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两县话古今

五律 秋日过两县村

(中华通韵)

本是一家人,官分两县邻。

河隔难阻却,桥架永连心。

共饮龙山水,同食北崮参。

和合长望去,遍地闪黄金。

你听说过一个村子归两县管辖吗?还真有,沂源县悦庄镇两县村,从很早至沂源建县以前就归两个县管辖。村中由北向南有一条小河,河西归属沂水县,河东归属临朐县。因此这个村子叫“两县村”。

一村两县话古今一村两县话古今

据说在明朝时,从山西双槐树庄迁来一户郑姓人家,看到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土地肥沃,是块宝地,便在这里安下家。一家人男耕女织,勤奋劳动,日子越过越富裕,几代之后便有了几十口人。因这里山好、水好、人也好,是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很快吸引了一些旁姓居民。

一村两县话古今

原先这里是旷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两县交界处两县都不管,是世外桃源。这里发展起来了,两县便开始争夺。沂水县说属沂水,因民众都说沂水口音;临朐县无根据,也说归临朐。因地图上没有,难以确定。于是分别上诉到青州府和莒州府(沂水县时属莒州),依然没法判定。后逐级上诉到朝廷,朝廷派钦差大臣亲临实地视察。由于双方各执己见,钦差也无法判定,只好以村中小河为界,河东为临朐县,河西为沂水县。至此,官司平息。遂命村名为“两县”。

一村两县话古今一村两县话古今一村两县话古今

1944年建县时,将两县村东1公里的上至(上枝)村同时划归沂源。现在上至(上枝)村民临朐口音未改,而两县村村民自古至今就是沂水口音。看来两县村开始就应全部归沂水,不该有两县之争。

一村两县话古今一村两县话古今

桥连两村,终成一家人。早年,村民们为了行走方便,在南北走向的界河上修建了座小石桥,即后人们所说的“界桥”。此桥成为两村东西联系的一条纽带。民国年间,在桥西与街道的北沿、面南立一重修石桥碑以示纪念。正面碑文阴刻,碑文题目“重修石桥碑”为阳刻,碑背无字文。后来,村民们一致称之为两县村的“界桥碑”。以此作为两县区域划分的标志。

此碑于2000年两县村拓宽硬化村中街道时被运料车辆撞为两截,收藏在村两委大院内的南墙根(现不知下落)。因年久和磨损等原因,碑文已经很不清楚。特别是碑文的前半部分,字迹模糊难辨,有些关键字句脱落。据遗留字句拼读,碑文大意如下:

沂邑西北有石桥,不知建于何年。桥在两县村域内,跨村南北小河,村人通行便利。民国六年夏月骤雨,洪水冲毁石桥。两村民动议,民国八年春始,在原址重建。……以誌不朽云。领袖:任培文,高文举。石匠……任恒朐撰并书。捐款人名单和捐款数额……立碑时间为民国八年十月中浣之四。

1958年大跃进时期修建的省道泰薛公路,是贯穿沂源县东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1967年全线竣工通车。行走车辆就从两县村中的东西大街上跨界桥通过。1995年泰薛公路升级改造改道村南后,村民们又在原址上对连村平板石桥进行了多次扩修建。现在桥宽约6.5米,长约7米,高2.5米,单孔。桥板系钢筋混凝土压制、桥墩料石浆砌。桥的南北两侧设护栏,河的东西两侧砌挡墙。后来,有两户村民在桥的两侧加宽处盖起了两层简易楼房,就像界桥的护桥堡。现在的界桥比原来的漂亮、便利而又坚固多了。小桥把两村紧紧地连贯在一起,整个街道宽敞清洁,东西笔直。

一村两县话古今一村两县话古今一村两县话古今一村两县话古今一村两县话古今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经济发展很快,人口也在逐渐增长。为解决此桥车辆和行人通行拥挤的状况,两县村又在界河的下游与东西小河的相交处,修建了一座东西走向的单孔平板桥。相对北面的界桥来说,人称“南界桥”。此桥的作用是,解决了“北界桥”的车辆拥堵状况,也方便了南片村民的行走。与此同时,村里齐心协力又建修了南北走向的三座石桥。三桥与界河下游东西走向的小河南岸的新村进行了有效衔接。由此,方便了全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一村两县,受两府两县管理,上峰不同,执行的各项政策也有些不同。但两村人通婚同俗,邻帮乡助,和谐相处不变。战乱年代,两县村民不分你村我村,不分男女老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万众一心,费力劳神,在高而陡峭的村边西山上修围子,建哨所,储水存粮,拒匪防敌。当时的围墙顺山顶形势而建,高达6米,长30多米,宽1.5米不等。每当贼匪来临,村里的乡亲们就互通信息,扶老携幼,以最快的速度爬上西山,进入围子。他们依靠着险要的天然地势和坚固的人工工事,逃难避灾,打击贼匪。后来,两县人以围子墙为参照物,把西山称为围子山,简称围山,现在地图上也是这样标注的。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1944年5月沂源县建县后,分属于沂水、临朐的两县村统一归沂源管辖后,村名一直沿用至今。两县人自古以来就有孝老爱亲、团结和谐、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好传统。被中央文明办授予的"中国好人郑作霞","山东好人宋以民“,就是这个村的典型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沂源县   沂水县   临朐县   沂水   临朐   西山   围子   界河   沂源   碑文   石桥   小河   古今   民国   村民   东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