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长清发现邿国大墓,出土文物340多件,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

众所周知,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后的第三个王朝,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实施分封诸侯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在分封的诸侯国中,我们熟知比较大的诸侯国齐、楚、秦、晋、吴、越等,其中还有一些比较小的诸侯国,而这就要从仙人台周代贵族墓的发现说起。仙人台周代贵族墓位于山东长清东南20公里的五峰山之阳的南大沙河北岸,距离济南市约25公里,隶属于五峰镇北黄崖村。遗址高出河床及周围地面4至20米,是一处典型的河旁高台遗址,发现一座被遗忘的古国。

山东长清发现邿国大墓,出土文物340多件,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


仙人台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只做了初步的调查,直到80年代又做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复查。到了90年代,随着考古技术的发展,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经过勘探和发掘,确定仙人台遗址是一座周代的墓葬。发掘成果显示,仙人台遗址文化性质较为复杂,先后包括了岳石文化和西周、东周、汉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其中以西周早期聚落和周代邿国贵族墓地的资料最为丰富和重要。

山东长清发现邿国大墓,出土文物340多件,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


周代邿国贵族墓地共发现墓葬6座,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虽然墓葬都曾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未曾遭盗掘扰乱。专家表示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规模有明显的差异。墓葬中随葬品的非常丰富,出土文物共计340多件,包括铜器、玉石器、陶器、骨角器、海贝等。其中刻有铭文的铜器7件,并有许多随葬品是首次发现,出土了利用失蜡法铸造并镶嵌宝石的双龙镂孔圆柄短剑,是我国所见到的最早的蜡模铜铸件。对于墓主人性别,经过初步鉴定和从随葬品的种类、器形和用途分析,2号至5号墓均为女性,1号和6号墓为男性。

山东长清发现邿国大墓,出土文物340多件,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


专家介绍,邿国是周代东方一个附庸小国,受鲁国控制,由于邿国国小位卑,所以文献记载极少。《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三年夏,邿国发生内乱,分裂为三,鲁国出兵救援邿国,并乘机吞并了邿国。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而仙人台遗址中6号墓居然出土了十五鼎。邿国国君可以说是无法无天,专家推测可能正是因不守礼法,才导致了国家分裂,最终被鲁国乘机吞并。仙人台周代贵族墓的发现不仅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更为邿国历史研究提供了可靠丰富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东周   国君   高台   发现   周代   周朝   铜器   墓葬   西周   出土文物   山东   诸侯   墓地   遗址   仙人   贵族   文献   年代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