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你对青稞的力量一无所知

青稞是什么?

青稞是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3500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有着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也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

北方多产小麦,因此以面食为主;南方盛产水稻,主食多为米饭。而在高寒的青藏地区,什么样的作物可以成为主食呢?这就是高原的礼赠——青稞,它不仅是主食“糌粑”的原料,也可以用来酿造青稞酒,在藏族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关于青稞的神话故事

藏谚说:“青稞的叶子是绿色的珊瑚,青稞的穗子是黄色的珍珠。”藏族把青稞视若圣物,传说中的青稞种子来之不易,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小黑君看过一则《请客种子的来历》的神话故事,它讲述了古代有一个聪明、勇敢、善良的阿初王子,为了让人们吃上粮食,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得到了青稞种子,让人们吃上青稞的故事。

恕我直言,你对青稞的力量一无所知


关于青稞种子的来历,另有一则神话说。古时候,有一次天上忽然出现了九个太阳,晒得大地到处草木枯焦,滴水无存, 人们都被烤死了,剩下一片片血一样的土地和山岩。只有一个少年,在喜鹊的帮助下,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才幸免于难。后来,他和天神的三姑娘结为夫妻,在三姑娘和老岳母的帮助下,瞒过老朽顽固的天神,从天界盗回五谷的种子,撒播在人间。这则神话也极优美动听,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充分反映了人们得到青稞种子的艰难。


糌粑

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是炒面的藏语音译,原料是青稞。如果到藏族同胞家做客,主人一定会双手为你端来喷香的酥油茶和糌粑。

恕我直言,你对青稞的力量一无所知


对于藏族人来说,糌粑是上天给予人间的恩惠。逢年过节,人们常用糌粑来绘图,以示吉祥。祭神或转经时都要往桑炉里撒些糌粑,尤其是婚礼和庆典结束时,场地中间煨上一堆桑,人们围成一圈,每人捏一把糌粑,祈神三遍后兴高采烈地将糌粑抛向高处,顿时一片吉祥的白雾弥散开来。

青稞酒

酒,是藏族饮食中的另一大元素,藏语称为“羌”,青稞酒是由高原特有的青稞酿造而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为喜欢的一种酒,青稞酒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饮后头不痛、口不渴的独特风格。逢年过节、接待朋友、结婚生子青稞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恕我直言,你对青稞的力量一无所知


青稞是目前世界上β-葡聚糖含量相对较高的麦类作物,不仅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含硫胺素、核黄素等稀有成分,还含有钙、磷、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青稞为原料,采用青藏高原特有的冰川雪山融水,再加上历史悠久的酿造技术,便有了高原人最喜欢的青稞酒。

据小编所知,青稞酒酿造最出名的便是互助了。平均海拔2600米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东部,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沛、空气洁净,并且四处环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了高原上的“小盆地”,再加上空气自然形成的天然微生物生态圈,互助便成了绝佳的酿酒好地,为酿造优质的青稞酒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所需条件。

恕我直言,你对青稞的力量一无所知


论中华酿酒史距今已经有4200多年,而在青海,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青海互助青稞酒有着4000年的青稞酒史、700多年的蒸馏酒,600年品牌史,400多年的大曲白酒史。传承下来的“清蒸清烧四次清”古法酿造工艺,在2009年被认定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能够被列为非遗技艺,自然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是指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清糟发酵,清蒸流酒,用花岗岩窖池发酵的四次操作。现如今该酿酒工艺又融合了多项现代工艺,通过科学管理,精准配方使得酿出来的美酒拥有完美的品质。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青稞等粗粮作物在餐桌上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它富含的营养价值没有越来越少,如果你是一个享受生活,注重饮食搭配的人,不妨喝上两杯来自高原的青稞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互助土族自治县   青稞   藏语   青藏高原   藏族   糌粑   藏族人   青稞酒   神话故事   逢年过节   青海   主食   作物   所知   高原   种子   力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