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农村人买房的无奈:“要不是为孩子上学,谁愿花这冤枉钱?”

最近有几个在麻章和遂溪买房的网友找到了我,因为开发商承诺的学区房货不对板,她们忧心忡忡,很担心孩子新学期入不了学。一问她们都是下面农村上来买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学。她们异口同声地说:“要不是为了孩子上学,谁愿花这冤枉钱啊!”

说实话,湛江市区房价物价高,真不如农村过得舒适。农村人再怎么没钱,一般都有一处农家小院,院里种着几颗果树,再开辟一处菜地,这样蔬果都不用钱了。院子里养一些鸡,有的家里还养猪,这样肉钱也省了。平时吊床上躺躺,在村里逛逛,榕树下坐着吹吹水,聊聊天,这样的生活别提有多舒服了。

湛江农村人买房的无奈:“要不是为孩子上学,谁愿花这冤枉钱?”

为什么要到城里花几十万上百万买套“鸽子笼”,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其实并不是为自己着想,而是为了孩子上学,必须在城里买一套学区房。

现在的湛江农村,村里的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教师也越来越少,且一人身兼多职。有的小学连完整的年级都没有。比如没有四年级,孩子只能上两次三年级,等四年级凑够学生再一起上。而中心小学一般在镇上,孩子上学很不方便。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班只有十来个甚至几个学生,偌大的教室连教师讲课都有回声。

有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2009年,我国的农村小学数量从512993所减少了一半多,只剩278836所,而且现在还在减少。为了留住学生,农村小学不断提高硬件设施,即便如此,农村的生源仍然只减不增。

湛江农村人买房的无奈:“要不是为孩子上学,谁愿花这冤枉钱?”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大多数会把孩子留在老家,夫妻外出打工。他们在城市挣钱的同时,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增长了见识自然会改变思想观念,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读书读得好,很可能会改变一生。到了自己孩子读书的年龄,这些农村人就不约而同地考虑起孩子读书的择校问题。

眼看自己村里的小学实在太差,镇上又太远,与其到镇上去读,不如咬咬牙在城里买一套学区房,这样既一步到位解决几个小孩的读书问题,又能让孩子将来毕业了直接留在城市里发展。很多农村的家长,便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走上了城市买房之路。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倾尽一切(甚至借债)在城里买学区房,成为了新一批的城镇居民。而城乡教育继续两极化:一方面农村学校招不到学生,一方面城镇学校人满为患。

由于农村家长一窝蜂地把孩子往城市学校送,城镇学校已不堪重负。学校扩大规模,限制学区范围,但仍然挡不住农村孩子入学的热潮。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更是瞅准这个商机,在宣传时吹嘘自己是某学区房,而等业主购房后,却以各种理由推诿,使得农村孩子无法在城市及时入学。

湛江农村人买房的无奈:“要不是为孩子上学,谁愿花这冤枉钱?”

孩子无法及时入读学区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农村家长,在城市买了房但并不愿意把孩子的户口迁入城市,因为迁出户口,非农村户口不能享受当地农村补贴和福利,这也是他们面对的难题。公立学校是必须以学区户籍作为第一入读标准了,没有学区户口的孩子只属于第二批候选名单,能否入读也是未知数。那些自认为买了房有房产证就百分百有学位的人,其实他们误解了或被开发商误导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它没有户籍限制要求,并且教学硬件设施、教师团队优秀、学校管理现代化更受欢迎。为此,湛江的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也正是为了适应市场这个需要。但是高昂的学费,无疑是对购房进城的农村人又一负担。

湛江农村人买房的无奈:“要不是为孩子上学,谁愿花这冤枉钱?”

也由此可以看出,房价物价并不是老百姓身上最大的负担,城里费用大,可以回到农村生活。而是教育问题在农村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成为新一代农村人的疑难问题。

你怎样看农民为孩子教育进城买房的事?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遂溪   农村   孩子   民办学校   学区   冤枉钱   镇上   村里   户口   城里   无奈   家长   教师   小学   学校   城市   学生   旅游   湛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