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川,有一种热闹叫“赶潮市”


在合川,有一种热闹叫“赶潮市”

合川金子镇因藏宝而闻名,繁盛却源于他的商贸。和很多古镇先有镇(驿)后有集不同,金子镇则是典型的先有集后成镇,这也使得金子镇具备了很多其他古镇所不具备的特有气质。早期的金子沱只是一片河滩、几条大道、加上几个渔民散户,恰如一个水陆两用的十字路口,看似人来人往好是热闹,却也只是来去匆匆。

在合川,有一种热闹叫“赶潮市”

后来为了资金周转灵活、节约运输成本,一些跑船的商人借下货转运的空隙也顺便买卖一些货物,时间一久渐成风气,规模也从以前过路商客的顺水生意逐步变成周边远近的定期活动,船工和村民们称之为赶水集。随着参与商品交易的人群船只越来越多,附近的村民也打起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主意,渔民打了新鲜的水产就划到这里船对船就地交易,一个棚子、几张桌椅搭建的酒肆、茶馆、赌场也会生意兴隆。

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最后大家商议在现在的码头河滩一线划定出一格一格的固定摊位,并添置简单设施,所有交易和酒肆茶馆皆在摊位中进行,日积月累,摊位不断巩固完善并逐步往里延伸,一些客栈、固定商铺也加入了进来,一条老街便初具规模,这也是古镇最早的雏形。

在合川,有一种热闹叫“赶潮市”

由于靠近河滩,老街的商品交易时常受到潮起潮落的影响,老街赶集的时间也主要根据潮汐规律而定,也就有了“赶潮市”的民间戏称。但总是看潮汐的眼色也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人们下定决心废弃了以前的老街,在上移十来米的地方修建起了现在的金子沱老街。虽然位置变了,但以前商贸集市很多显著的特点却被保留了下来。比如说老街的布局,就完全忠实原有规模样式,一字长蛇,绵延一公里,一头连接码头,一头接通陆路干道,中间既无岔路分支,也无明显起伏,不管是道路还是桥梁都充分考虑到赶集时摊位变动扩张的需求,尽量留有空间又恰到好处。

在老街房屋的建造上同样如此,由于最早老街起源于纯商用的摊位,并无生活区的设置,新的老街后来虽然逐步扩展成镇,但继续延承了这一特点,街市两旁只做买卖,居住则另选近处。所以街道两旁的建筑几乎全是一层楼宽面阔单间门面,在风格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如同精心设计了一般,行走其中,各家各户买卖什么一目了然。

在合川,有一种热闹叫“赶潮市”


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当年这样的古镇设计到了今天却发酵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应。但凡是重庆古镇圈的朋友都知道,其他古镇也许只去一次就足够,而金子镇却非去两次不可。原因就在于老街赶场天与非赶场天两种迥然不同的风貌,赶场天,四面八方商贩农户云集,老街处处接踵摩肩,店铺个个挤得密不透风,吆喝叫卖起此彼伏,颇有点清明上河图中游的感觉;其他时间人们各归住处,老街上行走百米,不见一人,家家闭户,门可罗雀,风卷落叶,宛如鬼城。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让人时常怀疑身在梦中,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赶潮市”也有了新的诠释,只是水潮换成了人潮。

文图+重庆客特约主笔 寒溪夜浣

在合川,有一种热闹叫“赶潮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合川   老街   茶馆   酒肆   河滩   潮汐   渔民   重庆   摊位   金子   古镇   码头   商品交易   热闹   买卖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