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房:哺乳期护士下战书,病患微笑示意

【版权声明】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红星深度】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

据四川省卫健委消息,1月21日,四川省宣布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截止1月23日早上8时,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8例,疑似病例4 例。其中,成都确诊4例,疑似2例。1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隔离起来的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应急病房,探访病例们的治疗情况和最新病情。

病情

最新情况:轻症为主,密切观察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应急病房被重重隔离。在护士的引导下,做好里外两层的二级防护,穿过两间防护室、四五道门,红星新闻记者进入隔离病房外的走廊。

走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房:哺乳期护士下战书,病患微笑示意

“这里是半污染区域,用黄色箭头标识,里面病房是全污染区域,用红色标识。”肖护士边走边介绍,自从疫情出现,由其他科室抽调过来。

运作的机器持续低鸣,监护仪的灯光不时闪烁,戴着护具的医护们只露双眼,或悉心观察,或步履匆匆。墙壁上各处挂着许多时钟,以秒为单位记录着进出人员。没过几分钟,记者闷在两层防护服里的身体就冒出汗珠,难以想象,医护们一次要穿4个小时,才能出去透口气。

隔着两层玻璃窗,红星新闻记者看到病患们隔离在不同的房间内,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向记者微笑示意,还有的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像是睡着了。

“里面是可以玩手机、看电视的,WIFI全覆盖,只要他们提出要求,我们都会尽力满足。”肖护士说。应急队长杨铭也说:“有病患提出要吃苹果,医护就把家里的苹果带了过来。”

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德顺告诉记者,目前收治的病患以轻症为主,救治效果较好,医护们密切关注着下一步病情变化。

措施

专家远程会诊直连隔离病房 每间都装监控

杨铭和肖护士的身边,大部分由各科室的骨干调配而来:“他们很多经历过非典、禽流感、甲流等一线防控工作,全院上下高度重视。”

走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房:哺乳期护士下战书,病患微笑示意

杨铭

“从疫情发生以后,医院成立了领导组、救治组,物资准备组、信息保障组等,每个组落实了相关负责人。”刘德顺介绍,以物资方面为例,前期是按照30天的物资准备,现在新的计划扩大到了5月左右。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每一间隔离病房内,都安装有监控设备,护士站可实时掌控病患的状态,身披最高级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也经常进入查房。病房内还安装有远程连线大屏,可供全国专家会诊。

刘德顺解释,医院还成立了专家组,“让每一例到院病患都可以在两小时以内接受专家会诊”。对于不同病患的感染程度,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保障病患的安全。

刘德顺还谈到,医院还特别重视医护的防御,是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保障每一位医护不受到职业暴露,保障医护零感染。

考验

病患和医护,都面临生理和心理的考验

病患在生理方面的考验,自不必多说。杨铭还告诉记者,他们也面临着心理方面的困难,“有病患到院之后,不愿意吃饭。”

杨铭分析,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考虑,突然被隔离,可能家人还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有的病患不是本地人,不熟悉环境,环境又是封闭的,也是一种刺激。对此,医护人员给予了充分的疏导、劝导,进行心理干预。

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考验。杨铭介绍,隔离区的医护人员穿着重重防护服,十分闷热,最长4个小时才能歇一口气,而且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工作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避免职业暴露,要将可能性降到最低:“对此,医院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的保障,有营养餐和休息环境的支持。医院领导也表态,要与我们共同战斗。”

走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房:哺乳期护士下战书,病患微笑示意

以杨铭为例,她22日从早上7点开始工作,从新老病患病情动态掌控,到与各部门衔接与信息报送等方面,一直到晚上11点才下班:“走出医院,只想好好的睡一觉,为了第二天工作有能量,但往往睡不踏实。我也知道,有的专家、医护还要工作到更晚,特殊时期大家工作时间都不固定。”

而在心理层面,这个时间节点非常特殊。“新春佳节来临,我们没法和家人正常团聚。我们工作,虽然家人很支持,但具体工作任务无法向家人正常表露。”

春节

要站在最前线 哺乳期护士下战书

“明天大年三十,能回家吃一次饭吗?”

杨铭的春节还没有安排,这天,父亲打来电话。杨铭告诉他:“不能保证,但我还是希望回来和大家团聚。”聊到这里,她在记者的镜头前流下眼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疫情出现时我就想,又到了我们出发的时候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杨铭说,医院上下对此既有紧张,更有坦然,紧张是因为对新型冠状病毒不是全部了解,坦然是因为医院的性质本就特殊,始终准备着面对各种突发公卫事件,多年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只要有公卫事件发生,我们医护就始终站在最前线。”

走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房:哺乳期护士下战书,病患微笑示意

杨铭和肖护士的周围,还站着各个科室抽调而来的精干力量——他们很多经历过非典、禽流感、甲流等疫情,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前几天,外二科党小组党员赵勇医生刚刚完成1台艾滋病手术,还来不及喘口气就接到了应急队的紧急电话:医院收治一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立即进入隔离病区值班。安排好手上的其他病人,赵勇当天转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新战场。

走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房:哺乳期护士下战书,病患微笑示意

走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房:哺乳期护士下战书,病患微笑示意

请战书

1月24日就是除夕了,党小组党员谭娟护士长接到护理部电话希望安排一名护士参加应急工作的最前线:发热门诊。“我以前是应急队副队长,有经验,我去。春节就不休息了”刚刚卸下应急队副队长职责的谭娟同志主动请缨。最终,护理部委托她负责发热门诊的管理。

一封封请战书,也开始涌来:

“作为一名公卫人,我们责无旁贷,更应首当其冲,我们自愿放弃春节假期,听从医院领导调配及安排,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出发……”

“万老师,您说我在哺乳期可能不合适,但我把我们家的两个娃娃都送回来老家了……你怎么安排我都会服从的”

“听说医院需要人员应急,可以安排我去,我过年可以不回家”

……

医护们说,这是公卫人对初心使命的践行,字里行间涌动的是对战友的牵挂、对患者的使命,是甘愿用己所长挽救万千生灵的信念和决心。记者注意到,类似的请愿书,也从四川省、成都市各级医院涌现。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王拓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龚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成都市   战书   护理部   病患   病房   护士   红星   哺乳期   新闻记者   公共卫生   疫情   医护   病例   病情   医疗   心理   医院   旅游   工作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