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号召 扎根农村 精准扶贫 造福一方

采编: 薛娟 鱼明月 供稿人:刘雅丽

响应号召 扎根农村 精准扶贫 造福一方

我叫刘雅丽,现任山西省运城交通运输执法局永济市分局办公室主任,从1996年大学毕业来到这个单位,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干过档案员、微机操作员、出纳、办公室文员、执法监督员、办公室主任。2016年12月21日,印象太深刻了。因为在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永济还有一个名叫新庄的村子,在那里还有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体,当得知自己作为帮扶责任人,有一户帮扶对象时,第一反应是有点懵,随即又感到忐忑、不安和茫然。忐忑的是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贫困户;不安的是自己尚且“月光”,有什么能力帮助别人;茫然的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扶贫工作,该怎么做呢?那时候我刚休完产假,办公室、党建、执法监督,这些工作安排接踵而至,不管哪一项工作都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我家中还有一个外地工作的爱人和不足半岁的婴儿。但作为一名党员,我知道自己必须克服这些困难,不仅要做,还要做好。第一次入户走访,当时九户贫困户我就去了五户,慢慢地所有贫困户的情况属我了解得最清楚。他们从最初纸上的名字也变成了我脑海中一张张微笑的脸庞,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凭着这份细心和认真,最后梅局长干脆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我具体负责。两年多的扶贫经历让我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就是贫困户的助燃剂,让他们在脱贫的道路上越跑越快,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助燃剂给他们添加的饱饱的,并时不时的查看助燃剂的质量好不好。在这条精准扶贫路上,我的感悟很多,收获也很多。

响应号召 扎根农村 精准扶贫 造福一方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教育是孩子的希望

新庄村11户贫困户中,有四名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整个家庭的未来,每次一谈起孩子,所有的贫困户语气出奇的一致:“自己再怎么样都无所谓,只要娃娃们能过得好。”尽管娃娃们怎么才算过得好他们也说不好,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一定不能让孩子跟他们一样,没有文化,因为他们自己吃了太多没文化的苦。教育扶贫,就是让孩子们有学上,有书读。所以教育扶贫政策是我们每次宣传的重点,而补贴是否到位,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2017年的一次走访中我得知王飞的儿子已经上了幼儿园,但由于没有录入系统,一直没能领取生活补贴。我多次找城北扶贫站反映这个情况,并积极收集信息,填写申请表,最终在下半年王宇芯录入了系统,并领取到了那个学期的生活补助500元。王书哲上永中,享受着免除学费,每年1500元的补贴,在去年年底的入户座谈中,我听说他的补贴一直没有发,当即就给在永中教书的同学打电话,让他帮忙了解情况,最终他拿到了按学期发放的补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就是给了家庭一个美好未来的希望。

响应号召 扎根农村 精准扶贫 造福一方

看病难是他们头顶的乌云,医疗扶贫轻轻吹散了它

看病难是如今大多数人都头疼的事情,到贫困家庭这里,尤其难。他们中的很多人,身患长期慢性病,但无力医治。刚开始扶贫时,自己对医疗方面的政策也是一知半解,对他们提出的疑问,不敢解答。看到他们有病不敢看难受的样子,自己也十分难过。在工作之余,自己经常和同事一起去扶贫站找扶贫专干询问,也特意在网上查找有关医疗政策,看新闻时也重点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在随后的入户宣传中,及时把这些政策告诉他们。现在所有的贫困家庭都充分了解了优惠政策,免费体检、新农合、大病医疗,“136”等等,2017年有四户住院看病的记录,2018年只有一户没有住院看病,好几户家庭甚至看病自己没有出一分钱。乔月亮做了双膝关节置换手术,个人仅仅支付了一千多元,她的老伴儿开玩笑的说:“现在的政策就是好,看来我也得趁着这个好政策把两条腿的关节都给他换了,哈哈。”医疗政策,轻轻地卸下了他们心里的负担,让他们去往医院的脚步变的轻快。

响应号召 扎根农村 精准扶贫 造福一方

文化扶贫,让精神文明之花在农村绽放

作为省级文明和谐单位,帮助新庄村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责无旁贷。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我作为单位扶贫工作具体承办人,组织参与了精神文明共建工作。在分局领导的安排下,与村两委主干一起开展了“好婆媳”、“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订立了章程;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整治村容村貌志愿服务活动等等,大力宣扬“真、善、美”,摒弃陈规陋习。现在的新庄村、村容整洁,村民之间和睦相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加强。

响应号召 扎根农村 精准扶贫 造福一方

视贫困户为亲人,用真心换来了真心

刚开始扶贫时,我单纯的把它当做是一项政治任务来做,随着工作的渐渐深入、走访次数越来越多,自己感觉到对这些贫困家庭有了发自内心的关心关怀,挂念亲人一般的想着他们,想力所能及的帮他们完成一些事。

王羊存搞家庭养殖,一直想扩大规模,奈何资金不足,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和同事多次往返扶贫站和信用社,一有最新的政策就及时告诉他,2018年他终于获得了五万元的贴息贷款,猪的存栏数也一度达到了二十余头。两年多来,我们慢慢地越走越近,老两口对我的称呼也从刘师变成了雅丽。每次离开的时候老两口总是送到大门口,看着我们走远了才转身进家门。去年夏天的一次走访,我正在给王充军讲去残联帮他咨询残疾人补助金的情况,他突然定定地看着我,然后递给了我一卷卫生纸,对我说:“看你热的,先擦擦汗。”这句话从一个智力二级残疾的人嘴里说出来,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依然有一股暖流从心里涌入了我的眼眶。霍引玲,每次去她家,有什么好吃的都想拿给我们吃,记得有次去,家里什么也没有,竟然把树上刚成熟,还有点涩涩的苹果摘了几个让我们吃。这些善良可爱的人,他们淳朴的感情常常让我觉得惭愧,我的能力只有那么大,带给他们的帮助也是那么的有限,他们却给了我那么多的信任,那么多的满足。

两年多了!2017年春节前夕,我和他们初次见面,带着脱贫攻坚的任务,怀着忐忑和期待的心情,慰问、走访调查、讲解政策、拍照留痕,和他们同吃同聊同劳作,我从对扶贫工作无从下手,到现在对11户贫困家庭的情况了如指掌,与他们从陌生人到心里时常牵挂的人,扶贫工作或许会结束,但我与他们之间已经无法画上一个句号。在那里,山西永济城北新庄村,我心里的一部分,已经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永济市   永济   贫困户   老两口   忐忑   精神文明   城北   精准   号召   贫困家庭   农村   单位   情况   政策   孩子   医疗   家庭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