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者显赫

栾城,因晋国正卿栾书而得名。可栾城最有名的人却是苏东坡。这里是苏东坡祖籍地,建有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名高者显赫

苏东坡大概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几个大文豪之一,是个天才般的存在。他由眉山走向汴京,又由汴京走遍整个北宋大地。他的足迹是否踏过栾城旧地,没有记载,不敢妄言。是否拜祭过的先祖之墓,更不敢妄想。总之,他在世之时,应该没有和栾城发生过什么亲密接触。

名高者显赫

真正在栾城生活过的是他的先祖(上溯十世)——苏味道。老苏是栾城(古属赵郡)苏家庄(现大斐村)村人,自小聪颖,有神童之誉。二十岁便中了进士,在则天大帝面前曾三度为相,仕途上的成就远高于苏轼。文学上也不俗,是初唐四友之一,推动了我国近体诗的发展。史籍中关于他的记载虽不多,但有两个成语与之有关。一个是政治方面的“模棱两可“,说得是老苏为官的圆滑世故,这或许也是武周高压统治下的无奈之举。另一个是文学方面的“火树银花”,来自老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形象地描绘了大唐长安上元之夜的灯火盛景。这个深谙为官之道且富有才情的人,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死于任所。归葬于栾城老家附近的黄土中,其坟茔高大,称之为“苏丘”。时光荏苒,风起云涌,荒凉渐成繁盛,苏丘变为苏邱村,由简良而来的崔氏族人守冢而居。

名高者显赫

苏味道有四子,其中二子苏份留于眉山,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老苏的文学基因便在川中大地上传承下来。直至苏份九世孙苏洵出世,文风乍显。乃及苏轼,更是将苏门文学才干发扬光大,成一代宗师,百世楷模。苏轼之弟苏辙,亦是文学大家,曾官至宰相,在政治上达到了先祖的高度。

三苏都没有忘记苏味道这个显赫的先祖,感念着祖上的荣光。苏洵把先祖记入族谱“眉之苏皆宗味道”;苏东坡也常以“赵郡苏轼”为诗文署名;苏辙干脆把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栾城集》。至今,眉州的三苏祠内供奉着眉州苏氏始祖——苏味道的画像。祠堂的门联,精炼地概括了苏氏四人的成就:“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虽三苏并列,四家共存,但其中名声最高者,只有东坡一人,其光芒耀眼,最为显赫。可谓由苏轼,而知三苏;由三苏而知味道。

名高者显赫

我也是慕苏轼知名,而在这个秋日,去了苏邱村,走了清明桥,到了“苏东坡祖籍纪念馆”。苏邱村口坐西朝东,有高大的牌坊,有苏味道的雕塑。村口较为宽阔,古色古香,百米后路狭双向车辆可驶。路边摆摊设点的也比较多,好在车辆不多,我们通过较易。

名高者显赫

跟着导航找苏味道的坟墓,却拐进了一个胡同里。估计不对,倒车回来,询问路人。这是一个村中的老妇,我问:苏味道的墓在哪儿?她竟一脸诧异:什么,你找那个干啥?我估计她根本不知道苏味道是谁?于是,换了问法:咱村中的那个大坟在哪儿?这回,老妪听明白了。随手一指,我们便找到了这个大坟。它包围在一片农房之中,可以算村中一个小小的公园。坟墓前有一个广场,晒了一大片花生枝茎。坟墓东侧有个凉亭,有三三两两老人在其中闲聊。坟墓坐北朝南,在台子上高耸,台的四周有四个井亭。坟墓并不高大,坟头上青草葱葱。墓前,有三通石碑:中“大唐 苏味道之墓”,左“三苏发祥”,右“眉山发迹”。广场对面的墙壁上有关于苏东坡故事与诗词的展牌。

名高者显赫

我站在苏味道墓前, 感慨着这个大墓能穿越千年还有留存与展示,该是多么的不易与难得!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过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又是怎样的积淀和蕴涵!这些人物与文化的传承便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

名高者显赫

离开苏邱村,我们又到了南赵村(亦有苏味道系该村人的说法)边的“清明桥”。桥是一座三孔古桥,立在洨河故道上。这座桥的建造年代不详,民间传言是苏氏后人每年清明祭祖时需从这里过河。那就应该是唐朝遗存了,与赵州桥的建造年代接近。但这座桥比较小巧,全身石块砌成,古朴斑驳。该桥早已荒废,桥下是一滩臭水。这里如今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公园,藏在农田一侧,有个小门可供出入。里面整饬感不强,可以提升的地方很多。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下一站,是奔“苏东坡祖籍纪念馆”而去的。它在栾城城区之内,准确而言是眉州苏氏的祖籍纪念馆,里面有苏氏源流、苏味道与三苏、苏氏历代名人及燕赵明珠栾城的相关展览。取名为“苏东坡祖籍纪念馆“就是因为苏轼的名声最大,更易于让人们知道并了解栾城悠远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这也算是一番良苦用心吧。找这个纪念馆还是颇为费劲的。它在柴武台公园内。导航把我们带到了公园的东门。这个公园正在大修,四周也是很多在建的高档小区。西门主要是柴武台遗址。所谓柴武台,就是西汉刘邦大将柴武之墓。年代较苏味道墓茔还早了许多。现在能看到的就是一个青葱的土山,山上有亭,亭旁有碑,写着“柴武台遗址”,但不见坟墓。亭子对面是一个气势雄伟的二层阁楼。楼前有碑:唐玄奘法师挂锡处遗址。据说,这里是隋代佛家圣地善众寺的遗址。玄奘西天取经前,曾在这里挂锡驻留。这个寺庙近代毁于战火,曾经的古柏参天也已不见,只可看到几棵粗壮高大的梧桐在楼阁旁见证着年代的久远。从柴武台下来,西行一条窄路(在挖湖)到达柴武台公园的正门。路北即为纪念馆,墓前也在改造修缮,没有开放。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名高者显赫

纵观,这半日行程。穿梭了时空,可观度不大,但可以看到我们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积淀,感受到我们这里也是人杰地灵,人才荟萃。我们唯有在追怀古人之时,迈好自己的每一步,走向更好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赵州桥   眉山   栾城   大唐   先祖   祖籍   显赫   纪念馆   遗址   坟墓   高大   清明   味道   年代   公园   旅游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