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中师生走了——怀念我的同学永亮

今天上午,打开中师同学微信群,看到一则让人不敢相信的消息:

“讣告:我们的同学张永亮同志昨天因病不幸辞世,将于明日在太康家中举行追悼仪式,有意前往吊唁者分别和各县人员及早联系,一同前往!”

消息是我的中师同桌发的,同桌和永亮在读书时住同一间宿舍。我又认真地读了一遍,拔通了同桌的电话。同桌言,是昨天突发急病,前几天,他们两个还曾电话联系。

一整天,我的脑海里都在一遍遍地闪现着一个瘦高、干练,爱笑,穿着蓝色运动校服的十七、八岁少年的形象。

昨天,一位中师生走了——怀念我的同学永亮


一、

1991年9月,初中毕业考中师,我们来到河南省淮阳师范学校读书。大家都只有十四五岁。全班有50人,来自周口地区的淮阳县、太康县、鹿邑县和郸城县。

刚开始,大家都是老乡情浓,同一个县的同学玩的比较好。中师学校的课程学习不紧张,注重全面发展,追求素质教育。张永亮爱运动,经常和同学在篮球场上打球。而我,是一个生性比较懒惰的人,不喜运动,我俩的交集不多。

有一段时间,班里的考勤非常难管,考勤班长换了好几茬,班主任一直不满意。最后班主任终于慧眼识才,委任于张永亮。最后的几个学期,我们的班每天点名,统计人数的事,都由他完成。永亮讲义气,但又能坚持原则,当副班长一直到毕业。

二、

入学的第一年,学校举办运动会。体育委员说,学校要求班里每一位同学都要报一个项目。

我的体育确实不行,学期结束时的100米达标考试刚刚及格。为了凑数,我报了800米跑。张永亮报了1000米。

张永亮给我说,800米和1000米都是比赛耐力,一定要坚持,就算拿不到名次,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定要跑到终点。他还用鲁迅话相互鼓励:在竞技场上,只有那些虽然落在最后,却奋力不止跑向终点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

800米比赛安排在第一天,1000米比赛安排在第三天。发令枪一响,大家急速冲到前面,而我的节奏确实不行,被远远的落在后面。但是,想到永亮的鼓励,我坚持跑完了最后一圈。 感觉好无颜面,就回家了。这是我三年中师里,唯一一次参加运动会。

三天后从家里回来,我问永亮,你跑了第几名。他说,刚跑了第一圈200米,落下一大截,放弃不跑了。我当时言,说好的都要坚持到底,你不做“真正的脊梁”了?

现在想想,也就是那样一次鼓励,让我的运动生涯的记忆不至于有一个小小的遗憾。

三、

1994年春节开学,毕业生开始实习。我们班被分配到淮阳西边的柿园小学、淮师附小和东关小学三个地方。

张永亮和我,还有十几位同学,被分到东关小学。记得东关小学离淮师大概有七、八里路。大家每天骑着从家里带来的大架自行车,奔波于两个学校之间。那时,张永亮是班干部,来回的路上,多关心照顾大家,并负责和实习学校老师的交流沟通。

一个月左右的实习结束后,我们还在淮师校园里和带队的张老师一起合影。这张照片上,大家都是笑的,永亮穿一件白衬衣,笑的最灿烂。

昨天,一位中师生走了——怀念我的同学永亮

四、

毕业前一个傍晚,晚饭后,在学校的女生宿舍前篮球场边的大道边,永亮、小方、我还有两位同学,在一起聊天。

快毕业了,最后的考试都是走过场。这时,一个中年人过来问路,说是从郑州过来的,是一个报社的编辑,受朋友之托来看朋友的女儿,我们给他指路。他给我们说,你们都是聪明的学生,要是上高中,一定能考上好大学。他还给我们每人一张名片。第一次见到印刷考究的名片,还好好的保存了一段时间。

那人走了,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聊到了未来,大家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前途。当初,一起参加中考的同学,许多上高中的同学马上就要高考了。他们可以上大学,我们却要分配到乡村学校教书了。

我清楚的记得,永亮说,毕业了,回家教个书,也不错,最起码,我们老了,有退休金,不用花孩子的钱,不用让他们费心。

昨天,一位中师生走了——怀念我的同学永亮


2014年,毕业20周年聚会上,我见到了永亮。

永亮变胖了,依然是说话爱笑。

当时,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自从中师毕业后,他一直在太康下面的乡村学校教书。现在,是一所乡村小学校的校长。永亮说,到太康说一声,喝一杯,咱们离不远。

前几天,路过太康,见到一位中师同学,他说要把太康的几位同学喊过来,小聚一下吧?

因为有事情要处理,我给同学说,下次吧,这两年我还会多次来太康,提前约出来,多喝点。现在想来,多么应该见一面呀!

昨天,一位中师生走了——怀念我的同学永亮

一位读书读到博士的同学说,我上过中师、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论起值得怀念和最感到亲切的经历,依然是中师的那段时光。

中师三年,我和永亮,彼此算不上是最要好的同学,但是,三年的感情,是兄弟般的感情,浓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份永远的纯真。这份纯真,就是十年不见面,二十年不见面,五十年不见面,只用拔一个电话,发一则信息,都能有家人感觉和份量。

人到中年,溘然长逝,给家人、单位、教育和这个社会带来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无以为记,以上点滴,只愿生者节哀,永亮一路走好!

淮师三年,同学情真,世间难觅真兄弟;

教书一生,英年早逝,讲台常忆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淮阳县   太康县   鹿邑县   淮阳   太康   中师   同学   脊梁   学说   考勤   同桌   师生   乡村   昨天   小学   电话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