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荣耀 诗坛之盛典

高原之荣耀 诗坛之盛典

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植根于青海的诗人昌耀,以世纪风雨中的灵魂苦行和卓绝创造,矗立起一座精神与艺术的高原,并成为当代诗歌的重要遗产。鉴于诗人昌耀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为推动当代汉语诗歌的建设,2016年9月,正式设立了昌耀诗歌奖。由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办、青海省企业联合会协办、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独家赞助的昌耀诗歌奖,以倡导汉语诗歌的本土气质、原创精神、独立品格为基本原则。该项诗歌奖的设立,对于弘扬“昌耀诗歌精神”,进一步激发当代诗人的创造力和人格修炼,以及推动新世纪中国诗歌的发展,意义重大。青海已成功举办了两届(2016年、2018年)昌耀诗歌奖颁奖典礼,并在海内外诗坛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三届昌耀诗歌奖于2019年11月初正式启动之后,受到了海内外汉语诗人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今年7月,经严格评审,第三届昌耀诗歌终评结果出炉。特别荣誉奖获得者为林莽,理论批评奖获得者为耿占春,诗歌创作奖获得者分别为王家新的《王家新近作选》(组诗)、西渡的《西渡诗歌》(组诗)、彭惊宇的《最高的星辰》(诗集),将于2020年9月19日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进行颁奖。


特别荣誉奖:

林 莽

高原之荣耀 诗坛之盛典

获奖者简介:

林莽,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理事,《诗刊》编委,北京大学新诗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出版过诗集、诗文合集、诗画集等十几部。编辑和主编诗歌选集、专辑几十种。现为中国新诗理论创作研究刊物《诗探索》作品卷主编。

授奖词:

身为诗人、编辑家,林莽是当代诗坛一个现象性的个例。作为早年的白洋淀诗人,他的创作从1969年起一直贯穿至今,体现了一位资深诗人稳健的创造力。尤为重要的,是他在诗坛一系列创建性的工作:由他最初参与并于此后主导的《诗探索》杂志,既是当代首个诗歌理论期刊,也是融合社会资本成功打造的著名期刊;由他提议创立的《诗刊·下半月》刊,不但加速了广大新锐诗人在主流诗刊的“光芒涌入”,还曾引发了全国诗歌期刊的下半月刊现象;由他提议或主导的盘峰诗会、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华文青年诗人奖以及配套的驻校诗人制度等等,都已成为当代诗歌史上标志性的事件和创意。在杂象丛生的当代诗歌现场,林莽以对于前沿诗歌的不懈热忱和丰富想象力,承担了联结并激活各方力量的枢纽功能,并因此受到当今众多诗人的敬重。而作为昌耀的朋友,他在一篇文章中“我永远怀念他”的对于昌耀的敬重,同样让人难忘。故此,将以昌耀名义设立的这个“特殊贡献奖”授予林莽先生,可谓众望所归。


理论批评奖:

耿占春

高原之荣耀 诗坛之盛典

获奖者简介:

耿占春,文学批评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诗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隐喻》《观察者的幻象》《叙事虚构》《失去象征的世界》《沙上的卜辞》等。另有思想随笔和诗歌写作。现为大理大学文艺评论基地教授,河南大学教授。

授奖词:

耿占春长期致力于探究中国新诗里诸如道德与美学、回忆与话语、幻象与隐喻、经验与象征等前沿命题,其丰瞻的学识、厚积的经验、敏锐的触觉、诗性的智慧、缜密的逻辑、科学的思辨、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话语,挖掘出许多新诗新富矿,赋予新诗以新生命,同时,拓展了新诗评论的美学时空,乃至部分更新了新诗评论的话语体系。他始终把新诗评论视为一种诗意创造,使得新诗评论成为一种独立行当,一种与新诗创作平起平坐的修辞和文体。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耿占春成为本世纪以来最为先锋、声音独具、成就斐然的新诗评论家之一。有鉴于此,特授予耿占春第三届昌耀诗歌奖理论评论奖。


诗歌创作奖:

王家新

高原之荣耀 诗坛之盛典

获奖作品:

《王家新近作选》(组诗)

获奖者简介:

王家新,诗人、批评家、翻译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等,诗论随笔文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没有英雄的诗》《为凤凰找寻栖所》等,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选》等三十多种。新近编选出版有《新诗“精魂”的追寻——穆旦研究新探》。

授奖词:

作为中国当代诗歌四十年来极为重要的见证者之一,王家新的诗歌创作生涯贯穿了朦胧诗、第三代诗歌、九十年代诗歌以及二十一世纪诗歌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通过历史与自我,时代与个体,审美与现实等关系命题的理性审视与宏观把握,诗人实现了对特定诗歌美学潮流历史性的融入与超越,并保持了持久充沛的诗歌创作热情与活力。作为知识分子精神贯彻得最为彻底也最为自觉的代表性诗人,王家新用他一系列深刻、凝重、精彩、充满历史洞察与个体想像力的出色诗歌文本,体现出诗人对于汉语使命与历史使命的双重承担精神,并在不断的自我强化与他者认同中,塑造出王家新本人在当代诗坛上承担者与思想者的诗人形象,由此有力彰显出王家新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文学史地位。鉴于此,特授予王家新第三届昌耀诗歌奖诗歌创作奖。


诗歌创作奖:

西 渡

高原之荣耀 诗坛之盛典

获奖作品:

《西渡诗歌》(组诗)

获奖者简介:

西渡,1967年生于浙江省浦江县。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草之家》《连心锁》《鸟语林》《西渡诗选》,诗论集《守望与倾听》《灵魂的未来》《读诗记》,诗歌批评专著《壮烈风景——骆一禾论、骆一禾海子比较论》。部分作品译成法文,结集为《风和芦苇之歌》。其他编著作品有《北大诗选》(与臧棣合编)《戈麦诗全编》《先锋诗歌档案》等。曾获刘丽安诗歌奖、《十月》文学奖、东荡子诗歌奖等。

授奖词:

在三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西渡始终坚持具有灵魂方向的知识分子写作。西渡的诗歌文本融合了知识分子精神与基于江南审美传统的独特感性,现代理念与古典情趣异质混成,构建了一个新颖别致、充满魅力的自足诗意世界。西渡的诗歌创作视野开阔,想象丰富,情感纹理细致精密,风格优美而又格局不凡,其骨子里强烈的理想主义、人文主义情怀或隐或现地彰显着诗人身上深厚的人文精神背景,在当下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语境中显得尤为珍贵。西渡的诗歌创作呈现了诗人的灵魂温度与人格魅力,维护了当下汉语诗歌的精神与艺术尊严,正日益显示出其在中国当代诗歌谱系中独特而重要的价值。鉴此,特授予西渡第三届昌耀诗歌奖诗歌创作奖。


诗歌创作奖:

彭惊宇

高原之荣耀 诗坛之盛典

获奖作品:

《最高的星辰》(诗集)

获奖者简介:

彭惊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绿风》诗刊社长兼执行主编。曾进修并结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在《诗刊》《星星》《诗探索》《飞天》《延河》《长江文艺》《朔方》《小说评论》《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出版诗集《苍蓝的太阳》、文学评论集《北国诗品》等。有诗歌专著和文学评论专著获省、地区级政府奖,并多年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国年度诗选。

授奖词:

彭惊宇是一个怀掖理想、抵抗流俗、拒绝庸常琐屑、贫血纤弱的诗人。他置身西部边陲,将立足大地,仰望星空确定为生活的内容,同时也将此视作诗歌写作的目标。多年来,他在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行走,用心触摸西域雄奇壮美的河山、波澜起伏的历史和瑰丽浓郁的风土人情,这一切,成为他自我思想骨骼生成的重要元素,也正是缘于这样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使得他向人类精神领域的探索、掘进有了可靠的依据,使得他的笔下诸如宇宙、时空、光明、祖国、人民等等大词具有了切实的内涵和坚实的质地。彭惊宇提倡“新崇高”的诗美风格,追求大格局,大气象,诗风深邃、饱满、舒展、刚健,不仅跃动着传统边塞诗慷慨悲壮的精魂,同时也自觉接续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新边塞诗”恢弘超拔的风骨,成为中国西部诗歌的新收获。鉴于此,将第三届昌耀诗歌奖·诗歌创作奖授予诗人彭惊宇。


声明:本图文来源于青海省作家协会,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诗坛   青海省   林莽   荣耀   汉语   诗刊   新诗   获奖者   诗集   盛典   中国   高原   中国当代   诗人   诗歌   当代   精神   诗歌创作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