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往事(一)新生报到、美丽校园、同学相识

我的大学往事(一)新生报到、美丽校园、同学相识

华东师大校门

在谈到自己的时候,我时而掀起、时而放下忏悔室的门帘——任我自由选择;然而在谈到别人的时候,我就不自由了:天知道什么事可以说,什么事又最好不置一词?

——[苏联]伊利亚•爱伦堡《人,岁月,生活》795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大学,曾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大学,也是我继续梦想的地方。如果说高考是我人生的转折点,那么大学,就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驿站。

从1979年7月参加高考、跳过“龙门”,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到1983年7月毕业分配、告别母校,我在丽娃河边,度过了一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2019年,在入校40周年之际,我回忆并写下大学四年一些往事,作为对那段经历永久的纪念。


(一)

1979年9月6日上午,经过十七八个小时海上的颠簸,我乘坐的“繁新”号轮船抵达了上海公平码头。我手提行李,从船上下来。天上下着丝丝细雨,远处的高楼,隐藏在雨雾之中。

之前,我曾两次来上海。一次是1974年,那时我还在工厂,与几位朋友结伴来上海、杭州、苏州游玩,第一次见识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从而燃起了追求理想的火光。另一次是1977年,我与母亲陪同重病的父亲来上海求医。当许多人踏入高考考场,我却奔波在上海几个大医院。而这一次,经过半年多的拼搏,未读完小学的我,一举考上了重点大学,告别家乡和工厂,前来上海开始4年的读书生涯。

由于提前一天抵达,码头上没有人来接站,我自己乘车来到中山北路3663号师大校区。当看到大门一侧“上海师范大学”校名,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从离开小学校门,到跨入大学校门,我用了整整13年时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比起许多人来,我还是非常幸运的!

我的大学往事(一)新生报到、美丽校园、同学相识

在师大门口留影

在我的面前,一条宽阔的大道伸向远处,高大的梧桐树矗立两旁,高等学府那种庄严感、深邃感,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路上人来人往,但不见迎接新生迹象。经向路过的学生打听,我找到中文系负责接待新生的徐晓杜老师。他个子不高,剪着短发,显得很年轻。他告诉说,我是中文系第9位报到的新生,并让我先到第一学生宿舍342房间休息。

下午,我被安排到326号房间,同寝室已来了一位同学。他叫李柱梁,模样很朴实,来自安徽,应届毕业生。我们两人费了很大劲,抬来三张双层床。我选了窗边那张床,把随身带来的东西,整理安放好。从现在起,一舍326房间,就是我的“新家”了。

初进大学,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安置好住处,我就去校园里转了一圈。华东师大校园之美,出乎我的想象。特别是文史楼、校大礼堂、办公楼、图书馆等建筑,给了我很深印象。

我的大学往事(一)新生报到、美丽校园、同学相识

在毛主席雕像前留影

沿大道往西,跨过丽娃河上的石桥,迎面是毛泽东的全身雕像。大道尽头,是物理系、政教系、化学系三座大楼。来往的学生们,背着书包,步履匆匆。有的人看起来年纪比我还大,有的人则显得比我小很多。

沿大道向右转,看到了一座很大的体育场,四周围着铁丝网。跑道上,足球场、篮球场上,许多学生在运动。在南边草地上,有同学在打排球和羽毛球。

这就是我们的大学校园,我将在这里度过四年求学生涯!

初进大学,要过集体生活,还不习惯。第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很久才入睡。这一夜睡得真香。早上,如不被外面打扫寝室的声音吵醒,我还不知睡到几点呢。从楼上下来,看到楼外树林里、草地上,一些学生来往走着,口中念念有词,应该是在学外语吧。还有些同学在晨跑锻炼。

早饭后,我去中文系办公室办理了报到手续,拿着新生报到证,到食堂办理了粮油迁移手续。按规定,每人每月伙食费是17元。食堂给先发了12元3角饭菜票,其余的以后再补。我们在河东学生食堂就餐,饭菜很便宜,每顿饭8分钱就够了。

我向徐老师请了假,去公平码头提取了行李,乘车回师大。一进学校大门,见林荫大道两旁,各系都设了报到处,立起了欢迎新生的标语牌,陆续有新生前来报到,老同学们连忙上前接待,很是热闹。

我的大学往事(一)新生报到、美丽校园、同学相识

326寝室同学在文史楼前合影

回到一舍326室,同寝室其他四位同学都报到了:郑文波,四川人,年纪比我稍大,当过高中教师;刘伟勋,上海人,曾去过黑龙江支边;林孙珍,江西人,当过木匠;宋文伟,江苏人,应届毕业生。三张双层床,上下6个铺位,全都铺上了被褥;三张书桌六个抽屉,每人分一个,放置私人用品。整个房间塞得满满当当。从每个床铺的布置,就能看出床主人的生活经验。

对面和旁边寝室的同学,也都来报到和入住了。放好行李,大家在各个寝室串门,相互问候相识。同学们基本上来自于华东各省市,上海本地人居多。很快,我就认识了来自福建的宋琳,来自上海的汪保鸽,还有来自江苏的姜苏等同学。一些同学结伴去校园各处走走;一些同学在寝室里,兴高采烈地交谈。谈论最多的,还是刚刚过去的高考。说着聊着,有的就询问对方高考的分数。据说,中文系79级考分最高的,是三班来自江西南昌的祝春亭。外地同学考分普遍高于本地。没想到上海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那么低。(未完待续)

注:压题彩色照片,由作者2013年回母校时用手机拍摄;文中老照片,为作者本人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双层床   新生   同学   考分   华东师大   大学   什么事   中文系   校门   上海   码头   食堂   行李   寝室   相识   往事   大道   美丽   校园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