方米。

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重大工能平台、共性基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在产业工业园区集聚,形成创新支撑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


枢纽交通网


在四大工程之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贴近成都人生活的莫过于“枢纽交通网”。

这一项目不仅将完善建设成都市内轨道交通,更加大了出川通道,让成都市和周边市区(县)的联系更加紧密。


0/2

● 建成辐射全球、内畅外联的

枢纽交通网 ●


划重点

01

加快建设出川大通道,打造泛欧亚国际枢纽中心。

成渝中线高铁


线路走向:成都—简阳—安岳—大足—重庆

线路全长278千米,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速度目标值:400千米/小时

途径省市:川、渝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成南达万高铁


线路走向:成都—资阳北—遂宁—南充北—达州南—万州北,北上出川至郑州,东向出川至宜昌—武汉—上海

线路全长453.35千米,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成自泸高铁


是一条正在规划的城际铁路,线路走向:成都东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仁寿站—威远站—川南城际铁路枢纽自贡东站—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泸州段—泸州—泸州北站

线路全长122千米,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自贡到泸州段为250千米/小时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成都至西宁、川藏铁路


西成铁路

线路走向:北经兰新高铁、兰青线、青藏铁路等干线铁路连通新疆、西藏等西部广大西区,向南介入成都铁路枢纽,并可经过成昆、成贵、成渝和贵广等高速铁路通往西南、华南及北部湾地区,是兰州(西宁)至成都便捷通道。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线路正线全长836.5千米,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部分路段预留提速到250千米/小时。


川藏铁路

线路走向:东起成都,西至西藏拉萨。

预计建成后,成都至拉萨的铁路运行时间有望从目前的36个小时缩短至13个小时。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划重点

02

轨道交通建设。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OD)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市域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515公里,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成德眉资市域铁路建设


1.新增11条城际市域铁路。


眉山方向:规划新增S13线、S5线(含支线)、S2线等3条线,实现中心城区与眉山城区、仁寿片区的直达联系。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德阳方向:规划新增S1、S2(含支线)、S10、S11、S12等条线保证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城都能与德阳城区、凯州新城实现直达联系。


资阳方向:规划新增S3、S14、S17等3条线。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2.综合形成多层级轨道交通网。


成德:5大铁+2公交化运营线路+5市域铁路

成眉:3大铁+2公交化运营线路+3市域铁路

成资:3大铁+2公交化运营线路+3市域铁路


0/3

● 建强综合交通主枢纽 ●


划重点

01

启动天府枢纽站、东部新区枢纽站建设


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

提升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空铁公联运功能;

加快金堂等通航机场建设;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米字型”空铁枢纽中心。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建设中的天府新站,不仅仅是成都地铁18、19、21、26、S7号线的换乘站,更将承担蓉昆高速铁路、成自泸城际、成资城际等高铁线路的始发终到或通过作业,成为成都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划重点

02

提升东向

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成南达万沿江高铁、成自泸高铁等建设。


划重点

03

强化南向

规划建设成都经昭通至昆明高铁,实施隆黄、成昆铁路扩能改造。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划重点

04

连接北向

规划建设成都经三台至安康至西安高铁。


划重点

05

畅通西向

推进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西宁高铁、川藏铁路等建设。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成兰铁路是一条连接四川成都和甘肃兰州的铁路,全长727千米,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途径古羌城、松潘古城、九寨沟等景点,预计四川段将于2022年12月前运营。


0/4

● 提升轨道交通畅行力 ●


划重点

01

市域铁路建设

加快成都—资阳(S3线)、成都—眉山(S5线)、成都—德阳(S11线)等市域铁路建设,同步推进综合站点、城市候机楼等智能改造。


划重点

02

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推进地铁8号线二期、19号线、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8号线二期作为一期工程的延伸线,共分两段线路;西南段是从西航港客运中心站-莲花站(不含),线路长1.25千米;东北段是从十里店站(不含)-龙潭寺站,线路长6.56千米。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19号线二期全场42.87千米,全是地下线,共设12座车站(含合江站预留)。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27号线一期北起新都区香城大道站,西至青羊区何元门站,全长24.86千米(高架线7.52千米,地下线17.34千米),共设置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9座。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30号线一期起于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止于洪家桥站,一期工程全长26.284千米,均为地下线,共设置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14座。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划重点

03

编制实施《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第五期规划》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划重点

04

启动“西控”区域旅游轨道交通环线建设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0/5

● 打造智能交通新设施 ●


1.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2.启动智能交通三期规划建设,加快中德智能网联四川试验基地建设,推动基于5G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应用。


3.优化提升成都站、成都南站、成都东站、成都西站功能,推荐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初步建成信息枢纽,依托省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工程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全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


划重点

01

开展智慧交通试点示范

智慧高速试点


通过实施智慧高速公路试点示范工程,结合高速公路ETC门架深化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构建覆盖路网、区域、路段层次清晰、业务协同、快速响应的高速公路数字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提升路网管理、应急处置、公共服务和本质安全保障能力。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都汶高速龙池连接线预计今年底建成封闭式车路协同试验场地;成宜高速公路预计今年年底通车并建成10公里车路协同专用试验路段,开展规模化车路协同测试;成都绕城高速已实现智慧监控、智慧养护和智慧信息服务。


智慧高速包括ETC+无感支付,可实时监控道路状况的监控,服务站5G网络全覆盖等等。


智慧普通公交公路试点


实施国省干线普通公路智能化提升改造专项工程,基于川九路智慧普通公路建设成果与经验,依托G318智慧交旅示范公路建设,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据采集、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普通公路“交通+旅游”服务水平,打造交旅融合智慧公路“新标杆”。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根据之前某些地区实施的智慧普通公路项目可以看到,智慧交通公路项目秉承着“可视、互联、自动预警”的原则,对全线交通状况进行检测预警,通过实时掌握天气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过往车辆提供便捷的公路通行服务,以满足过往驾乘人员的交通需求。


智慧港口试点


持续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与水运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完善高等级航道、重点库区、港口、渡口等视频监控终端系统。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宜宾港已启动智慧港口试点相关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建成。


智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依托成都、万州—达州—开州、广元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客运枢纽设备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广枢纽内全景导航、刷脸登乘、全程行李托运等服务,打造综合交通一体衔接的电子化服务体系。

推进货运枢纽的智能升级,推广智能型载运机具、转运设备应用,建设智能仓储和分拣等新型装备设施。


成都东客站等已完成智慧综合客运枢纽试点建设。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工作目标上,到2022年,基本建成都汶高速龙池连接线、成都绕城、成宜、成都第二绕城4条智慧高速公路及川九路智慧普通公路。

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及运载工具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未来3年,成都交通将全面开挂


到2025年,基本建成成绵扩容、成南扩容、成资渝、成渝扩容、遂渝扩容5条智慧高速公路,建成G318等智慧交旅示范公路,建成新型水运基础设施网,形成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全面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成都此次出台的《方案》,相比全国其他城市而言,较为细化。4项工程共计16条重点任务,每一条都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和行动指南。


成都人民

更加便利的生活指日可待了!


via:大成都,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成都   泸州   交通   交通网   千米   全长   枢纽   基础设施   轨道交通   铁路   公路   智慧   重点   线路   小时   未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