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的典范

前因:罗马兵团追击汉尼拔:公元前216年5月,罗马废除独裁官制,元老院授权执政官征召九万人兵团,追击汉尼拔。

公元前216年6月,罗马九万人兵团在坎尼与汉尼拔会战,罗马再次惨败。惨败后,罗马決定彻底执行费边战术,最终拖跨了汉尼拔。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后的15个月里,罗马与汉尼拔僵持着,独裁官费边坚決不与汉尼拔进行兵团会战。恢复元气后,罗马人仍想与汉尼拔決战,坎尼战役发生了。

以少胜多的典范

坎尼位于意大利东南部


公元前216年春,罗马选出塞维利乌斯和小雷古鲁斯为新任独裁官,费边去职。5月,罗马元老院废除独裁官制,任命瓦罗和鲍鲁斯为执政官。

汉尼拔军团的粮食即将耗尽。6月,汉尼拔行军至那不勒斯东侧奥凡托河畔的坎尼要塞。坎尼要塞位于罗马城南方两百余公里外。奥凡托河附近,种有大量的农田。

罗马元老院认为,一旦汉尼拔得到坎尼要塞,罗马失去的不仅是要塞附近的产粮区,坎尼南方的粮食,也无法运到罗马。

因此,罗马派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9万人部队前往坎尼。其中罗马步兵4万人,骑兵2400人;盟军4万人,骑兵4千人。汉尼拔军团有4万步兵和1万骑兵,其中有不少新加入的高卢战士。

罗马军团由瓦罗和鲍鲁斯共同指挥,瓦罗主张立刻決战,鲍鲁斯认为需要等待时机。汉尼拔得到这个情报后,再次派出轻骑兵出阵骚扰抗辱骂。随罗马军团出征的元老院议员们群情激愤,瓦罗决定进攻。

两军的大本营,均位于奥凡托河东岸。罗马安排1万人守住大本营,8万人在河西岸布阵;汉尼拔用5干人守营,剩下的4万5干人过河出战。

以少胜多的典范

坎尼战役态势


罗马布出三列阵,步兵位于中路,前部是轻装步兵,重装步兵居于其后;盟军步兵排在罗马步兵的两侧。右翼是鲍鲁斯指挥的2400罗马骑兵,紧贴着奥凡托河畔左翼是瓦罗指挥的4000盟军骑兵。

汉尼拔放奔了方形阵,排出新月阵。中路是步兵,步兵由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那批老兵,与高卢人混编而成;投石手与标枪手也混编在其中。左翼是哈斯德鲁巴率领的老兵与高卢新兵混编的骑兵队,他们正对着鲍鲁斯的罗马骑兵;右翼是汉尼拔的王牌努米底亚骑兵。汉尼拔三弟马戈,率领着刚组编的近卫军团拖后双方花了ー上午布阵,中午时分,罗马的军号响起,战斗开始。东北方向的汉尼拔军团处于顺风位置,投石手的石块掷得极远,一块石头正中鲍鲁斯脑袋,鲍鲁斯倒地身亡。

罗马中路步兵开始进攻,他们以标枪开路,后排的重装步兵不断涌来,将汉尼拔军团凸起的新月阵,压成了凹月阵。

汉尼拔命令右翼骑兵加入战局,冲散了罗马的左翼骑兵。就在这时,瓦罗突然从战场上逃跑,罗马右翼騎兵一下子就溃散了罗马左右两翼骑兵,在十分钟内崩溃。像特雷比西河战役一样,罗马步兵队伍过长,鲍鲁斯之死加上瓦罗的逃跑,使罗马士兵心理崩溃,有步兵开始逃跑。汉尼拔的騎兵,乘机杀入,不断在罗马步兵中穿插包抄。

罗马步兵彻底放弃阵型,丟弃头盔和盾牌,他们想跳入河中,游回大本营。这个举动,让罗马士兵成为屠宰场里的牛羊。

以少胜多的典范

貌似强大的罗马军团并不是无敌地


汉尼拔的两翼骑兵开始合围,与中路的步兵配合,将罗马士兵围在一个个的包围圈中,投石兵和标枪手不断把石头和标枪扔到包围圈里,罗马士兵多次试图沖出包围圈,但都失败了。罗马人被马踩死、被剑砍死、被斧头劈死、被标枪刺穿、被石块死。

在6个小时的战斗中,罗马有5万人阵亡,2万人被俘;约有1万人逃回到大本营。罗马包括现任执政官鲍鲁斯在内的上百位官员战死。汉尼拔一方,6000余人战死。

坎尼之役结束后,第二次布匿战争已经打了两年,罗马17岁以上的男子,有五分之死于汉尼拔手中。在意大利南部,罗马的盟友纷纷倒向汉尼拔;西西里岛上出现了针对罗马的起义;马其顿的腓力五世決定支持汉尼拔,与罗马开战,形势对罗马极为不利。

后果:费边战略重现:罗马再次启用费边战略公使汉尼拔再未贏得大规模会战,一代战神,最终流放他乡。

结论:坎尼战役中,运气以及骑兵再次帮助汉尼拔获胜,给罗马造成惨重损失。但汉尼拔随后犯下战略失误,未攻击罗马城,使罗马人获得最后生机,并拖跨汉尼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执政官   标枪   罗马   左翼   盟军   右翼   步兵   要塞   公元前   骑兵   兵团   大本营   典范   战役   军团   士兵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