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去兰州了


忽然,想去兰州了

生活很累,去兰州走走吧!

兰州~初印象

兰州~总是在清晨出走

兰州~夜晚温暖地醉酒

兰州~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

兰州~路的尽头是海的入口

忽然,想去兰州了

说起兰州,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大多数人脑海里也许浮现的会是遍布全国的【兰州拉面】

其实,当你来到兰州,才会发现,这座城市中只有【兰州牛肉面】

忽然,想去兰州了

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似乎常常被人们忽略。大家将它当做中转城市短暂停留,匆匆一瞥。

前往圣地西藏,你会来兰州

前往大美新疆,你会来兰州

前往悠悠丝路,你会来兰州

前往九色甘南,你会来兰州

可是,你也许从来没有在这里放慢匆忙的脚步,仔细品味兰州

忽然,想去兰州了

兰州,一座最江湖的城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杯冰镇黄河啤酒,邀请你来一起把兰州喝醉

当黄河的微风轻抚发梢,悠然欣赏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妩媚

你一定会情迷兰州

忽然,想去兰州了

奔流不息的黄河,滋养兰州大地

忽然,想去兰州了

兰州是我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人们都说,山代表宽厚,水代表包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兰州就是这样一座山水相拥的美丽城市!

九曲黄河,承载着古老金城绵延的历史与未来;

丝路重镇,驾通了东西文化对话的友谊和桥梁;

水车悠悠,欢唱着华夏文明传承的歌谣与神话;

兰山巍巍,见证着现代兰州蓬勃的绚丽和生机;

忽然,想去兰州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冰峰雪山中发源,咆哮着,奔腾着,带着狂放不羁的气势,向东流去时经过了这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一个黄肤色的民族,黄水、黄土、黄皮肤,构成了这块神奇土地的主色调。

黄河每天都哺育着这座城市的人们,用它做饭, 用它酿酒,用它运输,用它灌溉...

将黄河灌进胸膛

有诗意亦有疯狂......

古老的水车,转动兰州活力

忽然,想去兰州了

忽然,想去兰州了

兰州黄河岸边曾经拥有两百多架大型水车,被誉为“水车之都”!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它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兰州的水车制造工艺日前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让古老的兰州水车焕发了生机。

当你来到这座繁华的城市,漫步在黄河岸边,几轮巨大的水车赫然出现在眼前,潺潺流水伴随着古老水车吱吱呀呀的转动,古老与现代就在这座城市里悄无声息的交融。

它转动的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也是这座城市不停向前的活力!

百年的铁桥,述说兰州往事

忽然,想去兰州了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它建成于1910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公路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远在中山桥建成以前,两岸人民渡河的主要方式就是浮桥、木船和筏子。但由于那时黄河水大流急,回湍冲射,用木船和筏子渡河简直就是“渡河如渡鬼门关”,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了渡过黄河,葬身于咆哮的急流之中。今天,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多元的文化,表现兰州热情

让人大饱口福的“吃文化”

来到兰州,琳琅满目的众多美食,无时不刻的挑战着你的味蕾

大名鼎鼎的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拉在手里四根线,下在锅里团团转,放在碗里莲花瓣,吃在嘴里嚼不断

吃上一碗,浑身舒坦

忽然,想去兰州了

手抓羊肉

兰州手抓羊肉是源于甘肃东乡手抓,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而兰州手抓羊肉,吃的时候在肉上撒上一小撮椒盐,然后再咬一口大蒜,真的是满福得很。手抓可以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可以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可以煎吃(用锅煎热)。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忽然,想去兰州了

热冬果

热冬果是甘肃省有名的传统小吃。相传由唐朝的宰相魏征所创造。上百年来兰州人喜食街头小吃。兰州地气干燥,热冬果乃冬季下火之佳品。每年初冬,兰州街头卖热冬果的小摊便随处可见。煤火炉上放一特大砂锅,煮着黄橙橙的大梨,热气腾腾地散发着淡淡的药味和清香。遇到下雪天,吃碗热冬果,浑身的温暖舒畅如漫天的雪花般飘散开来。

忽然,想去兰州了

灰豆子

兰州独有的一种甜食小吃。用当地的蓬灰与豌豆,红枣,白糖一起熬煮成的粥,冬夏,早晚皆可使用,老少皆宜。灰,说的是蓬灰。一种兰州地区特有的从一种植物提炼出的食用碱。豆子,就是豌豆。加了食用碱的豌豆汤。加碱是为了让豆子绵软,让汤里有股说不出的香味,不是甜淡但也不苦涩,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口感,随着豆质的绵沙,还有枣香一同入口,豆子没有完全的变成豆沙,那样就太没趣了,它会有稍微硬一点的嚼感,甜甜的豆香,便由此而来了。

忽然,想去兰州了

酿皮子

西北特色风味小吃,味美爽口,经济实惠,酿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其特点是色泽橙黄而透明,吃起来柔软又有韧劲,风味特佳。食用时,要将涮好的一张张酿皮子切成细条,上面再放上几块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面筋,浇上辣椒油、醋、蒜末、酱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悦目,香味诱人。

忽然,想去兰州了

让人悠然自得的“喝文化”

来到兰州,我们一定要喝上一口

白喝茶,夜喝酒

兰州潇洒走一走

兰州特色的产品,不是铁观音,也不是龙井,而是极具当地特色的“三炮台”

忽然,想去兰州了

三炮台,是用甘肃临泽小枣、福建桂圆、新疆葡萄干、荔枝干、优质冰糖为佐料配制而成。因地方口味,也有加入杏干、菊花、干玫瑰。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活不算上等,只有鲜、爽、活才为茗中佳品。

坐在美丽的黄河之滨,看着西北壮美的山川河流,悠然自得的‘’刮个碗子‘’(喝三炮台的当地叫法),生活本该如此惬意。

忽然,想去兰州了

夜幕降临,这座热情的城市人声鼎沸,灯火辉煌。

约上三五好友,在黄河边,在酒吧里,在被称为“万人坑”的啤酒广场,交杯换盏,一饮而尽,这样才能甘肃兰州的热情。

兰州人喝酒喜爱划拳,吼声洪亮,出拳利索,以热情好客和朴实的民风迎接外来的客人,如果你的酒量不好,就千万别说自己会饮酒,否则一旦开戒,面对豪放的真诚,你能不醉么?

忽然,想去兰州了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甘肃省兰州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太平鼓大约出现在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开辟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大多用以祭祀、舞蹈、音乐。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就是早期的太平鼓。

忽然,想去兰州了

兰州社火

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艺术,因此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各地社火内容形式各有千秋。兰州永登社火一般有龙、头场、小场(腊花)、铁芯子、狮子、熊、高跷、旱船、太平鼓组成。夜社火中还有滚灯。

忽然,想去兰州了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

忽然,想去兰州了

羊皮筏子黄河漂流

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年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像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遗产。

忽然,想去兰州了

人们都说山代表着厚重,水代表着包容,而兰州就是这样一座山水之城,因此这里的人们热情包容的性格与生俱来。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大家一定听过: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给我......

忽然,想去兰州了

兰州,一座最江湖的城市,小伙热情豪迈,姑娘直爽洒脱,你来的兰州,听着一首黄河谣,与我一起用一杯黄河啤酒,将兰州喝醉!

忽然,想去兰州了

大西北的风土人情,造就了兰州人民的豪爽与热情,来到兰州,就有了回家的感觉

吹一吹大西北的风,喝一口大西北的酒

来兰州,做一回豪爽洒脱的西北人吧!

更多有趣旅行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刘先生的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兰州   炮台   太平鼓   筏子   社火   铁桥   黄河   皮子   水车   中山   豆子   古老   热情   城市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