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鱼,游到了世界第几第几大的草原,乘着绿皮火车游过来的

鱼一样的火车

2021.7.15

北行的小专列,以省城沈阳为界从白日里走向了暗夜,一直向北,向着朝阳升起的草原弛去。

专列便是现下说的“私人定制”。我们的专列是旅行社的“包列”,绿皮软卧,共六节车厢一百八十个铺位,只供开水,没有餐食。大家都自带着午餐晚餐,五花八门各有千秋。烤地瓜烀包米山蔴扎包子,满车厢飘着饭菜的香味。因为吃在列车上的自备餐食,大家便海水一样的溶解了,并且象鱼儿开心的在过道里游弋着。

车上的开水是烧煤的大茶炉烧出来的,然后就是列车员推着送水的小车挨个包厢送水,来回走好几趟。原则上是不让乘客自己打开水,怕烫着,即便是有人自己到茶炉那里去打水,也是列车员亲自给你打,就是怕烫着。包括晚上临睡前,列车员还要叮嘱大家把放在茶桌上的暖水瓶放到地面上,还是怕掉下来烫着人。全陪导游便在群里连发了三遍。

聊天或是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便是现在排遣时间的最好的方式,吃饭如厕这些平日里重要的事情都变得很机械了,因为这一路的火车真的是跑起来快如飞,停下如火如荼的热。是专列不错,弄得像是公交车,在开原以前几乎逢站就停。没有空调,风扇在头上费着劲吹尽然没有一点感觉,只有跑起来才能借着风的劲头驱散缠绕着的潮湿的热气。最要命的是只要停下来,烧水的煤烟味合着窗外飘进来的农家肥的味道,瞬间就我们的感觉给混淤到了的上个世纪的某年某月某天了。

也是这个季节的这时候的节气,我生平第一次坐火车去远行。在当时算是我自己最早的诗句中写到“这条绿色的巨龙,在夕阳的余晖里,嗷嗷地叫着飞驰在辽阔的辽南大地上”。第一次的旅行,算是首次的诗作在我的少年向青年的时代过度的夏天里“呱呱坠地”了。而这次的火车还真的就像是个羞赧的“处子”一样的给所有的过路的列车让路,就是在沈阳南站停过了到了北站还是要停下来的。

在沈阳的两个车站里看到了同样的绿皮软卧,有到深圳的到温州的,还有直快到三亚的。能看出来它们的车窗都是封闭的,无疑是那种“正规军”的空调车。

很显然,空调的火车是十多节车厢,够得上“龙”的派头,与相比较我们的火车便是“鱼”了,自然比之不足以威武雄壮了。尤其是停在炎炎夏日之下,专列变成了活动板房,蒸桑拿一般的热起来了,开始有些老爷们顾不得体面地扒去了身上的背心,光着汗水漉漉的脊梁“招摇过市”。

难怪啊,就算是神仙估摸也顾不上之乎者也的体面了。尽管如此的热,但还是津津乐道地打滚子侃大山吹牛逼,热热闹闹的挨着时光。

凡是火车的电影都是有故事的。想到了《周渔的火车》想到了《天下无贼》,于是我们这列火车的故事尽管没有挖掘出来,但可以命名为《鱼一样的火车》(预备名字叫作《怀旧式的绿皮火车》),除了比龙小比龙短的感觉以外,我在火车上的梦里梦见自己,似乎也有别人在吃一条刺儿挺多的但特别香的香梭鱼,并且挺大的,并且吃得十分的开心,醒的时候还在叭哒嘴。同时发现自己就像条新鲜的梭鱼或是巴鱼,直挺挺地侧卧在2号上铺。这便就有了《鱼一样的火车》,人生似锦但莫若火车并且是“鱼一样的火车”。

旧的事物在不断地甩在了后面的轨道上,新的感觉在不断地替代发生过的感觉,于是便有了一夜的梦醒时分,新的感觉和新的场景在火车驶入新的时刻发生了,回程亦是如此,如此循环往复而已。

临睡的时候,全陪首席领队大虎在群里告诉睡上铺的人们都把脑袋冲向过道,免得开窗吹坏了脑袋。但脚还是盖得很严实,夜里的飞驰的风凉凉的,让人们都象是鱼儿那样梆硬溜直,鱼一样的一直睡到了天亮。

过了开原以后,鱼一样的火车好像报上了户口一样的理直气壮地跑着,只在下半夜三点钟似乎是在乌兰浩特停了一下,然后就是一憋气的跑到了阿尔山,并且像是扬眉吐气似的三五动的汽笛长鸣,像龙一样的嗷嗷吼着,一路风驰电掣!

尽管是电气火车,但没有充电插座,只好再次用充电宝充电了。完全彻底的“鱼一样的火车”,跑多快多远,都是。

海边的鱼,游到了世界第几第几大的草原,乘着绿皮火车游过来的,就为了辽阔天空下辽阔的草原,因为不一样的辽阔而来,并且是鱼一样的豪情万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阿尔山   开原   梭鱼   草原   茶炉   火车   软卧   列车员   专列   过道   上铺   辽阔   车厢   开水   海边   感觉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