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现代中式园林或者以园林为题材的各种庭院设计中,抛却古人的人文情怀,没有深入的挖掘和思考,更没有什么艺术性的创新。单纯的最求大、豪、奢再加上一些现代的技术融合就是所谓的新中式,真正的人文缺乏了,没有灵魂,而只有美丽的外壳,所以现在真正流传广,受人们称颂的现代中式园林不多。

浮躁的社会,和对速度效率以及金钱的追逐导致我们做设计的初心,变成了赚钱的工具,美其名曰创造财富。当然,现在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趋势,也让一部分人思考,这种艺术的创作和投入是否符合当代社会需要,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这2种理论的争执折射了现在社会发展的矛盾和纠结,就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金钱视乎占了上风。

中式园林,是立体的画,是无言的诗,是无法言喻的美!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给予人置身画境,如游画中的感受。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建筑为基础,将建筑,山石,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和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构图布局讲究诗情画意。

造园不仅要有优美秀丽的自然山水风景构图,更要像吟诗作画一样,讲求有隽永的深刻立意,使诗、画、园三位一体融于一炉。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小园香径,寒霜满地,如花美眷,终抵不过似水流年。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中国园林以得水为贵,故多倚水而居。江南水纹密布,园林以其鲜明的特色折射出人们的自然与人生观,它是审美情趣和能工巧匠的智慧的结晶,更蕴涵着儒佛道等哲学思想、山水诗画意境。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按中国园林的传统,园林以自然为宗,构筑布景大体若此: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秀丽树姿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江南多竹,其翠绿可托衬园林,又植蔓草藤萝,以添山林野趣,赏悦闻声者,有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啼、蝉鸣······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中国园林以淡雅著称,景色布局自由而建筑朴素,亭榭廊槛宛转其间,清新洒脱,没有宫殿、庙堂的拘泥感,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

紧凑不觉其大,游无倦意,宽绰不觉局促,览之有物,故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而大胆落墨,小心收拾,更为要谛,使宽处可容走马,密处难以藏针。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画家讲画树,要无一笔不曲,斯理至当,曲桥、曲径、曲廊,本来在交通意义上,是由一点到另一点而设置的。

什么是流传千古的中式园林无数人解读过了,但还是要再讲一次

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有些曲桥,定要九曲,既不临水面,生硬屈曲,行桥宛若受刑,其因在于不明此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云影   上风   宽绰   园林   江南   诗情画意   构图   中国   千古   秀丽   曲折   布局   风景   自然   建筑   社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