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三千多件遗物,一座墓葬竟出土8颗人头

众所周知,云南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自此开始中央王朝对大理的统治。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云南大理市剑川县海门口遗址,考古专家清理出土3000余件遗物,发现“干栏式”建筑遗址,颠覆了专家的推断。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三千多件遗物,一座墓葬竟出土8颗人头


海门口遗址位于大理剑川县甸南镇海口村海尾河以西,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于1957年向西拓宽海尾河而发现并进行发掘清理。50年代和70年代考古专家曾进行过两次发掘,但因种种原因,发掘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遗址还没有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后来,因种种原因此事被耽搁30余年,直到2007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海门口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大理州、剑川县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在2008年年初正式开始发掘。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三千多件遗物,一座墓葬竟出土8颗人头


根据考古专家统计,海门口遗址三次发掘共出土文物3000余件,包括陶器、石器、木器、铁器、铜器、骨角牙器、动物骨骼和农作物八类。其中陶器最多,土层中出土的泥质和夹砂的磨光黑陶、镂空圈足器为云南早期遗址中第一次发现,在周边已发掘的早期遗址中没有出现过。石器有斧、锛、凿、刀、镞、锥、环、纺轮、磨石等。石刀全部穿孔,有单孔、双孔,也有磨槽后穿孔的。骨角器有针、锥、纺轮、穿孔兽牙、穿孔骨片等。铜器有斧、铖、刀、凿、环、鱼钩和装饰品,还发现半块陶范,范上花纹与一把铜斧花纹相吻合。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三千多件遗物,一座墓葬竟出土8颗人头


海门口遗址出土文物,属铜石并用时期文化,这一遗址的发现,反映出云南原始社会末期的面貌,说明当时这里已形成一个滨水的村落,村落房屋为一种干栏建筑,与近代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房屋相似。专家表示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颠覆了考古专家的推断。海门口遗址本次发掘出土的铜器和铸铜石范,以确切的地层关系证明了该遗址为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滇西地区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三千多件遗物,一座墓葬竟出土8颗人头


剑川海门口遗址,在第五次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少量的墓葬及随葬品,而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墓葬中出土的东西让专家们十分震惊。据专家介绍,出土的大多数墓葬都属于石构墓,为滇西、川西一带青铜时期的普通葬俗,但却有三座墓葬为早期墓葬,其中一座尤为特别。因为在这座墓葬中有五个人头排成一列,下面还有一列,就是上下重叠,下面是三个人头,总共就是八个人头,然后还有两件随葬的陶罐,和它放成一线。这样的葬俗,在全国范围内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所以说在剑川的这次发现的话,是全国首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海门   剑川   墓葬   云南   云贵高原   遗址   人头   剑川县   大理   铜器   陶器   遗物   青铜   发现   专家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