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4到2020,袁隆平与湛江的不解之缘,湛江人民不会忘记您

今天,“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从1964到2020,袁隆平与湛江的不解之缘,湛江人民不会忘记您

袁隆平院士在海南

由于海南的温暖气候适宜水稻多造生长和杂交科研,从1964年起,袁隆平已开始利用海南作为试验基地。他每年都像“候鸟”一样,到海南搞水稻杂交试验。而湛江,是袁隆平往返海南的必经之处。

那时,飞机是高干专用的。袁隆平到湛江都是坐汽车,然后坐船到海南。为了赶时间,风尘仆仆袁隆平大多都选择在赤坎南桥车站对面简陋的工农兵旅店住宿,从不讲究住宿条件,也没有空管自己的形象。据服务员回忆,袁隆平看上去就跟海南打工的农民农民一样

1975年,海南岛育种基地和“南繁”指挥部成立,袁隆平担任是“南繁”的重要领军人。

那时秋、春两季,数万育种大军云集湛江,旅店的走廓和楼梯间都住满人。袁隆平回忆时曾说过,没有南繁就湛有杂交水稻的成功,湛江作为南繁的中转站,也为杂交水稻的推广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1964到2020,袁隆平与湛江的不解之缘,湛江人民不会忘记您

袁隆平院士在湛江

海南的杂交水稻试验成功后,袁隆平想:湛江的气候与海南接近,能否也能复制这一模式呢?带着这个问题,袁隆平路过湛江时,也很关心湛江的杂交水稻的育种和推广,为此出谋献策。

后来,在袁隆平的指导下,湛江人摸索、总结出一套大面积育种、种植的经验,并在雷州半岛开辟我国第二个“南繁”育种基地。随后中央和广东省的党媒专门报道了湛江推广杂交稻的做法,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不少地区组团到湛江参观。

当年,有外国公司准备拍摄一部以中国杂交水稻为中心内容的科教片。鉴于湛江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及成效在全国很有名气,袁隆平重点选择在湛江拍摄专题片。

1995年底, 袁隆平与外国摄制组一行人抵达湛江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一带。袁隆平十分平易近人,拍摄过程中,他既当“演员”,又当翻译,事事亲力亲为,给摄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部专题片高度赞誉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震动,而湛江也在片中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镜头。

2012年6月,袁隆平再次率队亲临湛江雷州超级稻工程建设基地现场观摩。年过八旬的袁隆平顶着烈日,大汗淋漓,一边在田垅上观看水稻生长状况,一边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

当看到种植区内的超级水稻被稻穗压弯腰,袁隆平亲自跨过水沟,走下湿洼的田地,亲手抓起稻谷仔细察看其品质,并对稻田产量进行了估算。

“雷州半岛真是一个鱼米之乡!在这里能拥有这样辽阔的平原,而且土壤肥沃,这真是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置身于金黄色的稻田中,看着身旁结满稻穗的超级水稻,袁隆平如是说。

他指出,“两分地养一个人工程”按照亩产量可以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个阶段,依照湛江目前超级稻亩产量的情况来看,已经进入了小康型。

袁隆平表示希望能与广东海洋大学教授专家共同努力,研究选育耐盐碱高产水稻,并将第三代杂交水稻尽快应用到生产上,为国家粮食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曾说过:“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少,18亿亩耕地红线,但是我们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其中能够种水稻的将近2亿亩。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了,至少增加1亿亩耕地。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以多养活一亿人口。”

作为海水稻发源地的湛江,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许多原始的海水稻种质资源。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请新品种专利定名为“海稻86”。这是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

2020年4月,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试验现场上,广东海大耐盐碱杂交水稻新品种万胜优天弘4号、海优2号表现优异,赢得观摩专家一致赞赏,袁隆平院士竖起大拇指以示赞赏。

从1964到2020,袁隆平与湛江的不解之缘,湛江人民不会忘记您

从1964到2020年,袁隆平多次来到湛江,为湛江盐碱杂交水稻的育种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湛江乡村的水稻田里,留下了他奉献一生的忙碌身影,留下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今天,袁隆平院士虽然已与世长辞,但湛江人民不会忘记他。袁老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雷州   亩产量   稻穗   摄制组   不解之缘   专题片   海南   稻田   水稻   新品种   广东   耕地   院士   海水   条件   基地   旅游   湛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