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鸡公山遗址,出土数万件石制品,将江汉平原历史提早四五万年

众所周知,旧石器时代从距今大约300万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标志的人类物质文物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打制成合适的工具。到了旧石器晚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就地取材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开采石料,制作石器。因此,一些能够提供丰富原料的山地就会有人从周围地区不断来到这里,从岩层开采石料,乃至就地制造石器,因而出现了一些石器制造场。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这样一处遗址,即湖北荆州鸡公山遗址。

荆州鸡公山遗址,出土数万件石制品,将江汉平原历史提早四五万年


鸡公山遗址位于湖北荆州市小北门外4公里处的郢北村鸡公山,是一座旧石器晚期遗址,遗址西南距荆州城大约5公里,南距汉代古郢城北垣大约500米,西北距楚国故都纪南城大约5公里,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上世纪80年代,在修建荆沙铁路取土时发现了鸡公山遗址。到了90年代初,因修建宜昌到黄石的高速公路,当地文物部门对鸡公山遗址展开了考古勘探与发掘。

荆州鸡公山遗址,出土数万件石制品,将江汉平原历史提早四五万年


经过前期勘探遗址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距今大约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内发现有由5个砾石围成的圆形石圈和脚窝等居住遗迹,石圈直径约2米,其内放置有少量尖状器和砍砸器。据专家推测,石圈应是当时人类居住的圆形窝棚的遗迹,另外遗址中还出土有石制品数万件,石器类型以小型刮削器为主。此外,在遗址的南部还发现有一处石器制作场所,其种类有尖状器、砍斫器、刮削器、石锤、石钻以及砾石、石核、石片等。

荆州鸡公山遗址,出土数万件石制品,将江汉平原历史提早四五万年


鸡公山遗址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平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居住遗址,它的发现和研究,将人类对江汉平原地区的开发历史提早了4~5万年,是中国考古学界对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地带居住、生活等方面研究和探索的里程碑。鸡公山遗址内不仅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打制石器、石核和石器废料,而且发现了丰富的遗迹现象。在遗址中部有数个由大量石器围成的不规则形空地,鸡公山遗址是一处长期使用并保存完好的石器制作场,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平原居址的空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江汉平原   荆州   遗址   楚国   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   砾石   湖北   石料   石器   晚期   遗迹   平原   人类   地区   旅游   历史   石制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