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齐鲁,艾条飘香,盘点全国资历最老的山东粽子

一年一度的甜咸大战又开始了,作为北方甜粽的第一代表,山东派出了以下几员大将,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左上]黄米红豆粽

“粽”情齐鲁,艾条飘香,盘点全国资历最老的山东粽子

图片来源:网络

您甭管是椒盐豆粽、芦兜粽、蜂蜜凉粽、硷粽、豆粽、鲜肉粽,都比不上我们黄米红豆粽的源远流长,意蕴深远。

从黄米和红豆这两大食材说起。《诗经·魏风》中有这样写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其中“黍"就是咱们包粽子所用到的黄米,在山东、河南以及河北南部称其为稷。“社为土,稷为谷”,孔儒治政篇有言:“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儒家将天下与万民的利益视为根本利益,而黄米即是民生百姓的象征。其次,《礼记·玉藻》记云:“天子素带,朱里“,红豆正是象征着古代高贵的赤色。红豆被黄米所包裹,意味着君主“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与儒家所讲求的,君臣伦常是建立在天下万民基础上的公共伦理所吻合。因此,小小的黄米粽子所包含的是孔子“政者正也”,并且必须“为政以德”,关爱民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农耕饱食,否则“民无信不立”,水可覆舟的仁厚爱民的思想。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朴实的山东人民将黄米红豆粽代代传承。黄米和红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夜,取棕叶2张叠放,从中间折成漏斗状。先放入四分之一的黄米,放入红豆,再用黄米铺满,将顶部的粽叶折下包裹底部漏斗,成三角形粽子,用白绳捆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水浸没,用旺火把水煮沸,改用慢火煮约2个小时即可取出。黄米红豆粽蘸着白糖食用,尤为软糯清香。

[左上]宇宙豆沙粽

“粽”情齐鲁,艾条飘香,盘点全国资历最老的山东粽子

图片来源:网络

听没听过一句话,“咸派占领地球,甜派征服宇宙”。粽子甜咸之争正是从“神舟十号”将一枚豆沙粽带上太空那一举世闻名的事件开始的拉扯论战,因此一战,豆沙粽被冠与了“宇宙”一词。在历史上,粽子馅的拉扯是从元明时期开始的。那时粽子的包裹原料已从菰叶演变为箬叶、芦苇叶,粽子的原料就从白粽变成了增加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的杂粽。

将赤豆洗净,入锅加水浸没,用旺火煮3小时。 再改小火焖1小时,待赤豆酥烂后,倒入淘箩。淘箩下面放大盆,用手不停地推擦酥烂的赤豆。同时将水从淘箩内徐徐淋入,直至细豆沙全部流尽为止。将淋入的细豆沙在盆内静置15分钟左右,筚去上面的余水,加入白糖拌匀,即成豆沙,捏成直径4厘米、长6厘米的豆沙馅芯。将糯米淘净,沥去水分,取粽叶3~5片,卷成漏斗形。加入糯米20克,放入馅一个,再加盖糯米20克,然后用粽叶包紧,用棉线扎牢。粽子入锅,加清水浸没,在旺水上煮3小时左右,即成老少皆宜、软糯香甜的豆沙粽子。

[左上]阿胶粽子

“粽”情齐鲁,艾条飘香,盘点全国资历最老的山东粽子

图片来源:网络

五月五,是端午,做个粽子送贵府。阿胶粽子是大补,滚汤文火来蒸煮。阿胶是古今常用的名贵滋补剂,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阿胶为补血之佳品,尤为适宜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本草图经》曰:“今郓州皆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即,以山东省东阿县东阿井中的水熬成的驴皮胶的质量最佳。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阿胶含有蛋白质、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钙、钾、钠、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食用阿胶能够强化人体中的钙质营养,保护神经,改善睡眠。阿胶粽子的做法并无独特,在糯米中加入阿胶糕,蒸熟即可。在炎炎夏日,阿胶粽子不乏是缓解头晕目眩的好食品。

[左上]槲叶粽

“粽”情齐鲁,艾条飘香,盘点全国资历最老的山东粽子

图片来源:网络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山东半岛常会吃这种独具清香的槲叶粽,日照五莲食用者居多。端午节前,采集槲树上坚硬的槲树叶,日照熟化后,将变得柔软的槲叶包裹黍米,就成就了槲叶粽这种小众的宝藏味道。

糯米洗净提前浸泡,槲叶刷洗干净备用。选6片叶子三片叶柄朝上三片朝下相互叠加,放适量泡好的糯米左右叠一下,再上下叠加不要露出糯米,取一根稻草或细线缠几圈系好就行。粽子全包好后放入锅里加满水大火煮2个小时,再小火闷2个小时。煮熟的槲叶粽子,沾蜂蜜或白糖吃,会具有槲树叶独特的清香。

[左上]宁阳彩粽

“粽”情齐鲁,艾条飘香,盘点全国资历最老的山东粽子

图片来源:网络

在山东的泰安、济宁、菏泽及周边地区,这里的山东人民过端午节不仅要包粽子、煮鸡蛋,还要再门口悬挂艾叶和粽子。这里的粽子并非粽叶包裹的糯米粽,而是用多彩丝线缠绕在几何壳体上而成的一种手工艺品。这种手工艺品图案繁多,色彩绚丽,当地人还会把艾叶、白芷、菖蒲等等香叶放在壳内,使得彩粽不仅美观夺目,而且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相传这种彩粽的手工艺是乾隆拜祭泰山时期由宫廷贵妇传给当地的画铺手艺人,因此在彩粽上还会用金银线缠绕,象征着皇家尊贵和吉祥平安。并且这种手工艺传女不传男,传递着普通人家对女孩儿的疼爱。

2007年,经过百年的流传和创新,寓意美好、造型美观的宁阳彩粽已经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更广阔的艺术与文化传承的舞台。

小枣甜甜,幸福美满;糯米软软,好运闪闪;粽子香香,一生健康;叶子长长,幸福久长;四线连连,财运连绵。端午节愿你吃出健康,品出清香,好运久长![中国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山东   宁阳   粽子   淘箩   黄米   齐鲁   赤豆   阿胶   万民   漏斗   豆沙   资历   糯米   包裹   放入   来源   小时   旅游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