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山色清幽湖光潋滟,泸沽湖因为美丽而世界闻名,但这一片湖水的长久美丽,也离不开湖边的这群人。

泸沽湖边摩梭人,又是一个有趣而又浪漫的故事。

神秘的女儿国里住着摩梭族的族民,他们热情善良,他们保持着自己民族的传统,但也却了解现代社会的潮流,他们这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保持着一种真正自由的状态,平凡的生活在这美丽的湖畔旁。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泸沽湖——深藏在群山中的美丽“明珠” ,世代在这儿生活的摩梭人是中国最后的母系大家庭。 每当美丽的自然风景撞上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总会擦出惊艳的火花。

这里的美不只在于风景环境,更多的是摩梭文化的魅力和摩梭人对本土文化的坚守。让这片隔世的美丽可以在赞叹消散、喧嚣人群远去后依旧延续。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这份美丽从重重山间,留在每个来过这儿的人心里。 在每个晨曦,每个黄昏,每个不愿醒来的梦里。

这份美丽更直击人心的,是舅舅坚实的肩膀,是阿妈慈爱的眼神,是老达布满布的皱纹,是孩子灿烂的笑脸......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那么,请允许我,让我用一张张相片带你走近这份美丽,去聆听泸沽湖畔摩梭人——他们的故事。

摩梭族,是中国现今唯一一个保留母系社会制度的民族,在这里,女人的地位非常高。

老祖母在摩梭家庭,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年纪最大、最有威信、最为尊贵的老祖母做主,她掌管着家里的钱财,老祖母说一,其他人不敢说二。

而老祖母居住的祖母房则是整个家里面最为神圣的地方,必须左脚进,右脚出。游客如果能来到这里,则表示你是她们家尊贵的客人,但是不允许拍照或者录音。

祖母房内是典型的泸沽湖古建筑风格,整个房间由木材建成,没有窗户,只有两道门。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一道是高门槛、低门梁像窗户一样的内门,用来保障安全。高门槛是让来者抬高脚,感受跨入祖母房的不易;低门梁是让来者低下头,表达对神灵、对老祖母的尊敬。

另一道不轻易打开的门位于房间的一角,是泸沽湖特有的“生死门”,摩梭族的人认为生死轮回,从这里出生,最后也要从这里离开。

所以,摩梭族的女人门会在生死门内生孩子,而辞世的人将被放上一段时间再火化。家中老祖母去世后,后人会卸掉她的衣服(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抹上一层厚厚的酥油,由喇嘛念经超度,再放入生死门内,七七四十九天后进行火葬。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摩梭人生吃银子,死含银子。

银,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摩梭人平时用银子煮水喝,清理肠胃。老祖母死时,把银子打造成银片含在嘴里,堵住五脏六腑在静放的四十九天内因腐烂散发的味道。

将祖母在格姆女神山火葬后,由后代的女子去火堆里寻找银片,获得银片者便是继承人,再把银片打造成手镯戴在手上,如此往复。

祖母房内除了挂有唐卡画像等神佛贡品外,还有最为显著立在房内的两根柱子。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根柱子稍粗,一根柱子略细,这其实是一颗树分成了两截。

靠近树根的一段位于屋子的中央,意为男子是家中的顶梁柱,干体力的活;另一根靠近树梢,意为女子需要开枝散叶,养育孩子。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摩梭姑娘穿的是白色的百褶裙,每条裙子上有365个褶,意为一年的365天,想必今年流行的百褶裙就是这么演化而来的吧。但如果是蓝色的百褶裙,则是老祖母的专有服装了。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走婚,并不是如汉家朋友想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那样,摩梭人婚姻是非常忠贞、纯洁的,只不过在这里,男不婚,女不嫁。

走婚不等于“一夜情”,实际上很多人一辈子只走一次婚,她们的婚姻虽然没有法律的保障,但因为他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每个人都为自己而生活,所以大部分的摩梭族人的感情都能够维持一生。

传统的走婚伊始是两人在篝火晚会上,食指相扣,若一方抠对方手心三下并得到三下回应,男女双方便确定了的心意。但现在,这种方式大部分已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取代了……

确认心意后,男方(阿哥)便要去找女方(阿妹)了。此时,狗粮、腰刀、帽子是男子夜间必带的三样物品。摩梭人家家户户都养有两三只狗,晚上睡觉不会关大门,也不怕有小偷(被抓住的小偷是要被当场剁食指的)。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阿哥想要见到心爱的人第一步就是把狗喂好,不惊动他人;第二步,借助腰刀,爬上阿妹的花楼;第三步,将腰刀和帽子挂在门外,意为这家已经有人在约会啦,“请勿打扰”。

当然,阿妹可不会那么快就答应阿哥的,得先看看阿哥的定情信物如何。为我们讲解的达姆手上便戴着一个又大又亮、雕花精细的大银手镯,她骄傲地说这是她阿哥送她的定情信物。

这个信物由阿哥亲手打造,仅从一个手镯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自己托付终身。次日,祖母等家人看见了手镯便心知肚明,也不会多问。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汉族的一纸婚约是一本结婚证,但在摩梭人那里,一把银梳子就相当于结婚证了,阿妹则要好好保管。

若一方欲“离婚”,阿妹第二天一早将银梳放进阿哥的鞋子里,阿哥穿鞋走时便知晓;阿哥欲走,则将银梳一起带走,阿妹便会明白。

若是想要小baby,阿哥就要送阿妹一条黑丝带,阿妹绑的黑丝带越黑对胎儿越好。

直到小宝贝出生,阿妹家里人都不知道她的阿哥是谁,也不会多问。这段时间称为“隐婚”,阿哥每天晚上都要爬上阿妹的花楼(摩进来),第二天必须在祖母起床之前回到自己的家中(梭出去),若被任何人发现这段姻缘就结束了。

在办小宝贝的满月酒时,阿哥便带上贺礼露面,告诉众人我就是孩子的父亲,一来往后可以白日进入阿妹家,二来防止重婚乱伦。此时,夫妻二人进入明婚阶段。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摩梭夫妻很少吵架、打架,达姆道,她们白天没有机会,只有晚上才在一起,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吵架啊。不像我们汉家朋友,整天都腻在一起,不产生矛盾才怪。

因此,摩梭人的爱情是纯洁的、忠贞的,一夫一妻,白头到老。

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就在云南的泸沽湖畔

图|来自网络 | 侵权即删

文|拼吧旅行 | 原创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母系   汉家   花楼   腰刀   百褶裙   阿哥   阿妹   信物   云南   祖母   柱子   手镯   湖畔   中国   银子   家中   生死   美丽   社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