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秋风送爽,轻泛小塘碧波纹;

画中石岗,千亩茶园沁人心。

漫步博罗县柏塘镇石岗村宽阔整洁的街道,绿植、小园“点缀”两旁,青砖黛瓦,茂林修竹,虫鸣鸟叫,安静又祥和;山上,十几个村民分散穿行于茶树之间,熟练地将翠绿的茶芽捺入掌心、放进篮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近年来,在博罗县农业农村局的引导下,石岗村“两委”干部以茶为媒,大力发展茶产业、茶文化,绘就了“百里茶乡”石岗村生态美、产业兴的壮阔画卷。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以茶为基铸产业

“从我爷爷那代人开始到现在,可以说是三代种茶、三代人的传承。”石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建强说道。据了解,石岗村早在50年代就已有茶叶种植,但种植面积小而分散。2000年前后,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石岗村开始成立了以“三棵松”为龙头的合作社和企业,逐渐形成了“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集体)+标准”的发展经营模式,走上了茶叶种植规模化、产业化的乡村振兴道路。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我们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天能摘十多斤”,65岁的村民黄慧芳说着,手上的活儿却一点都不慢,“我们一天能挣100块钱。我一个月就来这里(三棵松茶园)工作10天。”南方农村报记者在茶园走访了解到,平均15个茶农就有10个人年龄超过六十岁。“我们一方面满足了自身对劳动力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村里面中老年人利用闲暇时间赚闲钱的心理。”罗建强介绍道。以茶为基,吸收就业、扩大增收,石岗村人均年收入已破万元。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原来村里的劳动力少、成本高、效率低,我们就想出了走茶叶加工自动化的路子。”罗建强说道。从2020年开始,石岗村以三棵松高山茶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政策引导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茶园种植,引进茶叶先进加工技术,实现了茶叶从“全手工”到全自动化加工的生产过程。“原来我们合作社五个人一天才能加工200斤,现在两个人一天就可以加工1500斤茶叶。”罗建强自豪地说道。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目前,石岗村已有1000多亩茶叶种植园,全村600多户村民有100多户加入到种茶产茶“大军”中,带动了茶文化、茶旅游的兴旺,推动石岗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石岗村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多,从2010年的1.2万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3.2万元,切切实实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和美沁人心

“村里越来越好看,我们住得也越来越舒服。以前的时候,独松河两边都是杂草的。”石岗村村民黄慧芳说。如今漫步石岗村,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干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随处可见,美丽乡村的新气象扑面而来。沿着村道经过一片香蕉林,独松河便出现在眼前,河水清澈,岸边整洁,让人心情舒畅。

据了解,以前石岗村的母亲河——独松河,由于管护不到位,导致河道淤泥积塞、河床变高。3.6公里的河道两岸,更是杂草丛生、水患频发。为保护河道周边的1300亩耕地,独松河河道整治行动被提上了日程。

在摸清河道两边作物的基本情况后,罗建强带着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利用晚上村民在家的时间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河道治理工作的好处,希望村民配合一起把河道治理好。独松河河道整治行动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与支持。施工方开足马力,日夜施工整治河道,只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河道清障、清淤疏浚整治工作。

经过整治,独松河从原来只有几米宽的河道扩宽为20米,水质达到了国家3类水标准,还埋设排水口40个,保障农田安全。焕然一新的河岸成了石岗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如今,在博罗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石岗村通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四小园”建设,基础设施补短板,拆除改造老旧危房100多间,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改造扩建村主干道6公里、小干道8公里,农房外立面改造超过50栋,推动村容村貌从“干净整洁村”到“特色精品示范村”的迈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据了解,包括石岗村在内,柏塘镇所有村庄都达到了干净整洁村标准,23个村达到了美丽宜居村标准,占比六成以上。

筑巢引凤谋发展

乡村振兴建设,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堡垒带头作用。罗建强2011年上任石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时的路两边脏、乱、差,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治理好。”

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罗建强带着村“两委”干部通过在龙颈文化礼堂开家长会、上门走访等方式,进行问题搜集、困难调解和政策宣传,推动石岗村道路的扩建工作,同步推进路旁垃圾池建设,宣传垃圾统一堆放处理的必要性。十年后的今天,石岗村的主干道从2米逐渐扩到了现在的10米,全村路面硬化基本完成;村道两旁的“三栏一所”(猪栏、牛栏、鸡栏和厕所)进行了全面的整改,道路更宽阔整洁,异味也没有了。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2019年下半年的时候,我们还去了浙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罗建强说道,“当时很有感触。我还没回来就打电话让村干部推进咱村的外立面改造了。”

据了解,早在2003年,浙江就已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下称“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在中央的号召下,2019年博罗先后组织了500多名村干部和部分镇街、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前往浙江学习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罗建强便是其中之一。

回来后的罗建强,对标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带着村“两委”干部,大刀阔斧对石岗村进行升级改造。“农房外立面改造原来要求是两个月内达到相关标准,我们只花了一个月就完成了。”罗建强介绍道。除此之外,石岗村更有“3天完成3公里河道整治任务”的佳话。在罗建强和石岗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石岗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基础设施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

乡村振兴看博罗① | 惠州石岗村:山茶铸村魂,“引凤”续新篇

如今的石岗村,环境变美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基础设施完善了。依托土地资源和茶产业集群优势,石岗村“两委”班子带头,积极对外开展招商引资合作。“我们引进了龙颈产业园和农业观光园两个项目,大力发展茶叶种植、茶园民宿等特色产业。”罗建强说道。据了解,一期龙颈产业园项目以茶叶种植为主,综合民宿观光旅游项目,有助于推动石岗村三产融合发展。目前,石岗村通过招商引资,综合土地流转面积达4000多亩,带动石岗村集体经济一年增收50多万元。

“筑巢引凤来。”博罗县柏塘镇石岗村抓住历史机遇,因地制宜,敢闯敢拼,走出了一条具有“石岗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南方农村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博罗县   博罗   乡村   筑巢引凤   惠州   山茶   茶园   河道   浙江   村里   合作社   村民   茶叶   说道   干部   农村   加工   美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