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独龙族,中缅边境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在中国,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在缅甸,独龙族又名日旺族,主要居住在缅甸克钦邦北部。独龙族虽跨国界而居,但彼此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历史渊源关系。他们说着同一种语言,彼此来往密切,通婚互市。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独龙族人居住的土地一直被各种势力角逐。这片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的狭长地带约有2.7万平方公里,俗称江心坡,也就是现在的克钦邦。在清代,朝廷大员夏瑚巡视边疆时,曾到达现在缅甸境内的葡萄县;但英国殖民缅甸期间,英国势力曾一度扩张到独龙江下游。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缅甸独立后,江心坡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1960年中缅签订边界条约后,因为种种原因,江心坡被划归给了缅甸。在独龙江境内,分布着39至43号5块界碑,界碑们隐藏在茫茫原始森林中,低调地标志着两国的边界线。自此一个族群分居两个国家。在独龙江乡钦郎当,树立了41号界碑。在41号界碑附近,中缅距离最近的两个村庄是贡山县的钦郎当和缅甸克钦邦葡萄县的木克噶村(Mukegeh)。木克噶村距41号界碑约5公里。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克钦邦属于缅甸最北端的一个邦,因地域疏远和民族问题等,这里长期游离于缅甸中央。木克噶村所在的克钦邦葡萄县,山脉横亘,峰峦错杂,峡谷河谷多不胜数,所以陆路交通非常不便,运输主要是依靠骡、马驮运。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在勘界之前,贡山县的独龙族与葡萄县的独龙族,在儿女嫁娶和物资互通上一直交往密切,勘界后虽有减少,但从未中断过。木克噶村有200多村民,全为独龙族,村民们都是喝着独龙江江水长大,和中国境内的独龙族人民一脉相传。1960年之后,他们虽然被边境线分隔为两个国家的居民,但他们世世代代通婚,有着隔不断的亲情。每年,中国境内的独龙族过传统节日卡雀哇节时,木克噶村村长都会代表村民们前来参加。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然而,两个不同国家的独龙族村民,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存在着鲜明的对比。木克噶村山高林密,路很险,且不通公路,到最近的县城-葡萄县城,需要在大山里面整整走上一周多,而他们到中国仅需步行两小时,约5公里左右。木克噶村的生活条件非常落后,生活水平比不上独龙江乡的任何一个村庄。在木克噶村,那里的人们住着竹篾房,依靠烧火山地产的粮食糊口,生活水平就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木克噶村村民的生活物资都是从独龙江背回来的。在村民们家里,来自中国的金龙鱼调和油、中华牙膏、奥妙洗衣粉随处可见。村子里的年轻女孩们做梦都想嫁给中国男人,即便没有户口。据说,木克噶村靠近中国边境侧有一座兵站。士兵属于当地政府的雇佣兵。士兵们非常和气热情,闲时会给来访的客人泡茶。兵站里除了墙上挂着的军装,没看到任何军用物资。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然而,在中国的独龙江乡,无论走进哪一个小村庄,都有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其实,独龙江是云南省最偏远、最落后的一个乡镇,自然条件也相当恶劣,一直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生活着四千多独龙族同胞。近年来,云南省对独龙江乡的扶贫实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因此,独龙江乡不仅生活条件比缅甸要好得多,而且交通非常便利。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两边的差距逐渐拉大。2018年底,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一步跨千年”。如今,独龙江乡1086户群众彻底告别了过去柴扉为门、四面通风、摇摇晃晃的简陋杈杈屋,全部住上了安全舒适稳固的安居房,且分设有客厅、卧室、厨房、储藏室等。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所有村寨都通了硬化路、通电、通4G网络、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安全饮水;所有群众参加了医保和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全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享受14年免费教育。整个独龙江乡面貌焕然一新。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独龙江的不少人都有缅甸亲戚。独龙江人已奔向小康生活,而他们那些缅甸的亲戚们却还在为填饱肚子而奔波。缅甸人常来独龙江走亲戚,看到这边不断延伸的公路、崭新的楼房,以及国家供给的大米和低保,很是羡慕。看到中国政策这么好,很多缅甸人都想回来。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钦郎当,位于独龙江乡的最南端,是靠近中缅41号界碑处的我国最后一个小村落。独龙江在这里告别了中国,向西流向缅甸。如今的钦郎当,建设得非常漂亮,有整洁的安居房,崭新的教学楼,红彤彤的草果,生机勃勃。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在钦郎当,有着大名鼎鼎的月亮瀑布。瀑布高约120米,宽约20米,水量很大,在数里之外就可以听到水声。我们顶着飞洒的水雾,踩着石头从瀑布最下端过去。如果在雨季,定会浑身淋透。水流最大时,下面无法通行,只能从瀑布中间的岩石上钻过去。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从钦郎当到中缅41号界碑徒步约一小时。在中缅41号界碑边,经常会看到身材瘦弱的缅甸人背着沉甸甸的背篓从中国回缅甸。住在附近的村民估计,每个月往返我国独龙江走亲戚或购买物资的缅甸人约四五百人。他们都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大都是大米、菜油、毛毯及常用的日用品。他们行色匆匆,扶着摇摇晃晃的藤篾桥,快步走到河对岸的缅甸。而前来游玩的我们,牢记边防派出所的告诫,没有再越边界一步。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与独龙江乡的朋友们聊天。他们都说,独龙江不少人家都有缅甸亲戚,有些是堂兄弟、有些是外公外婆,有些甚至是亲兄弟姐妹。缅甸的独龙族亲戚们生活如此困窘,中国的独龙族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但是他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在物质上尽力帮忙。为此,他们也很照顾邻国的亲戚,缅甸的亲戚每次回去,都会将他们的背篓装满。是的!同是一族人,同喝一江水,虽然山高水急,但亲情是永远隔不断的。 文/图 纳兰小鱼

同是一族人 同饮一江水 崛起的中国小村与破败缅甸小村成鲜明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缅甸   独龙族   中国   缅甸人   云南省   界碑   兵站   背篓   江心   小村   族人   江水   瀑布   境内   鲜明   亲戚   葡萄   物资   两个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