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土楼是福建的特色名片。近段时间,小鱼与先生在福建永定、南靖、华安、平和等地自驾旅行,有幸近距离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土楼,有“土楼之王”承启楼;“土楼王子”振成楼;小巧玲珑的如升楼;“四菜一汤”的田螺坑土楼群;“东倒西歪楼”裕昌楼;“艺术家眼中的土楼”田中赋土楼群;从国画里走出来的岩太土楼群;“国之瑰宝”二宜楼等等,被客家先辈们的智慧深深震撼着。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然而,在与土楼的老人们聊天时得知,除极少部分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及省级、国家级保护单位的土楼得到开发和修缮外,其它大部分土楼由于年久失修,或无人居住,或无人管理面临诸多危险。老人们非常担心这一座座汇集祖辈心血的土楼倒塌,担忧土楼的营造技艺无人传承。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众所周知,土楼营造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修建土楼,不管是圆形、方形、椭圆形,还是五凤楼,都要经过选址定位、开地基、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修等七道工序。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中国人历来崇尚风水,客家人也不例外。在修建土楼前,楼主会请来风水先生,用罗盘占卦选好大门的朝向。破土动工的时间,也由风水先生选定。破土一般在下半年,因为雨水偏少,又是农闲季节。破土前,客家人杀鸡开祭,在公厅的后墙下,放置五块大石,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以求保佑住宅平安。按照楼址范围,建楼工匠撒石灰粉,为“放线”。向下挖地基,以挖到实土为止,这就是开地基。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夯墙是建土楼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夯墙前夜,要喝动工酒。夯墙时,要放鞭炮,由两三个人站在墙枋上,手持着舂杵,一下一下地夯实土层。高四层以上的土楼,底层墙体宽至少有2米,依层减少宽度,顶层的宽度不少于60厘米,规模小一些的土楼依次减少宽度。据说大型的土楼,一年只能盖一层。泥土得经太阳晒,待干燥了才能受力,盖第二层。为此,三四层高的土楼,通常要建三四年。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土楼建成后,还需等上一年,待土楼干透,缩水定型后才可进行粉刷,否则粉刷上的石灰将会整片脱落,损坏土楼墙面。一座大型的土楼,从修建到装修到入住,至少得花上四五年的功夫,规模更大娄则会耗时更长,有的甚至需要十几年时间。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大多数土楼的墙体厚度都在1米到2米多不等,兼具安全防卫、通风采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冬暖夏凉等多种功能,据说连钉子都很难钉入,比水泥还坚固。如此神奇的土楼,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呢?难道果真如故事中所说的那样,要用大量的鸡蛋清和红糖作为粘合剂,甚至还掺入了糯米浆,果真是这样吗?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永定初溪土楼的徐老爷子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误会。其实在当时,客家人生活在山区,交通非常不便,并不富裕。但客家人头脑相当聪明,为了省钱便就地取材。土楼其实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用竹片木槌不断地炼打翻动,然后堆放停置一段时间使其融合老化。象鸡蛋、红糖、糯米等,只有过年时才舍得吃,平时想吃都吃不到,怎舍得浪费呢?更何况建造如此庞大的土楼,得耗费多少粮食。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土墙的坚固性还在于其“墙骨”。夯墙的时候,工匠们通常会在墙里加入杉木枝条,人们称之为“墙骨”,相当于现代建房中钢筋的作用。杉木枝条坚硬,不容易腐烂。据说当地人从地里挖出来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杉木条,居然坚硬如初。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在土楼的日子,与村民们闲聊得知,由于土楼是生土夯筑而成的,非常惧怕雨水的冲刷,老鼠与其他小动物也会对土楼造成破坏。许多土楼无人居住后,因屋瓦破碎导致漏水,两三年内倒塌是常见的事情。防水防潮是土楼维护的重中之重。因此,很多土楼的下方,都垒有一米多高的石脚。对土楼保护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直有人居住生活。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及时发现土楼出现的小问题,及时修复。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查阅资料得知,永定最年轻土楼侨福楼修建于1962年,南靖最年轻土楼永庆楼修建于1972年。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找到更年轻的土楼了。这又是为何呢?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永定岩太土楼群的林老爷子说,改革开放之后,农村交通非常便捷,方便运输钢筋水泥,然而土楼建好要等1年,且墙干后才能装修。农村人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都选择修建楼房。现此同时,农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大城市闯荡谋生,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很多土楼不再有人居住使用。土楼没人住了,失去维护,也就撑不了多久,这是福建众多土楼倒塌前所面临的情况。只有少部分人,依然在土楼里坚守着。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林老爷子说,儿子在永定城区买了楼房,多次接他去住,但他不喜欢楼房的氛围,住上两三天便又回了土楼。他觉得住土楼太舒适,冬暖夏凉,通风和采光都很好。大家住在一起,犹如一个大家庭,互帮互助,邻里和谐,那种融洽之情是居住在土楼外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此名扬天下。11年来,在永定、在南靖、在平和、在华安,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然而,与火爆的旅游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越来越多的土楼居民从楼内搬出,住进楼房洋房。福建已有40多年没有新建营造土楼了。然而,掌握修建土楼技艺必须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没有实践支撑的情况下,土楼营造技艺又该如何传承下去?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的传承却面临着后续无人的清冷局面。南靖田螺坑土楼群的黄老爷子忧心忡忡地告诉我们,如今,熟知土楼营造技艺、修缮技艺的老工匠已经不多了,年龄也都大了,年龄最小的也有60多岁,且土楼的工作目前只剩下修修补补。他担心土楼营造技艺再过几年,就要销声匿迹了。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小鱼真心希望,有更多土楼可以在来不及之前,得到修复,以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方式,重新焕发生机。能好好说再见的,一定会再见;来不及说再见的,大抵都是永别。 文/图 纳兰小鱼

全民热遗:福建土楼名扬天下 然而许多当地人却忧心忡忡 为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福建   南靖   永定   华安   生土   杉木   名扬天下   楼群   客家人   工匠   忧心忡忡   地基   石灰   技艺   楼房   宽度   小鱼   全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