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山风情小镇:生金 开花 起风情

农村居民,都希望村庄周围环境优美,能看见山,望见水,家门口也有打工机会,有钱赚。这两年呀,洛河镇将林水会战与产业振兴、文化旅游互融共生,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金花山民俗风情小镇。让金花山生金,开花,充满了风情。

金花山风情小镇:生金 开花 起风情

走进洛河镇丰家泥沟村,像是走进了一片美丽怡人的乡村田园画卷,湿地公园绿树成荫,河水碧波荡漾。丰家泥沟村位于洛河镇驻地东北5公里,北依青峰岭,南眺金花山,地理位置虽不偏僻,但若早几年来到这里,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场景。

丰家泥沟村村民 丰良 我们村以前没改造的时候直接进不来,那时候路太窄,小车都过不来,我们村叫泥沟子,泥特别多,下了雨太粘。这个河以前没改造的时候,直接臭的没法办,全是脏水腥臊烂臭的,小鱼都没有。

金花山风情小镇:生金 开花 起风情

2019年,洛河镇把新一轮林水会战作为巩固生态优势、提升人居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全力推进道路绿化提升、节点打造、门前河和汪塘治理,将原来垃圾遍地的臭水塘变成了环境优美的乡村湿地公园。

丰家泥沟村村民 丰良 现在改造好了以后,水一点污染也没有了,很清澈,鱼也很好看,晚上出来玩玩,老少都觉得很痛快。

与湿地公园一路之隔的,是丰家泥沟村一座名叫“金花山”的山,然而,金花山原来却不像它的名字这样美丽,只是一座普通的石头山。

洛河镇副镇长 庄新强 老百姓在上面也没法种地,去年通过门前河治理,打造了一个市级美丽乡村片区,把环境变好了,生态变好了,也想着怎么发挥生态的作用,让生态生金。我们村后面就是日照最大的水库青峰岭水库,也是山东省第四大水库,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我们想着环境治理好了,对南边的金花山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金花山风情小镇:生金 开花 起风情

通过土地流转项目,洛河镇对600多亩土地进行了统一整理,在原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青龙溪湿地公园的基础上,将丰家泥沟、金华、仇家官庄、郭家泥沟四个库区移民安置村集中打造成为一个集餐饮购物、休闲采摘、民宿居住、水上乐园、民俗体验于一体的金花山民俗风情小镇。

洛河镇副镇长 庄新强 我们引进了一个农业企业,种植了“不老莓”,下一步我们还准备进一步发展玻璃温室大棚,建一部分民宿,建设农家乐,把金花山打造成集餐饮、休闲、民宿、采摘于一体的风情小镇,也成为青峰岭水库的窗口和南大门。

依托项目,洛河镇有了更多的“生态名片”和“市场名片”,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而且种植大户、企业又为农户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丰家泥沟村村民 丰良 我们现在老少爷们都很高兴,家里女的上去拔个草,可以挣点钱,以后结了不老莓的话,老的少的上去都能挣点钱,可以说很支持这个事。

金花山风情小镇:生金 开花 起风情

洛河镇副镇长 庄新强 我们联系了市里一个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老百姓每年都能见到固定的土地流转费,这600多亩地农业企业来了之后也需要雇佣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去务工,老百姓就增加了两块的收入,一块是土地流转,另一块就是务工的收入。

为了进一步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镇域环境,洛河镇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抓手,对沿河道路进行重点修整,打造沿河绿色长廊景观带,深入挖掘村庄历史禀赋和传统文化并加以运用,打造了五谷丰登广场、石碾驿站等乡村记忆节点,妆点了当代农村生活的韵味,让乡愁成为了永不褪去的底色。

洛河镇副镇长 庄新强 建设美丽乡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同时也是要保持好的生态,怎么更好的发挥经济效益,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也是我们现在着力做的一个方面。

山水为媒,生态生金,一幅以绿色生态环境为基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洛河大地铺开。


本文转载于: 莒世闻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金花   青峰   小镇   风情   山民   沿河   山风   湿地   水库   乡村   老百姓   生态   土地   公园   收入   美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