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是个奇葩的地方,一个县市区有几种方言,你家乡有几种?

湛江市的主要居民为汉民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除通行的普通话外,主要流行雷州话、湛江白话和吴川话三大方言,除此之外,吴川有少量海话,廉江有少量海獠话和地獠话。

春秋战国之前,湛江市境内都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天下,讲的是古越语。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及楚人入粤,才有了古汉语。秦汉时期,大批中原汉人进入岭南,部分进入雷州半岛,带来中原古汉语。

到了唐朝,沿粤东海道进入岭南的人增多,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的雷州半岛吸引了一些北方人口入屯,主要分布在“三雷”地区:徐闻、海康、遂溪,也有小部分到了廉江及吴川。这些从粤东海道而来的“新客”多是福建人,带来了闽南语,又称为“东话”。

到了明清时期,从广府和高州地区到雷州半岛做生意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清康熙年间,废除海禁后,赤坎埠开始繁荣,外地商人纷纷到此经商,粤语逐渐流行。由于粤语相对于闽南语是后来出现的方言,也被称为“客话”。这个时候,闽南语“东话”和粤语“客话”成了雷州半岛最流行的语言。

与此同时,明清期间,来自福建汀州府及广东嘉应府州的客家人迁到廉江,加上清嘉庆年间”土客大械斗“的移民,将客家方言带到了湛江境内,成为湛江第三大方言。

闽、粤、客三大方言传入湛江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分别受到本地语言环境影响,同时也互相影响融合,与当初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闽方言发展成为雷州话(黎话),粤方言发展成为湛江白话、吴川话,客家话变成了本地特色的涯话。

湛江是个奇葩的地方,一个县市区有几种方言,你家乡有几种?

湛江农村群众

在湛江地区的方言分布大致如下——

赤坎、霞山及两者之间的开发区:大部分居民讲湛江白话,城中村及周围农村讲雷州话;

坡头区:以吴川话为主,部分说湛江白话,少数说雷州话;

麻章、洲、东海岛等地:大部分说雷州话,少数讲湛江白话;

吴川市:大部分讲吴川话,少数讲雷州话和(电白)海话;

徐闻县和雷州市:绝大部分人讲雷州话,白话主要流行于农场和县城,涯话有零星分布;

遂溪县:城镇及部分农村讲白话,大部分地区讲雷州话;

廉江市:城区及部分农村讲白话,也有部分农村讲雷州话或涯话,廉江市区一些居民及沿海一些居民讲海獠话,另有少数村落约一万人讲地獠话。

顺便说一下,现代语言学者认为,廉江的海(獠)话与电白的海话不同,故称廉江西部的海话为"廉江海话"。电白海话倾向于闽南语系,而廉江海话倾向于粤语,主要分布于西部沿海车板镇的名教、陆地、南垌、多浪、车板圩附近等乡村。

据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湛江市讲雷州话的人群占总人口的51%,讲粤语(包括白话、吴川话等)占33%,讲涯话的占12%。

新中国成立后,湛江市区成为粤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粤语成为交际的主要方言。改革开放后,随着香港影视娱乐文化的普及,湛江地区讲粤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出现了很多“双语区”和“多语区”。

如“三雷”(遂溪、雷州、徐闻)的城镇及湛江市区及周边农村,原为雷州方言区,现在均可通行粤语;廉江部分地区可通行粤语、涯话和雷州话三种方言。普通话由于是党政机关和学校的指定语言,年轻的一代除了通晓地方方言外,基本上都懂普通话。在湛江

湛江是一个移民区域,原有的古代少数民族早已不在, 早期进入的中原汉语也失传。随着宋元明时期的福建移民大迁徙,存留下来的最早的方言便是闽南语,其次是粤语和客家话。后来,随着粤语的流行,逐渐形成了吴川话和湛江白话。到了现在,普通话比粤语更加普及,冲击着湛江传统的闽南、客家、粤语语系。也许再过几百年,湛江只会剩下普通话这一种语言。

对于湛江方言的种类及未来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遂溪   徐闻   客家话   电白   雷州   粤东   方言   湛江市   闽南语   粤语   中原   奇葩   白话   普通话   家乡   农村   语言   地方   旅游   湛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